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除了对患者的危险性和住院等行使同意的“决策能力”评估外,精神卫生法对未来司法精神学领域的重要影响还包括对医疗决定争议的鉴定,以及监狱精神卫生服务。我们以目前全国人大审议中的《精神卫生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相关规定为例加以梳理。

  • 标签: 精神卫生立法 司法鉴定 精神障碍评估 监狱精神病学
  • 简介:本刊是新兴的专业医学媒体形式,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版,又有对应的光盘版以承载更为丰富的影像资料,便于读者直观地阅读各种影像图片、病理片、动态地观摩手术过程并可以生动地展现有启发意义的病例讨论及查房过程,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习惯。基于以上特点,目前杂志正在广泛征集视频文件及临床案例,欢迎各位愿意交流的作者进行视频文件的投稿。

  • 标签: 视频文件 脑血管病 征集 杂志 电子版 稿件
  • 简介:精神障碍这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多数人听闻通常会感到十分惶恐、害怕,不知所措。其实,精神障碍有很多种类别,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其病情轻重不一,治疗干预措施也各不相同,比如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虽然也属于精神疾病范畴,但只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并根据病因实施针对性干预,便有很大的机会获得痊愈。

  • 标签: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精神疾病
  • 简介:《中华现代护理杂志》(CN11—5682/R、ISSN1674—2907)-T2008年1月18日正式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本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承办、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社出版,是护理学科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主要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护理工作者、高等医(药)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中与护理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人员及护理专业学生为主要的读者、作者对象,报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现代护理》 护理杂志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新闻出版总署 齐齐哈尔医学院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神经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法神经学交流会议拟定于2009年10月15—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将围绕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神经影像学、癫痫、认知障碍、肌肉疾病和周围神经、神经电生理学、变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免疫性疾病、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神经康复、神经内科中的情感障碍、

  • 标签: 神经病学 学术会议 交流会 征文通知 十二 国际会议中心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医院人性化护理文化理念的临床护理护理科学研究。方法:加强护理文化教育,引导临床开展人性化服务的护理科研,以患者体位护理及康复知识宣教方法为切入点,研制系列体位护理枕、健康教育教程光盘并应用于临床,探索人文关怀理念与临床护理护理科研的有机结合。结果:增强了护士人性化护理科学研究的意识,系列体位护理枕、健康教育光盘教程不仅能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及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还能让患者感受到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关怀、尊严与尊重,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提高。结论:人文关怀理念引导下的临床护理科研,丰富了护理文化的内涵,促进了该院护理科研的发展

  • 标签: 护理文化 理念 护理科研
  • 简介: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神经学学术年会定于2006年9月6—9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市第一医院,广州市第二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协办。此次会议的重点内容是:神经肌和神经电生理;

  • 标签: 神经病学 学术年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征文通知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有无自身抗Aβ抗体的阿尔茨海默(AD)患者和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对照者(aNC)血浆Aβ水平之间差异,研究自身抗Aβ抗体对血浆Aβ水平的影响。方法113例AD患者和155例aNC的血浆对Tg2576小鼠大脑组织连续切片进行免疫染色,并进行组织淀粉样蛋白免疫反应(TAPIR)测定。随后,TAPIR阳性和阴性血浆分别与人工合成的Aβ40、Aβ42进行免疫沉降,免疫沉降物经过westernblot检测分析其免疫特性。最后通过一种双抗体夹心的ELISA精确定量所有血浆的Aβ水平。结果(1)自身抗Aβ抗体无差异地频繁出现于AD患者(45.1%)和aNC中(41.3%)(P〉0.05),并在免疫沉降过程中表现出与Aβ40更强的亲和力。(2)两组TAPIR+和TAPIR-血浆的Aβ40和Aβ42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身抗Aβ抗体不足以影响血浆Aβ水平,人类抗Aβ抗体产生和作用机制可能有别于转基因AD动物模型。

  • 标签: 自身抗Aβ抗体 阿尔茨海默病 转基因小鼠
  • 简介:目的探索胼胝体全段一期切开的安全性,观察该术式治疗癫疒间性脑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37例癫疒间性脑的临床资料。经临床症状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和神经心理学综合评估后,于全麻下额部切口、经前纵裂入路显微镜下一期切开胼胝体全段。依Engel分级标准评判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8~34个月,Engel-Ⅰ级3例,Engel-Ⅱ级25例,Engel-Ⅲ级7例,Engel-Ⅳ级2例,手术总有效率达75.7%。跌倒发作、强直发作、痉挛发作和强直-阵挛发作的有效率分别为86.2%、77.5%、61.6%和40.8%。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手术后并发症,缄默11例、轻偏瘫7例、颅内感染1例。其中13例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1月内痊愈,1例患者仍遗留轻偏瘫。结论胼胝体全段一期切开安全、微创,无新发并发症;它能有效减少癫疒间性脑的癫疒间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

  • 标签: 胼胝体全段切开 一期手术 癫疒间性脑病 癫疒间发作
  • 简介:为了加强本刊与读者的交流,向全国医师介绍本刊的新内容,并推动全国脑血管规范化诊疗及管理水平。由《中国卒中杂志》与“中国卒中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脑血管规范诊断与治疗城市巡讲”将在全国不同城市进行。主要内容有脑血管分层诊断与治疗、个体化影像诊断策略等。首次讲座将于2009年4月25日在深圳进行,之后还将在天津、郑州、乌鲁木齐、杭州等城市召开,敬请各位医师关注。

  • 标签: 脑血管病 诊断策略 城市 治疗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培训中心
  • 简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曾是诊断脑血管的金标准,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使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作用有所降低,适用范围有所缩小.但是由于神经介入治疗学的普遍应用,DSA检查仍然显示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 标签: 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DSA检查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研究CT扫描结合计算机辅助计算定位,术中电生理验证确定丘脑腹外侧核(VL)苍白球腹后外侧部(VPLP)在治疗帕金森(PD)中的作用.方法对520例PD病人施行582次手术,CT扫描后,将扫描资料在计算机中确定阴性靶点后,行电生理验证,再调整后的结果行射频毁损.结果CT扫描结合计算机模拟重建定位,准确率达95.2%,电生理纠偏率4.8%.结论CT扫描计算机模拟重建定位准确率很高,但术中电生理验证仍有必要.

  • 标签: 帕金森病 CT扫描计算机模拟重建定位技术 电生理验证 立体定向毁损术
  • 简介:目的探讨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治疗帕金森的疗效.方法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别行苍白球腹后侧部(PVP)毁损术和/或丘脑腹中间核(Vim核)毁损术,观察术前及术后一周病人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一周分别对病人行UPDRS评分,术前"开"状态评分为(47.82±6.48)分,术后一周评分为(22.73±4.64)分,得分下降了52.47%;术前"关"状态评分为(90.75±17.52)分,术后一周评分为(36.41±12.26)分,得分下降了59.88%.两种状态术前、术后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是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帕金森病 微电极 立体定向 UPDRS评分 PD
  • 简介:传统上认为帕金森(IPD)是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造成运动系统障碍的一种疾病.但近年的研究表明IPD的病变范围非常广泛,所以临床上IPD患者往往伴有情绪、认知、感觉和ANS障碍等方面的改变,有时上述病变甚至成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 标签: 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治疗 发病机制
  • 简介:患者女,29岁,因“孕38周,胎膜早破”于2007年8月10日3:00入院。孕期体检无明显异常。入院时患者无头痛头晕,无视物不清。查体:血压130/80mmHg,双下肢轻度浮肿。骨盆正常,胎位LOA。给予催产素引产。于当日12:15宫口近开全时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伴口吐白沫,牙关紧闭,持续约1min自行缓解。监测血压收缩压160~230mmHg,舒张压110mmHg左右。即在全麻下行剖宫产术,娩出一足月低体质量女婴,Apgar评分7分。术后患者反复抽搐4次,持续20s-1min不等,均自行缓解。

  • 标签: 高血压脑病 静脉窦血栓
  • 简介: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世界卒中组织、南京大学医学院、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学分会联合主办的第7届国际脑血管高峰论坛定于2011年7月8-10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就脑血管及神经介八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参会注册代表将获得国家继续医学教育I类学分8分。

  • 标签: 脑血管病 高峰论坛 征文通知 国际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江苏省医学会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脑血管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一例产后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进行报道,结合38例文献报道的病例进行复习。结果均急性发病,雷击样头痛是共同的临床症状,可伴有短阵性血压升高。MRI检查大多数患者表现双侧大脑半球皮质、皮质下白质多发斑片状T2WI、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或低信号。脑血管造影或TCD检查存在颅内大动脉及其分支多发节段性、可逆性痉挛。病理检查无血管炎性改变。;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复查MRI异常信号影消失。结论(1)产后脑血管病因未明,可能与免疫机制异常有关,雷击样头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现。(2)MRI检查多表现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综合症改变,可伴有皮质、皮质下或分水岭区腔隙性脑梗塞、少量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3)颅内大动脉及其分支可逆性痉挛是产后脑血管的病理生理改变。(4)解除脑血管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产后脑血管病 脑血管痉挛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提高对Ⅱ型神经纤维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收治并随访50年的1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疾病的临床演变过程和治疗经过。结果女性患者,53岁,无家族遗传史。临床表现为先后发病的双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符合Ⅱ型神经纤维瘤的诊断。34岁时发现右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后因肿瘤复发而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2岁时诊断为左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影像学随访至今双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无复发。同时存在右侧三叉神经许旺细胞瘤、多发脑膜瘤、脊膜瘤,以及周围神经的神经纤维瘤,神经系统受累广泛。近20年来多次施行手术及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病理诊断为前庭神经和三叉神经许旺细胞瘤、过渡型脑膜瘤、纤维型脑膜瘤、神经纤维瘤等。现患者能够生活完全自理,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耳聋,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左侧肢体肌力4级。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保留患者听力、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2型 神经外科手术(学) 放射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
  • 简介:目的评价海洛因中毒所致的海绵状白质脑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6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的CT及MRI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序列,其中2例同时行颅脑CT扫描.结果全部患者MRI显示对称性双侧小脑半球、大脑半球后部、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脑干等皮质下白质为主的多发性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加强后病灶无强化;2例行头颅CT检查显示两大脑半球皮质下白质、基底节及两侧小脑呈对称性广泛低密度灶,无占位效应.结论海洛因中毒所致的海绵状白质脑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海洛因倚赖 卡钠万病 螺旋CT扫描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