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护理病历填写不完整的原因,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电子护理病历不完整率”为活动主题。检查对象为52份在架病历,53份出院病历,对这些病历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护理评估单、转入护理评估单、健康教育实施评价表、通用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结果(1)有形成果电子护理病历不完整率由实施前的28.5%降至10%;(2)无形成果通过这次活动提升了我科凝聚力和竞争力,通过制定护理运行病历完整性检查登记本,及时回馈检查情况,不断改进,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电子护理病历 书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运行电子护理病历书写完好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运行电子护理病历完好率”为活动主题。制定计划表,对2016年2月1日-3月30日运行电子护理历进行查检,对查检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归纳、图表分析,确定改善重点,找出真因,拟定对策,进行实施、效果评价、检讨改进。结果电子护理病历完好率由实施前的80%升至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组成员QC手法运用、责任心、制度执行力、团队精神、法律意识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对运行电子护理病历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可提高电子护理病历的完好率,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子护理病历 完好率 质量 品管圈
  • 简介:摘要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强化,只有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才可以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推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本文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同时站在信息化的角度,使医院的实际档案管理工作充分的融入了电子信息技术,进而更好的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使档案管理能够服务整个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等等方面的工作。

  • 标签: 电子信息 医院 档案管理 工作 认识
  • 简介:摘要随着电子游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人们的行为和人格特点也慢慢受到电子游戏的影响。研究结合国内外对电子游戏的成果,考察电子游戏玩家是否具有冲动性人格与行为特征,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结合的形式,测量了电子游戏玩家的冲动性人格特质和延迟折扣程度。结果发现游戏时长和游戏暴力程度均与冲动性的子因素有显著性正相关,游戏时间长的大学生与接触暴力游戏多的大学生有更高的运动冲动性和认知冲动性。

  • 标签: 电子游戏 大学生 冲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之中应用针刺+电子生物反馈联合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探究针刺+电子生物反馈应用在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治疗时间前后顺序分组纳入,单一组50例患者进行单一针刺治疗,联合组50例则进行针刺+电子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患者BI评分、FMA评分以及NBD评分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四周之后,联合组患者BI评分、FMA评分以及NBD评分均明显优于单一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应用针刺+电子生物反馈,安全有效,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脑血管病 针刺 治疗 电子生物反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电子对抗部队教导队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某电子对抗部队教导队336名男性学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教导队学员躯体化、焦虑、恐怖及总分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SCL-90各因子分,独生子女除恐怖外,均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电子对抗部队教导队学员在进行特定训练时,其心理和行为会受特殊环境影响发生改变,应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

  • 标签: 心理健康 教导队 电子对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治疗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治疗的患者72例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止痛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对照组更小,组间对比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治疗的麻醉中,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较小,用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依托咪酯 电子支气管镜治疗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雾化吸入方式后,对病员术中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及病员舒适度的对比,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在(2015年2月-2015年5月)局部麻醉吸入利多卡因雾化的60例病员中,随机选出A,B两组各30例病员,分别给予口含嘴雾化吸入和面罩雾化吸入(气管镜经鼻腔插入者给予局部鼻孔喷洒利多卡因三喷)。雾化吸入16~20分钟后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给予检测方式心电检测;脉搏;呼吸;指氧饱和度;血压;及声门开放程度;咳嗽次数及病员术后主观感受舒适度进行对比。结论电子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有效手段,通过两组病员以上指标低对比。口含嘴雾化吸入组在术中配合;术后舒适度及整个检查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咳嗽次数;心率的波动范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面罩吸入组)因此在局麻下行电子气管镜检查,应优先选用口含嘴雾化吸入方式。方能确保此项检查的顺利完成,让患者及早得到诊治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 雾化吸入 咽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吸痰疗法与肺泡灌洗术在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和肺泡灌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SpO2、白细胞计数、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体温、SpO2显著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心率和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吸痰疗法与肺泡灌洗术联合应用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SpO2、白细胞计数、心率、呼吸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吸入性肺炎 肺泡灌洗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正性非语言暗示及心理疏导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检查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正性非语言暗示及心理疏导,对两组检查时的心理状态及心率、血压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检查前,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检查开始10min时,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焦虑、恐惧程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正性非语言暗示及心理疏导可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程度,也能减少血压上升与心率加快,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正性非语言暗示 心理疏导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体温计与水银柱体温计在成年人中测量值的差异性,并初步确定电子体温计测定成人体温的正常值。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同一受试者,同时采用电子体温计测量额头温度,水银体温计测定腋下的温度,比较两者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200人接受了体温检测。测电子体温计测量的额头温度,平均体温36.22℃,低于水银柱腋下体温平均体温3654℃℃,2种体温计测量的温度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电子体温计测量的额温低于水银柱体温计测量的腋下温度,电子体温计确定发热的界值有待进一步确认。

  • 标签: 电子体温计测量 水银柱体温计测量 体温测定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与雾化吸入联合治疗COPD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3年8—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COPD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27例,乙组患者为23例。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而甲组患者加用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联合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情况、FEV1指标情况、肺炎吸收有效率。结果甲组患者的PaO2指标、PaCO2指标、FEV1水平以及肺炎吸收有效率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PH值上的差异经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与雾化吸入联合治疗COPD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肺炎吸收有效率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雾化吸入 COPD肺源性心脏病 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