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肝通络汤与理疗联合治疗6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01月至2016年03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分组,随机分为2组,参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参照组术后3天开始进行理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疏肝通络汤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水肿消失时间(5.68±1.42)d,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参照组患者水肿消失时间(10.59±1.67)d,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上肢周径差值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患者均于出院后7d~24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期间患者上肢水肿基本好转,无复发,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和单纯的理疗相比较,疏肝通络汤+理疗联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临床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消除水肿,缩短住院时间,且用药安全,优于单纯理疗治疗。

  • 标签: 疏肝通络汤 乳腺癌 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理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THR)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用于老年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72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摸球法分为A组(THR)与B组(BFHR)。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t=3.399,P=0.000),术中出血量(t=7.651,P=0.000),住院时间(t=8.493,P=0.000),均差异显著;②术后6个月,A组Harris评分高于B组(t=4.366,P=0.000)。结论老年股骨骨折治疗中THR、BFHR各有利弊,前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后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EB病毒(EBV)与p100/p5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病例标本及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EB病毒编码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00/p52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20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EB病毒阳性16例;其中EB病毒阳性16例中p100/p52蛋白表达阳性12例,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手段,检验EB病毒和p100/p52蛋白之间存在正性相关性(r=0.383,P<0.001)。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EB病毒与p100/p52蛋白表达可能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EB病毒 p100/p52 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探讨其在RA致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RA患者外周血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P<0.01);关节滑膜液表达CD25的B淋巴细胞和表达HLA—DR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明显增多(P<0.01)。结论: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增高,在RA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关节滑膜液 CD25 HLA 外周血 关节炎患者 DR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在实施护理管理路径后对预防其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类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护理管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分析护理后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和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和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上肢淋巴水肿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护理管理路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路径 乳腺癌根治术 上肢淋巴水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138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分配为双极组与传统组,各69例。传统组予以传统内固定术,双极组予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双极组住院时间与治疗效果均优于传统组(P<0.05);双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具有广泛应用意义。

  • 标签: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传统内固定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Hyper-CVAD方案治疗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Hyper-CVAD方案加MA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Hyper-CVAD方案,比较、评定两组患者的用药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2%和85.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口腔黏膜炎、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的发生方面,观察组发生率分别为4.8%、9.5%、19.0%、14.3%、14.3%,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33.3%、38.1%、52.4%、47.6%、42.9%,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Hyper-CVAD方案的疗效良好,在毒性反应方面,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常规的Hyper-CVAD方案,用于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可获得满意结果。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改良Hyper-CVAD 毒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二仙汤与芪海消瘿汤联合治疗用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该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左旋甲状腺素,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二仙汤与芪海消瘿汤,对比两组甲状腺大小、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含量。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大小、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含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该病患者而言,与左旋甲状腺素相比,在其基础上添加二仙汤与芪海消瘿汤能够更加显著地缩小肿大的甲状腺、降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含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二仙汤 芪海消瘿汤 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米克令舒+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哮喘患儿共有96例,时间段为2016.1.13-2017.1.13,分为两组患儿,其中常规组单纯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实验组加用孟鲁司特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5.83%,常规组为81.25%,P<0.05;治疗前两组的肺功能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以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给予普米克令舒+孟鲁司特利于将临床症状改善,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水平,值得采纳。

  • 标签: 小儿 哮喘 孟鲁司特 普米克令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T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和变化意义。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4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实施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其相关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是和对照组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会出现变化,对其恢复的评估可起到参考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检测意义。

  • 标签: 白血病 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水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