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3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收治的确诊为胆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的75%要高,差别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切口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创伤性减轻,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推荐。

  • 标签: 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改良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所接受并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3例(132眼),通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之后,进行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状况临床分析。结果手术之后患者视力都有所提升,脱残率是93%。视力恢复至大于等于0.5的患者是51例(63眼)可达47.7%,在0.3至0.5间的患者是35例(52眼)39.3%,在0.05至0.3间的患者是5例(7眼)占5.3%,0.05之下的患者是2例(3眼)占到了2.3%。手术中、后出现并发症患者极少,通过正确处理之后得到了一定控制及痊愈。结论进行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非常显著,损伤、视力恢复速度快,并且并发症极少,因此值得在老年白内障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分娩期的护理要求压逐渐提高。分娩期妇女由于种种原因,情绪较为焦虑、烦躁,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介绍了舒适护理在分娩期的具体措施,强调了舒适护理在分娩期护理中的重要性,结合分娩期的特点,总结了舒适护理在分娩期的应用效果。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实现分娩期护理的全新护理模式。

  • 标签: 舒适护理 分娩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胃细胞癌(SmallCellCarcinomaofStomach,SCCS)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胃恶性肿瘤的0.6%。临床上SCCS误诊率较高。SCCS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患者生存期几乎都在1年内。本例未予以放化疗,仅服用中药治疗,最终存活36个月,实属罕见。

  • 标签: 小细胞 胃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行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病例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炎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切口胆囊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基本相同,但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要少于开腹胆囊切除术,且未出现需进行镇痛的病例,仅出现1例胃肠道损伤。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胆囊切除 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股骨干骨折的90例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的是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其骨折愈合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骨折愈合率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手术时间少、创伤、伤口愈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切口复位 交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手术患者选择切口位置和手术后散光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4月间98例(124只眼)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一组的切口在上方透明角膜隧道,二组的切口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选择的患者均在手术前后的六个月、三个月、一个月、一周以及术前检查散光值以及视力情况,术后对患者的裸眼视力以及角膜散光情况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值以及裸眼视力相比较,二组效果显著高于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治疗效果比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对80只眼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照组)及68只眼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丢失率,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对照组1周后视力≥0.5者59只眼(73.7%),≤0.4者21只眼(26.3%)。观察组≥0.5者54只眼(79.4%),≤0.4者14只眼(20.6%)。角膜内皮丢失率对照组13.1%,超声乳化组13.0%。术后角膜内皮水肿切口非乳化组6只眼(7.50%),观察组4只眼(5.88%)。结论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与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相似,前者简便、易行、经济,适宜于广大医院开展。

  • 标签: 白内障 囊外摘除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非替尼二线和三线方案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45例晚期NSCLC,予吉非替尼250mg/天,口服,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每个周期结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继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副反应不能耐受。结果45例均可评价疗效,CR1例,PR16例,SD13例,PD15例,有效率为37.78%,疾病控制率为66.67%,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6个月,1年生存率41.5%,腺癌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鳞癌患者。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结论吉非替尼二线和三线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耐受性好。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NP方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使用3D-CRT的48例局部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结合NP方案同期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完成全程放疗及同期化疗,总有效率(CR+PR)77.08%。1年生存率52.5%,2年生存率30.3%,中位生存期16月。结论3D-CRT联合NP方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同期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20例,其中接受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接受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比较患者在接受骨窗开颅手术和骨瓣开颅手术时出血量的多少进而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接受骨窗开颅手术的60例患者,出血量30~80ml有效27例,无效10例;出血量>80ml有效10例,无效13例。接受骨瓣开颅手术的60例患者,出血量30~80ml有效19例,无效15例;出血量>80ml有效9例,无效1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出血量为30~80ml时,骨窗开颅手术和骨瓣开颅手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窗开颅手术的疗效更好;出血量>80ml时骨窗开颅手术和骨瓣开颅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出血量为30~80ml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骨窗开颅手术的疗效更好。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口阑尾手术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普通切除手术,观察组实施切口阑尾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口阑尾手术对老年患者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对患者组织损伤,手术时间短,恢复时间快,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小切口阑尾手术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腹横纹下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5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将22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采用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方式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观察组患者125例,采用腹横纹下切口方式疝囊高位结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例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病例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横纹下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创伤、愈合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不影响美观等特点,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患者 腹股沟疝 腹横纹下小切口 疝囊高位结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P和TP方案对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方法4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NP组和TP组,两组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以上的NP或TP方案的化疗,比较两组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NP和7rP组近期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46.2%、45.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9.5个月。两组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均以白细胞降低及恶心呕吐为主,均在可耐受的范围内。结论NP和TP化疗方案对晚期NSCLC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化疗毒副反应可耐受。NP和TP化疗方案均可作为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长春瑞滨 紫杉醇 顺铂
  • 简介:摘要脑部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时间小于1年。目前的治疗策略包括姑息放疗及全身治疗(包括全身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目前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最近,分子靶向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厄罗替尼、吉非替尼和阿法替尼在脑转移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效果.本文重点讨论肺癌脑转移治疗策略的证据。

  • 标签: 肺癌,脑转移,表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切口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非细胞肺癌采用培美曲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非细胞肺癌患者共45例。给予患者采用培美曲塞治疗非细胞肺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病例共0例,部分缓解病例共9例,病情稳定共22例,进展共14例。本研究的总治疗有效率为20.0%;癌症控制率为68.9%。有18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经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培美曲塞作为二线抗癌药物取得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并且该药的毒副作为较为轻微,在患者耐受范围内。

  • 标签: 培美曲塞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的血液标本200份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以及详细分析,观察其检验结果总结规律。结果研究组血液标本不同送检时间检验结果存在差异,不同部位采集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存在明显差异,数据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血液标本采集的规律对不同病情采集的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送检时间、采集部位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率,保证了血液标本的合格性。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 生化检验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