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增强CT扫描与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增强CT扫描与MRI,记录并比较诊断方法诊断效能情况。结果:MRI组诊断效能更高(P<0.05)。结论:对于肝细胞癌的诊断而言,MRI诊断效能要明显好于动态增强CT扫描,并且影像特征非常会明显,具有极强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动态增强CT扫描 MRI 肝细胞癌 诊断价值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为科学家和医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器官发育过程以及组织构成的基础知识。在精准医学、器官移植和再生医学方面,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为个性化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支持,并为治疗难以治愈的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篇文章就对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与前景进行分析,从而推动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的发展。

  • 标签: 人体解剖 组织胚胎学 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与MS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像特点。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年9月收治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共74例,对于患者均采取MRI与MSCT诊断,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对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检出率都较为理想。结论:核磁共振和多层螺旋 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都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手术前确诊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依据。

  • 标签: MRI MSCT 胃癌淋巴结转移 应用价值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为科学家和医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器官发育过程以及组织构成的基础知识。在精准医学、器官移植和再生医学方面,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为个性化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支持,并为治疗难以治愈的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篇文章就对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与前景进行分析,从而推动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的发展。

  • 标签: 人体解剖 组织胚胎学 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MRI联合诊断脊柱外伤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之间接收的疑似脊柱外伤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研究对象安排CT以及MRI检查,对比二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的脊柱外伤检出差异性,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且CT的诊断准确度远不如MRI(P<0.05)。结论:CT和MRI这两种影像检测手段在脊柱外伤的诊断上都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MRI,它能更精确地识别出患者的损伤状态,并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T MRI 脊柱外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5例纳入对照组。均采取免疫检验,进行检验结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学检验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学检验教学步骤划分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检验科实习生的学生,在其带教中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步骤划分教学法。结果:将教学步骤划分教学法应用于检验带教中后,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改善考核成绩。结论:在医学检验带教中,教学步骤划分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明显,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 标签: 医学检验学 教学步骤划分教学法 综合能力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液改变特点,总结分析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研究抽取RA病例样本共100例设为乙组,样本抽取年限为2021.01~2022.05,同期抽取血常规正常且非RA疾病者100例设为甲组。所有对象均检测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细胞沉降率(ESR)等反应RA活动的指标及血小板(PLT)计数、白细胞(WBC)计数、等血常规,并总结临床护理RA患者的相关措施。结果:统计显示,经检查血常规,乙组100例患者检出异常者70例,其中60例为贫血,占比85.71%(60/70)。60例贫血中溶血性贫血4例,缺铁性贫血13例,慢性贫血43例;PLT计数减低20例次,增高45例次;WBC计数减低50例次。2组对比血液动力学指标,乙组异常血常规者CRP增高、高滴度RF、ESR增快等占比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大多数RA患者经测定血常规存在异常,以贫血为主要表现,而系统护理和积极治疗可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护理 血液学 改变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核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及影像特点。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核磁共振技术以及CT技术诊断,金标准选择关节镜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同时分析核磁共振技术的影像特点。结果: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为98.00%,CT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为91.00%,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与关节镜检查(金标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核磁共振技术 膝关节损伤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宁海县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现状,分析流行病特征,为更好制定严重精神障碍社区干预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2021年宁海县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人口特征、病种分布、病程情况及社区管理现状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宁海县累计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206例,报告患病率4.68‰;男女性别比1.06:1;年龄集中在45~59岁(38.55%)和18~44岁(34.84%);病种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占76.79%,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5.56%);在管患者3147例,在册管理率98.16%,规范管理率85.68%,服药率90.02%,规律服药率79.41%,体检率为54.05%;不同病种的精神疾病在性别、年龄、医保、经济状况、病程上均有统计意义(﹤0.001)。结论 宁海县严重精神障碍的报告患病率、规范服药率均有所上升,与近年来有关政策落实有关,建议进一步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综合防治管理水平。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 流行病学特征 管理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CT影像特征与可切除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进行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最开展CT诊断确诊,并且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他重要器官受累、血管受累等情况,如果存在着判断为不可切除性肿瘤,而其他情况则可判定为可切除性肿瘤。结果:60例胰腺癌患者中50例患者(80.00%)为不可切除胰腺癌,10例(20.00%)为可切除胰腺癌;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针对胰腺癌患者,开展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判断出可切术性的特异性为97.14%,敏感性为71.43%。结论:胰腺癌CT影像特征能够反映可切除性肿瘤,可选择CT诊断方式作为其一项疾病诊断方式。

  • 标签: 胰腺癌 CT影像学特征 可切除性 核心要点
  • 简介:摘要:传染病是一门与临床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标准化技术处理、以影像形式记录的病患形象,是用于评价和研究疾病的重要手段。将标准化病人引入传染病教学,结合PBL教学法,可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详细阐述标准化病人联合PBL教学法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PBL教学法 传染病学 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具体价值。方法:自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抽取2组研究对象,观察组50例均为类风湿关节炎确诊患者,对照组5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到院后均接受免疫检验联合检测,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RF阳性率、抗CCP抗体阳性率、AKA阳性率均显著偏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IgG水平显著偏高,补体C3、补体C4水平显著偏低(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开展诊断工作时,参考免疫检验联合检测结果可显著提升准确性,进而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的指导。

  • 标签: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乙肝两对半与乙肝病毒DNA血清检测结果。方法 本次选择2021年03月~2023年03月中心血站体检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与乙肝病毒DNA血清的检测,观察并比较乙肝两对半检测和乙肝病毒DNA血清检测的检测结果。结果 BsAg、HBeAg、HBcAb阳性组也就是常说的大三阳组,其HBV-DNA阳性率为40%,相比较其他组更高一些。充分说明了大三阳组的患者身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程度比较活跃,病毒量呈现较高,传染性极强。HBsAg、HBeAb、HBcAb阳性组也就是常说的小三阳组,其HBV-DNA的阳性率为12%。每组都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乙肝两对半的基础上再加上乙肝病毒DNA检测能够全面了解乙肝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程度、病毒传染性大小还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是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DNA血清学  检测结果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分子生物技术应用病原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接诊的38例患者,为每位患者采集2份病原微生物,采用不同分子生物技术,对比两种技术检验阳性率和患者检验满意度。结果 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技术检验阳性率为71.05%,高于常规逆转录PCR技术检验阳性率的47.37%(P<0.05);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技术患者检验满意度为92.11%,高于常规逆转录PCR技术检验患者的63.16%(P<0.05)。结论 分子生物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应用较多,荧光定量RT-PCR法检验阳性率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具备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技术 病原微生物检验 检验阳性率 患者满意度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信息化应用PDCA循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工作情况,将上述时间段根据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前、后为标准进行分组。2022年7月1日~2022年9月31日为对照组,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2022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为干预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率71.91%(2242/3118),而干预组的送检率为82.98%(2242/3118),组间对比,差异突出(P<0.05;²=5.535)。结论:信息化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提高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率,值得推行。

  • 标签: 信息化 PDCA循环 抗菌药物 病原学检测 送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在非典型胆囊结石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特征。方法:选取研究时间是2020年4月-2023年4月疑似非典型胆囊结石患者80例进行研究,均实施超声诊断,分析影像特征。结果:以手术结果为诊断金标准,80例患者经超声诊断,明确诊断患者共78例,检出率97.50%。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非典型胆囊结石可采用超声诊断,有效检出疾病,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采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非典型胆囊结石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动态了解贵州省的病原阴性肺结核免疫辅助检查开展情况,进一步提升肺结核免疫辅助检查的比例,切实降低病原阴性肺结核过诊和误诊的比例。方法:对各市(州)所辖各县(市、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在2019-2021年1月1日—8月31日期间定点医院诊断为“病原阴性肺结核”的所有患者进行病案资料中的结核菌素、γ-干扰素和抗结核抗体等免疫辅助检查进行现场复核并统计分析。结果 从2019-2021年复核的患者中,结核菌素试验检测率由2019年的22.5%(3207/14247)提升到2021年的51.3%(3277/6390),呈上升趋势(2趋势=1700.433,P

  • 标签: 结核 免疫辅助检查率 过诊和误诊比例
  • 简介:[摘 要]近年来,乳腺癌细胞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影像组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利用影像组技术可以从医学图像中获取量化的特征,从而帮助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本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影像组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