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广东兴宁市成为国家性病监测点8年间的5种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市19个街道办事处及乡镇5种性病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4年间兴宁市梅毒、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报病数逐年增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报病数早年上升明显,近2年有下降趋势,淋病发病呈现下降趋势。兴田街道办事处(城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男性、女性的淋病及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均较低,而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报告发病率均较高。结论:兴宁市成为国家性病监测点通过高质量监测数据可真实了解不同地区性病感染状况,疫情的变化较真实反映了性病流行情况,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性病报病网络建设,并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性病在本地区的流行。

  • 标签: 性病 疫情分析 监测点
  • 简介:目的:通过对佛山市大中专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健康教育现状,为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佛山市大中专在校学生(9所学校,每所300人,共2700人)性相关行为现状及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进行现状调查,并对不同性别、专业、学历及居住地的学生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613份,其中男生1288人(49.29%),女生1325人(50.71%)。非医学专业、居住地为农村、中专生在赞成婚前性行为、赞成同性恋行为、有恋爱经历等方面上人数较多,而在会主动谈论艾滋病相关话题、会主动关注艾滋病相关信息、愿意主动参加艾滋病相关活动、愿意带动他人参加艾滋病相关活动等方面人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医学专业学生及大学生在登陆色情网站、去过色情娱乐场所、看色情录像带、发生过性行为等方面人数较少(P〈0.05)。医学专业学生初次性行为时使用过安全套的人数较多(P〈0.05)。女生在会主动谈论艾滋病相关话题、会主动关注艾滋病相关信息这两方面人数多于男生(P〈0.05)。城市学生和大学生认为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多于农村学生和中专生(P〈0.05)。结论:佛山市大中专学校中,医学专业学生、城市学生及大学生对性病及艾滋病的认识更为深入,且更愿意学习相关知识,医学专业的学生使用安全套的安全意识更强,女生性观念及性行为现状与男生相比较保守。提示应针对男生、非医学专业、农村学生及中专生重点开展有效性健康教育措施,提高该人群对于性病艾滋病的认识水平。

  • 标签: 大中专在校学生 性病 艾滋病
  • 简介:目的:了解电白县麻风病流行及防治工作情况,为达标后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的管理机制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对全县55年的麻风防治工作的调查,利用麻风病发病率、发现率和患病率等指标,评价历年来麻风病的防治成果。结果:至2009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2656例,治愈2315例,死亡333例,复发37例,全县尚有现症病人8例。平均发现率从最高的1970年(179.5/10万)降至近5年的0.15/10万;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化,麻风病平均发病年龄上升、型比增高、儿童发病率下降,符合麻风病后期特征。结论:广东电白县麻风病流行特征呈持续下降趋势,控制成效显著,防治成果继续得到巩固。

  • 标签: 麻风病 防治成果 评价
  • 简介:目的:了解江门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艾滋病性病的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1—2015年国家级MSM监测哨点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1916名调查对象中,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0.19%;HIV抗体阳性率为6.73%,梅毒阳性率为4.07%。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1.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异性婚姻状况为在婚/同居(OR=1.408,95%CI1.153~1.720)、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OR=2.458,95%CI1.266~3.787)、感染梅毒(OR=5.804,95%CI3.196—10.540)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吸毒(OR=1.164,95%c,1.037—3.722)、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OR=10.753,95%CI7.958~12.685)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最近一年非梅毒STD史是梅毒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0.239,95%C10.090~0.629)。结论:江门市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且梅毒、已婚/同居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可NDi:iHIV感染的风险;吸毒、与同性发生肛交件行为可增加梅毒感染的风险。

  • 标签: 艾滋病 梅毒 哨点监测 男男性行为 危险因素 性行为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在性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本文在总结其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广东开展性文化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利于国家人口安全,有利于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文化大建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性文化 建设 广东 实践 探索
  • 简介:广东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联合定于2014年11月21日至24日在广州市举办“第十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暨2014年广东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标签: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中西医结合学会 皮肤性病 学习班 征文通知 会议
  • 简介:广东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广东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联合定于2010年12月3日至6日在广州市举办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暨2010年广东中医中两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届时邀请国内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讲课,并有疑难病中西医专家会诊和中医皮肤科特色疗法现场演示。

  • 标签: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会 广东省中医院 皮肤性病 学习班 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 简介:广东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广东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联合定于2010年12月3日至6日在广州市举办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暨2010年广东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届时邀请国内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讲课,

  • 标签: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会 广东省中医院 皮肤性病 学习班 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 简介:通过对山西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及认识、性健康教育的目的、性健康教育的内容、性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性健康教育的建议综述,表明山西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值得我们思考。

  • 标签: 大学生 性教育 思考
  • 简介:目的:了解2009~2012年孝感市水痘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水痘疫情流行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在孝感周边地区设立临时观察点,由皮肤科医生进行散发病例的临床观察和调查,并抽取近几年来的地方流行病学预防统计报表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孝感市共报告水痘病例632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32.8381/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呈现5~6月和11~12月两个明显发病高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5.90%和27.02%;有明显季节性,在夏季和冬季出现发病高峰.2009~2011年间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012年发病率比2011年略低.水痘在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4~至10~岁年龄组人群发病例较高占65.67%,男女性别之比为1.74:1.职业分布以学生和儿童为主,占95.02%.结论:应加强低龄儿童的水痘疾病监测,注意季节发病高峰的健康教育和环境因素可能的影响,采取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降低发病率.

  • 标签: 水痘 流行特征 相关分析
  • 简介:广东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联合定于2015年11月20日至23日在广州市举办"2015年广东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会议期间同时举办"特应性皮炎中西医高峰论坛"和"岭南皮肤病流派外用制剂的应用与制作培训班"。

  • 标签: 广东省中医 特应性皮炎 中西医结合 学术会议 论坛征文 外用制剂
  • 简介:目的:了解泉州地区近3年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进行KOH显微镜检查、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及临床分析。结果: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男女发病率比为1∶1.68,青中年发病率较高。临床分型远端甲下型(DLSO)占64.02%,全甲损毁型(TDO)占19.86%,近端甲下型(PSO)占8.88%,浅表白色型(SWO)占7.24%。共培养出致病真菌376株,培养阳性率87.85%,皮肤癣菌占53.99%,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38.30%;酵母菌属占39.6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22.61%;霉菌占6.3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不同临床类型菌种分布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泉州地区甲真菌病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类型间的发病率和菌种分布上有所不同。

  • 标签: 甲真菌病 病原菌 真菌培养 流行病学
  • 简介:河北性科学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学术会议,于2010年5月8日在省会石家庄河北人口教育中心召开。来自全省卫生系统、计生系统、教育系统、生殖健康产业企业、

  • 标签: 会员代表 河北省 学会 科学 生殖健康产业 人口教育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分析,筛查常见过敏原,从而得出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谱。方法应用苏州浩欧博公司的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体外血清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统计1627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结果和种类。结果在1627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sIgE阳性率前3位为:树组合(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52.67%,动物皮毛(猫毛皮屑/狗毛皮屑)44.13%,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根霉/毛霉)30.55%。结论贵州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谱以吸入性过敏原:树组合(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动物皮毛(猫毛皮屑/狗毛皮屑)、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根霉/毛霉)为主,通过对过敏原筛查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并为患者饮食忌口、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及脱敏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特异性IGE
  • 简介:目的通过对四川什邡市洛水镇地震后皮肤病发病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明确灾区皮肤病发病与流行病学情况,为皮肤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医疗信息与数据资料。方法①将接诊的1324例皮肤病患者按年龄划分为:学龄前儿童、青少年、成人;②将临床诊断的皮肤病种分别归纳,按发病人数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统计发病人数;③统计高发病率皮肤疾病救治情况。结果发病居前5名的单病种依次是:虫咬皮炎731例、螨虫皮炎117例、夏季皮炎79例、杰、粟粒疹50例,日光性皮炎46例。结论四川什邡市洛水镇在地震灾害后,没有造成传染性皮肤病流行;皮肤病发病有一定特点,主要与当时季节、气候、居住环境等因素相关。

  • 标签: 皮肤病 地震 什邡市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