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治疗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晚期多发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7例经彩超、CT及膀胱镜下活检确诊为晚期多发膀胱癌的患者,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实施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结果7例患者经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后,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时出血量极少,术后肿瘤完全切除4例,3例已穿透膀胱壁很少部分肿瘤无法完全切除。结论对于晚期多发膀胱癌采用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治疗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肿瘤完全切除,改善其生活质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膀胱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晚期多发膀胱癌 髂内动脉分支栓塞 肿瘤电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改良的FOLFOX7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接受化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5mld1-5,奥沙利铂100mg/m2(2h静脉滴注),d1,5-氟尿嘧400mg/m2(静脉泵泵入46h)+亚叶酸钙400mg/m2(2h静脉滴注),14d为1个周期,重复使用2个周期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CR0例,PR12例,SD7例,PD3例,总有效率为54.5%,临床获益率为86.4%。主要毒副反应为周围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改良的FOLFOX7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毒副反应患者多可耐受,疗效较好。

  • 标签: 血管内皮抑制素 改良的FOLFOX7方案 晚期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传统二对半、HBV-DNA的相关性,分析PreS1-Ag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PCR的方法对320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及HBV—DNA的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的模式下,HBV—DNA、PreS1一Ag的检出率分别为86.9%、85.9%和100.0%、100.0%,两者的检出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及HBsAg(+)HBeAb(+)的模式下,HBV—DNA、PfeS1一Ag的检出率分别为43.3%、45.9%;47.4%、46.2%;11.0%、11.0%。在HBV—DNA(+)情况下,PreS1一Ag的阳性率为6.8%,HBV—DNA和PreS1一Ag的阳性率也比较吻合。结论PreS1一Ag与传统二对半及HBV—DNA密切关联,能够很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对于乙肝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HBV-DN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解,为乙肝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并探讨HBV前S1抗原在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中的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4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60例精神病患者血清HBsAg阳性81例(17.61%),其中大三阳27例(5.87%),小三阳41例(8.91%),HBsAg、HBeAg阳性的模式7例(1.52%);大三阳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21例(77.78%);小三阳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30例(73.17%);HBsAg、HBeAg阳性模式的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5例(71.43%)。三者间前S1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HB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对这类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抗病毒和保肝治疗,同时加强管理、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其它精神病患者和医护人员被感染。

  • 标签: 精神病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乙肝两对半
  • 简介:摘要采用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转位治疗臂丛神经中下干根性撕脱伤11例,经过精心地治疗及护理,病人均康复出院。神经移植术是目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良好方法,手术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外科医生的精湛的医术,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水平。这里就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为患者提供高水平、高效率的护理,保证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从而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的功能。我科护士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康复。耐心细致地心理护理,有效地心理沟通,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情和顾虑情绪;完善的术前检查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为患者手术提供了保证;术后正确的体位使患者安全舒适;积极巡视患者,并密切观察并发症,耐心听取患者主诉,从而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因为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优良率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从而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提高受损肌肉力量。通过以上护理,我科采用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转位治疗臂丛神经中下干根性撕脱伤11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健侧 C7神经根转位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对中职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需通过国家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助理医师资格后方能就业。在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为第一道门槛,而实践技能考试内容大都是诊断学及外科实践操作的内容,因此,《诊断学》教学的改革探索,对提高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过关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至关重要。

  • 标签: &ldquo S-ESE&rdquo 人才培养模式 诊断学 教学 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接轨 研究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单铵S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使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和腺苷蛋氨酸共同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单铵S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单铵S 腺苷蛋氨酸 病毒性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修复额眶部嗜酸性肉芽肿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快速成形技术,进行个性化钛修复体的制备,对7例嗜酸性肉芽肿术后大面积额眶部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手术效果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钛修复治疗额眶部大面积颅骨缺损,有利于更好的切除病灶,最大限度的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三维重建钛板 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颅骨缺损 额眶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