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天坛国际脑血管会议(Tiantan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TISC)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员最多的脑血管会议。NeurologicalResearch是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收录的国际知名神经学学术期刊。自从2008年起,TISC与NeurologicalResearch进行强强合作,

  • 标签: 脑血管病 优秀论文 会议 国际 征稿 科学引文索引
  • 简介:2012年2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络学大会在北京五洲大酒店召开,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吴以岭、陈灏珠、杨胜利、陈可冀、陈凯先、高润霖、张运、郝希山、张伯礼、于金明等10位院士及来自美国、英国等学者近2000人参会。

  • 标签: 络病学 国际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国医师协会
  • 简介:为创新全国脑血管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形式,展现当代外科医师风采,发现和培养临床外科优秀人才,更好地体现和突出电子版杂志的特色及优势,《中华脑血管杂志(电子版)》特向全国脑血管相关专业专家及同仁征集精彩手术视频。同时我们可以提供整个封三彩页,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提供大量优秀视频的单位进行专题报道,欢迎您踊跃投稿。视频征集内容包括:各种经典开放手术、神经介入手术、新诊疗技术、手术并

  • 标签: 脑血管病 手术视频 神经介入 临床外科 学术研究 交流形式
  • 简介:VonHippel-Lindau(VHL)为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致病基因定位于常染色体3p25~p26,为一组家族性、多发性、多器官受累的良恶性肿瘤症候群。其临床特征为发生于神经系统或视网膜的血管母细胞瘤、肾透明细胞癌、嗜铬细胞瘤以及肝、肾、胰腺、附睾等多发囊肿或肿瘤。

  • 标签: LINDAU HIPPEL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文献复习 误诊病例 肾透明细胞癌
  • 简介:脑血管是神经内科进修医师重要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应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血管神经学的理论基础是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临床实践过程是培养的关键环节,同时必须开阔视野,注重加强健康教育意识。

  • 标签: 教育 医学 继续 脑血管障碍 教学
  • 简介:脑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良好的血液循环,在脑部病变尤其是脑血管的发生、诊断与治疗中,脑血液循环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缺血性脑血管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改善脑的血液循环,重视其微循环水平的治疗,以更好地恢复脑细胞功能.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微循环 溶栓治疗 抗凝 降纤 抗血小板
  • 简介:英语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日趋普遍。本文主要介绍双语教学模式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专业的实践现状,探讨如何提高脑血管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以适应医学的进步和当前的国际医疗环境。

  • 标签: 教育 双语 脑血管病
  • 简介:目的分析A型人格对急性脑血管发病的影响。方法用A型行为人格量表对18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检测,同时按照情绪分类,对40例有情绪因素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血管紧张素Ⅱ测定,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A型人格占6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情绪因素组血管紧张素Ⅱ明显高于非情绪组(P<0.01)。结论A型行为人格者易患脑血管,矫正A型行为,对脑血管的防治有益。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A型人格 患者 A型行为 对照组 发病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主办,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和承办的第14届中华脑血管论坛于2006年3月12日在上海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缺血性脑血管的二级预防。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张茁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张微微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汪听教授分别做了题为“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现状和措施”、“各国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比较”、“抗血小板治疗与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控制高血压与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和“他汀治疗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讲座。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第14届 论坛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 中华医学会
  • 简介:由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举办的第14届东方脑血管介入治疗大会(OrientalConferenceofInterventionalNeuroradiology,OCIN)将于2014年10月30日-11月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秉承"沟通、合作、规范、创新"的大会宗旨,以"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学科合作"为目标,致力于创建国际化学术交流、高端科研展示、多学科高峰对话、实战型技术演示、个性化临床讨论、全方位培训等为一体的神经介入领域精品学术交流平台。

  • 标签: 介入治疗 脑血管病 东方 第二军医大学 学术交流 长海医院
  • 简介:天坛国际脑血管会议(Tiantan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TISC)目前是世界上参会人员较多的大型脑血管会议,《NeurologicalResearcb》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收录的国际神经学学术期刊,2013年期刊影响因子(impactfactor)为1.449。

  • 标签: 脑血管病 优秀论文 会议 国际 《科学引文索引》 征稿
  • 简介:目的:探究帕金森病患者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和睡眠障碍之间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日至2016年7月30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重症抑郁障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匹兹堡睡眠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对患者的睡眠情况以及抑郁情况进行测定,对其睡眠障碍和抑郁情况测定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帕金森和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其主要的特征均为睡眠障碍、阻滞、焦虑等,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其主要表现为焦虑,而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实验组帕金森病患者其绝望、焦虑状态明显低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P〈0.05);实验组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同时,实验组帕金森病患者与对照组重症抑郁障碍患者比较,其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肢动(P〈0.05)。结论:帕金森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特点,但是其绝望、焦虑、睡眠潜伏期、周期性肢动等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将以上特征作为这2种疾病诊断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帕金森病 重症抑郁障碍 睡眠障碍 抑郁程度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头颅CT灌注成像(CTP)技术对缺血型或出血型烟雾(MMD)患者行间接血流重建术(indirectrevascularisation)的总体疗效评价。方法47例缺血性或出血卒中起并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MMD患者,采用颅骨多点钻孔术(MBHT)、脑-颞肌贴敷术(EMS)、脑-颞肌-动脉贴敷术(EDAMS)、脑-硬脑膜-动脉贴敷术行间接血流重建术。并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分别行头颅CT灌注成像检查,分别对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查分析,并对手术前后及随访的CBF、CBV、TT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MD患者术前与术后早期(1周)CTP各参数比较,额颞叶CBF、CBV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T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CTP与术后1周比较,额、颞叶rTTP、rCB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缺血型MMD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CT灌注成像作为一项快速简便的脑血流状况的检测技术,能反映脑微循环信息的功能成像,尤其是其TTP等时间参数对区分缺血程度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能显示早期细微的缺血变化,MMD间接血流重建术后侧支血管的形成和脑血流的改善远早于造影上新生血管的形成,可以解释间接血流重建术后早期在造影可见的吻合血管出现之前就出现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该检查有助于判断MMD脑缺血的部位和程度、选择手术侧别和手术方式,更为了解间接血流重建术后缺血程度是否改善提供较客观的评判依据。

  • 标签: CT灌注 烟雾病 间接血流重建 达峰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5例足月中重度HIE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49例和非干预组36例,对干预组进行系统的早期干预,均于出生后3,6,9,12月龄对两组患儿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和评估。结果干预组平均智能发育指数(MDI)高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组平均运动发育指数(PDI)除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点均高于非干预组(P〈0.05),非干预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对HIE患儿早期给予持续的干预,能有效地促进智力发育,改善预后,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干预 新生儿
  • 简介:卒中后抑郁为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精神及神经功能恢复,甚至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消极影响。卒中后抑郁与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等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近年来研究证实脑小血管病变同样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的发病率随之增加,它不仅是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会加重卒中后抑郁的严重程度。本文对脑小血管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脑小血管病 脑白质疏松
  • 简介:淋巴细胞与多种非淋巴细胞都能自发或在其他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IL-6生物学活性是由其受体(IL-6R)介导,主要通过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等引起DNA转录表达.缺血性脑损伤时IL-6在脑脊液、血清、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增高,炎症反应明显;抗IL-6抗体能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缺血性脑损伤 淋巴细胞 分子生物学 信号转导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生率逐年增多。在风险评价、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等方面,超声检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一直认为中国人颅外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西方人群,但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完善,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日益增高。超声检查的结果高度依赖于超声科医生的检测技术。

  • 标签: 检查 应用 诊治 检测技术 人口老龄化 风险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法医精神学鉴定中精神发育迟滞受害人的特征。方法采用四川大学法医精神学教研室性自卫能力鉴定案例登记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成人智残评定量表(AMDRS),对152例相关案例进行登记评分和统计处理。结果被害人的文化程度为文盲占53.9%,小学占42.8%。被鉴定的性受害人与被告人相识者占86.8%,发生在被害人家中(38.8%)、被告人家中(27.6%)或野外(21.1%),采取暴力、胁迫(56.6%)或诱骗(40.8%)的方式。受害时完全顺从者52.0%,受害后无所谓者78.3%。精神发育迟滞受害人的平均智商(IQ)为(40.29±11.40),SDSS的平均分数(12.84±2.65)。缺乏和无性自卫能力两组比较总智商(t=6.855,P〈0.01)、言语智商(t=6.583,P〈0.01),操作智商(t=4.878,P〈0.01),SDSS评分(t=-6.292,P〈0.01)、GAF评分(t=6.643,P〈0.01)、AMDRS评分(t=-7.397,P〈0.01)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性受害人受教育程度低,易被熟人胁迫或诱骗,受害时多不知反抗,受害后多表现无所谓,智商低于正常,社会功能受损明显。智商和社会功能与性自卫能力有关,应该作为评定性自卫能力的重要依据。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性自卫能力 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