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GH)患者氧化应激、子宫动脉血流、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G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取的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各为37例。对照组行常规血压控制治疗,观察组增加低分子干预与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氧化应激、子宫动脉血流、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两组脂质过氧化物(LPO)、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LPO、Hcy指标低于对照组,SOD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髂外动脉搏动指数(PI)、脐动脉舒张压血流速度高低比例(S/D)、阻力指数(RI)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升高于(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的发生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GH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使子宫动脉血流保持稳定,继而有效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妊娠期 高血压 氧化应激 子宫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右莰醇对AIS合并2型糖尿病的血糖、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AIS合并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则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糖水平、氧化应激以及炎性因子水平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和MBI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FPG和2 h 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s-CRP、TNF-α和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糖水平、氧化应激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等指标优于依达拉奉。

  • 标签: 依达拉奉右莰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2型糖尿病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纳入研究工作(命名为研究组,50例),另同时间段来院作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小儿纳入研究工作(命名为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免疫球蛋白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结果。结果研究组小儿的IgM指标为(2.25±0.37)g/L,与对照组小儿的(0.61±0.15)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23.5970,P<0.05)。研究组小儿的IgA指标为(0.40±0.18)g/L,与对照组小儿的(1.65±0.40)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16.3706,P<0.05)。研究组小儿的IgG指标为(8.75±1.30)mg/mL,与对照组小儿的(14.90±2.70)mg/m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11.7895,P<0.05)。研究组小儿的Hs-CRP指标为(11.01±5.25)mg/L,与对照组小儿的(1.90±1.41)m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9.6270,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测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均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 要 :目的:本文通过探讨在小鼠小胶质细胞( BV-2 )中由 TLR2 介导下产生及释放的炎症因子在加入姜黄素后其释放量的变化情况,探讨姜黄素对 TLR2 活化引起的神经炎症及其反应的抑制作用 , 为姜黄素延缓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7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入院时间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并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康复训练以及针灸+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治疗前两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结果(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结果(p0.05),治疗后的对比结果为(p

  • 标签: 针灸 康复 中风 吞咽障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选为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同时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均实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准确判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数据表现,一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进行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引起家长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结果:实验组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检测结果的指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诊疗服务满意度普遍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方案的应用价值颇高,广泛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大提高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检测数据,结合不同患儿的具体病情,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治疗途径,实现诊疗计划的全面落实,充分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尤为重要,也是广大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医院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诊断工作、诊疗服务的存在价值会更高。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测 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详细统计我院2020年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特点,并总结相关因素,探究管理措施。结果2020年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共发生36例,其中皮疹32例,麻木2例,消化道不良反应2例,心血管不良反应1例,精神异常1例;I级不良反应0例,II级不良反应13例,III级不良反应23例;一般不良反应36例,严重不良反应0例。结论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有关,需重视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血站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420例成分输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输血前给予的处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各210例。观察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预防性用药,对照组患者在输血前给予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体温升高9例,过敏反应8例,气管痉挛、休克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体温升高8例,过敏反应9例,支气管痉挛、休克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分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预防作用,不推荐常规进行输血前预防性药物输注,科学合理地输血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输血前预防性用药 输血不良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6例由于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为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患者按照医嘱服药,观察组33例患者在分析不良反应因素的基础上,加强对不良反应的预防。结果引起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因素有体质、年龄、饮食习惯、情绪以及过敏病史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重视药物之间的联合使用,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严密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从而降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此类抗生素使用的安全性。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和不良反应。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的急性胃炎患者 88 例,并以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4 例患者,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进行单一治疗,试验组使用奥美拉唑和阿托品进行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P<0.05 ),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P<0.05 )。 结果: 采用奥美拉唑和阿托品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胃炎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托品 奥美拉唑 急性胃炎 临床价值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头孢类抗生素使用过程中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合理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成不良反应组51例和未发生不良反应组49例,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差异性。结果:不良反应组联合用药率、用药不对症率及输液速度与未发生不良反应组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用药不对症现象及输液速度过快是头孢类抗生素使用过程中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故需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引起重视。

  • 标签: 患者 头孢类抗生素药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本文通过探讨在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中由TLR2介导下产生及释放的炎症因子在加入姜黄素后其释放量的变化情况,探讨姜黄素对TLR2活化引起的神经炎症及其反应的抑制作用, 为姜黄素延缓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在需要输血的患者中采取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需要输血的患者,依据不同的输血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输血治疗,实验组患者开展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过敏、血红蛋白尿、发热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 输血不良反应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价值。方法:取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莫西沙星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性。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160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80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前提下予以莫西沙星治疗。对两组病患负面反应出现状况开展对比。结果 研究组皮肤损伤、心血管系统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胃肠道损伤与其他类型损伤出现状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当对莫西沙星药品的运用安全性维持高度关注,对其负面反应的出现也应当提高警觉,增强对病患负面反应状况的预防,定期开展检验与剖析,减少莫西沙星运用中发生安全性问题的概率。

  • 标签: 莫西沙星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