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高压治疗遵医行为的临床影响。方法将院收治的8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高压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四周后2组患者遵医行为变化情况。结果4周后实验组患者遵医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遵医率略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周后实验组患者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高压疗的遵医行为,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梗塞 高压氧疗 遵医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潮气量对体重超重患者肺合功能的影响,寻求一种保护肺合功能通气模式。资料与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男/女)、实验组(男/女)。对照组潮气量=体重(kg)×8ml/kg,实验组潮气量=理想体重×8ml/kg。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顺阿曲库铵诱导。气管插管后,按各组预设置的潮气量调节机械通气潮气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靶控输注以及顺阿曲库铵间断静脉注射。机械通气开始时(T1)、机械通气1小时(T2)、手术结束时(T3)以及复苏拔管前(T4)分别作血气分析和监测气道压力。结果1、对照组潮气量与实验组潮气量之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2、男对照组T3合指数(OI)<300例数与实验组分别是10例,3例;女对照组T3合指数<300例数与实验组分别是8例、1例;对照组T3合指数<300例数与实验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3、T2及T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实验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通气模式避免过度通气,减少肺合功能障碍风险,是一种“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模式。

  • 标签: 理想体重 潮气量 过度通气 肺氧合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护理中舒适化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高压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化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高压治疗次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压治疗护理中应用舒适化服务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接受高压治疗的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舒适化服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应用GY-1型高医用液体治疗仪,率先在兰州地区对321例缺血性脑病患者(包括糖尿病脑梗塞)观察治疗。方法通过GY-1型高医用液体治疗仪处理后的基液,PO2由21kPa上升至100-120kPa,再联合相应的中药提取物(疏血通、血塞通、灯盏花等)静脉输入。1日1次,10次1个疗程,一般治疗期为2-3个疗程。结果高医用液体静脉治疗方法对脑梗塞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都取得较好疗效。在减轻心脑血管缺血症状,帮助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有明显作用,对四肢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改善。结论高医用液体静脉治疗对脑梗塞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有肯定疗效。

  • 标签: 高氧仪 液体 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压在感音神经性耳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收治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临床检查均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准相符。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予以高压治疗。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31/40),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全血载度指标比对照组低,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应用高压对感音神经性耳聋进行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内耳血液改善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 标签: 高压氧 感音神经性耳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要点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科室收治的5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儿均采取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7.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对照组为86.0%,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使用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时加入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获得患儿家属认可。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熊去胆酸(优思弗)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60例临床诊断药物性肝损的住院患者,按是否应用优思弗将患者分为两组优思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无显著差异。二组在治疗前后ALT、AST、TBil对比均存在差异,两组间治疗后肝功能比较,ALT、AST、TBil存在差异。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中治疗前后的TBil、GGT、ALP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肝细胞损伤型患者中治疗前后ALT、AST存在统计学差异。优思弗组治疗后16例患者显效,12例患者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熊去胆酸可以改善各型药物性肝损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且其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药物性肝损的重要选择。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药物性肝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康复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高压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高压以及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以及ADL评分。

  • 标签: 高压氧 康复治疗 脑梗死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液联合红花注射液在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红花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液,对照组给予红花注射液等常规改善循环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7%,对照组为50%。结论高液联合红花注射液可使缺血、缺氧的心肌组织细胞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高氧液红花注射液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对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67例患者治疗后的HAMD及MMSE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高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高,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高压氧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高压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6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分析对象,其中2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外伤后30-40d后开始高压治疗,为晚期治疗A组,另外28例患者于外伤后14d之前进行高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92.8%)高于A组(71.4%),P<0.05;两组治疗后GCS和DR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B组治疗后GCS和DRS评分均优于A组,各项对比差异P<0.05。结论高压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早期治疗临床效果更好。

  • 标签: 高压氧 重度颅脑外伤 效果,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加局部疗治疗晚期肿瘤患者Ⅱ~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45例患有Ⅱ~Ⅲ期压疮的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压疮使用去除诱因使局部减压,压疮局部使用康复新液湿敷方法治疗压疮,治疗组则使用去除诱因局部减压的基础上水胶体敷料加局部疗治疗压疮。结果治疗组压疮治疗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69.57%),且治疗组压疮治愈所需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加局部疗治疗晚期肿瘤患者Ⅱ~Ⅲ期压疮能缩短压疮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Ⅱ~Ⅲ期压疮 水胶体敷料 局部氧疗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一次性使用鼻管与输氧系统连接供人体吸氧用1,在我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2,此次调研性检验针对14家生产企业,抽检一次性使用鼻管共21批次。通过对密封性、连接强度等重点项目的检测、结果统计及分析,以期掌握一次性使用鼻管质量状况,对监管部门规范其使用、制定在用技术要求提供依据。

  • 标签: 一次性使用鼻氧管 检测结果 质量分析 密封性 连接牢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20例HIE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治疗,1次/日,10天为一疗程,一般1-4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一周以上。结果痊愈98例、占82%,显效18例、占15%,有效3例、占2%,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达99%。结论高压治疗HIE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意识恢复、减少、终止惊厥、改善肌张力等疗效显著。新生儿的脑发育处于极度旺盛时期,故高压治疗得越早,越有利于受损脑细胞的再生。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高压氧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压治疗52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3月,选取52例我院进行治疗的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26)和实验组(n=26),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常),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觉耳鸣及自觉听力下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前500、1000、200、4000Hz的纯音听阈均无明显差异,但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500、1000、200、4000Hz的纯音听阈与对照组相比较好,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给予高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缓解耳鸣及听力下降症状,减轻患者的听力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高压氧 职业性噪声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后循环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突发性耳聋高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基于高压的综合治疗,同时给予积极地人文关怀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0例痊愈44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显效率为90.0%。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突发性耳聋高压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促进治疗疗效的提提高。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突发性耳聋 高压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饱和度的检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5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其预后将其分为两组好转组(n=33例)和恶化组(n=23例),通过心电监护监测指脉来反映患者的血饱和度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饱和度,观察血饱和度水平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恶化组患者的血饱和度在病程的前期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两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疾病的中期和后期,恶化者患者的血饱和度明显低于好转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P<0.05)。结论血饱和度水平与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有关,血饱和度越低,患者的预后越差,可以将血饱和度水平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 标签: COPD并呼吸衰竭 血氧饱和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行乳腺检查的2300例患者采用乳腺血功能成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00例患者经乳腺血功能成像技术检测,其中9例拟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8例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89%,假阳性率为11.11%,假阴性率为0;结论在对乳腺癌早期的诊断中,利用乳腺血功能影像检查仪,通过分析血含量,能够方便快捷地鉴别乳腺肿瘤的类型,并且创伤小,痛苦少,无其他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诊断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