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纯性翼状胬肉35例39只眼,在显微镜下行常规胬肉切除术,取同侧上方带有1.0mm透明角膜缘上皮和与缺损区相应面积的球结膜为移植片修补缺损区。术后观察移植片生长及角膜上皮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仅1例复发,其余术眼角膜上皮透明,移植片成活,供区结膜创面自行愈合。结论本术式能修复角膜缘干细胞功能,修补结膜面创伤,有效预防胬肉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术式。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翼状胬肉患者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防止翼状胬肉复发,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翼状胬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78眼翼状胬肉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38眼和研究组31例40眼,对照组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术前两组的视力水平及散光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视力水平更高,散光程度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有效的提高翼状胬肉患者的视力,降低散光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散光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进行比较。方法于2013年6月—2018年10在我院治疗的病毒性角膜炎病患中选择1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对两组病患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方式的实验组,显效33例,显效率为66%,有效15例,有效率为30%,无效2例,无效率为4%,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为96%;而应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方式的对照组,显效23例,显效率为46%,有效17例,有效率为34%,无效10例,无效率为20%,总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因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远远高于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效果。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阿昔洛韦滴眼液 病毒性角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昔洛韦滴眼液和更昔洛韦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作用。方法观察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63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共31例患者好转,眼部疼痛、水肿、畏光等症状减轻,角膜后沉着物明显吸收,治疗有效率96.875%,显著较对照组高,且随访一年后无复发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3.13%,对照组有3例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率22.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凝胶较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凝胶 阿昔洛韦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63例(7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B两组。B组采用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A组则予以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行为期2年随访,比对两组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其视力恢复情况。结果①随访2年内,A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3%和0.00%,明显低于B组的17.65%和11.76%(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术后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患者予以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确切,复发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复发性 翼状胬肉 睑球粘连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采取更昔洛韦眼用凝胶、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对比疗效。方法选取126例被诊断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63例)、参照组(63例),将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举措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将阿昔洛韦滴眼液应用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统计并比较疗效情况。结果比较治疗时间,研究组少于参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比较疗效,参照组低于研究组,差异性显著,P<0.05;比较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情况,研究组均显著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以及阿昔洛韦滴眼液方案均能得到较好疗效,但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阿昔洛韦滴眼液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术后屈光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眼科及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共计389例(400只眼),分为对照组189例(眼轴≤26mm),研究组(高度近视)200例(眼轴>26mm)。使用美国Sonomed公司高度近视程序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ODM-1000A眼科超声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计,超声乳化仪均为AMOSOVEREIGNPhavo4。评价患者手术前1天、手术后2周为测量时间点。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前、术后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结果(1)组内比较时,研究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屈光力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屈光力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组间比较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屈光力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术前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的差值与眼轴呈负相关(P<0.05r=-0.89)。(3)对照组65%屈光度误差<0.5D,研究组72%屈光度误差>1.5D,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高度近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与正常眼轴患者相比,造成长眼轴患者术后眼轴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使眼轴变长或术后屈光度偏近视,巩膜后葡萄肿会影响测量结果。

  • 标签: 超声乳化 白内障 角膜屈光力 眼轴长度 术后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介入更昔洛韦、炎琥宁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对9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同45例。予以参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则用更昔洛韦滴眼液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其疗效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5.56%)优于参照组(77.78%);皮疹与瘙痒炎症、灼热感不良反应总几率(2.22%)低于参照组(13.33%),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介入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方案,可改善疾病患者眼部症状,改善炎症反应,效果显著。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 炎琥宁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穹窿部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Livingstone地区角膜缘型春季角结膜炎(VKC)的疗效。方法角膜缘型VKC病人622人,分两组,一组穹窿部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每眼20mg;另一组用0.2%地塞米松滴眼液及2%色甘酸钠滴眼液,q4h。两周后观察疗效情况对比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疗效差异。曲安奈德组的疗效明显好于滴眼液组。结论曲安奈德穹窿部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缘型春季角结膜炎的疗效值得肯定,在应用抗过敏滴眼液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以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方法。

  • 标签: 春季角结膜炎角膜缘型 曲安奈德 地塞米松 色甘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分别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0例,观察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安全性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昔洛韦在对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疗时疗效以及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阿昔洛韦滴眼液 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