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在明代中叶大量的养生著作中,吴江县医学训科吴禄的《食品》是一部较有代表性的食疗医书。他以《食物本草》和《饮膳正要》为蓝本,根据自身医学实践的经验进行增删改定,指导吴中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饮食、健康养生。

  • 标签: 食品集 食疗养生 吴禄
  • 简介:北宋礼部尚书洪皓(1088-1155年).字光弼,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奉命出使金国,金主许以高官厚禄劝其降金,遭到洪皓义正言辞的拒绝。

  • 标签: 药名诗 名次 波阳县 江西省
  • 简介:《咽喉秘》是具有较高文献与学术研究价值的清代喉科著作,但作者及成书年代难以考据.其书流传较广,版本众多,从同治、光绪、宣统到民国各个时期,屡经翻刻,甚至流传至香港、日本等地.经版本寓目与文献研究后,将其传本系统及源流作一叙述.

  • 标签: 咽喉秘集 版本 文献研究
  • 简介:系统整理和分析清代医家吴澄在其著作《不居》中的脾阴观及"理脾阴"诸法,从其观念形成、治法治方创立、制方用药规律三个维度,发现吴澄创立"脾阴学说",是脾胃分治学说的系统总结和历史性跨越。吴澄明言脾虚有阴阳之分,创立多种理脾阴法,选方用药多取芳香轻清之品,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脾阴学说。

  • 标签: 脾阴学说 脾阴观 理脾阴
  • 简介:通讯作者邢颜超(1968.12~),男,输血科主任、全军临床检验诊断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输血、血细胞保存及干细胞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预式自体备血在Rh(D)阴性孕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Rh(D)阴性孕产妇在产前3~7d根据孕妇状况分次采集血液400~800ml4℃冰箱储存备用,采血后孕妇口服铁剂同时适当加强营养。结果20例自备血Rh(D)阴性孕产妇中,1例生产时出血较多,输注自备血2U;1例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经本人同意并依据相关规定按照保密性原则报废处理;1例产妇产出院后,未能与其取得联系,由于未经本人同意将血液无偿捐献,依据相关规定按照保密性原则报废处理;17例产妇均未输注自备血并同意将检测合格的自备血液无偿捐献,科室根据自备血量发放无偿献血证。在征得产妇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后将其列入血站特殊血源应急献血者队伍。结论Rh(D)阴性产妇产前预式备血能有效缓解稀有血型血源寻找困难的问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干细胞培养所需饲养层的制备方法。 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将小鼠胚胎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培养。用丝裂霉素 C处理 MEF细胞制备饲养层,观察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及有无再增殖现象。结果 采用 0.0625% 胰蛋白酶消化小鼠胚胎组织获得高活力的 MEF细胞,用丝裂霉素 C处理前后 MEF细胞无明显增值,细胞活力在 9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获得高活力的 MEF细胞。丝裂霉素 C处理后的 MEF细胞种植到明胶包被的 6孔板中,在 1周内可用于干细胞的培养。

  • 标签: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饲养层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干细胞培养所需饲养层的制备方法。 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将小鼠胚胎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培养。用丝裂霉素 C处理 MEF细胞制备饲养层,观察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及有无再增殖现象。结果 采用 0.0625% 胰蛋白酶消化小鼠胚胎组织获得高活力的 MEF细胞,用丝裂霉素 C处理前后 MEF细胞无明显增值,细胞活力在 9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获得高活力的 MEF细胞。丝裂霉素 C处理后的 MEF细胞种植到明胶包被的 6孔板中,在 1周内可用于干细胞的培养。

  • 标签: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饲养层 干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桔梗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及储藏条件。方法利用不同光照时长、不同发芽温度、不同试剂的浓度梯度、不同发芽床、不同储存温度等处理,对桔梗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在25℃、12h光照条件下桔梗种子发芽率最高,为90.83%;赤霉素能显著促进桔梗种子萌发,200mg/L为最佳浸种浓度,高浓度的高锰酸钾、聚乙二醇均不同程度的抑制桔梗种子的萌发,细胞分裂素起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发芽床对桔梗种子萌发影响显著;-20℃储存桔梗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94.44%。结论桔梗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25℃、12h光照条件下用滤纸培养;最佳试剂为200mg/L的赤霉素;最适储存温度为-20℃。

  • 标签: 桔梗种子 萌发 储藏条件 发芽率
  • 简介:8月22日,韩国韩医学研究院、政府相关部委和相关机构等,向全国的韩医科大学和韩医医院等机构发放了《医圣许浚著作》。同时,韩国外交部及国家记录院等机构也向韩医学相关机构发放了《东医宝鉴英译版》

  • 标签: 东医宝鉴 英译 著作 许浚 医圣 韩国
  • 简介:学生从收发室给我拿来一个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寄来的邮包。打开一看,是庆其学兄赠阅的由夏翔教授和他主编的《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

  • 标签: 名中医 学术经验 书评
  • 简介:目的:研究微波炉熬制中药的可行性及其最佳条件。方法:以银杏叶水浸出物黄酮为指标,对两种熬制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微波炉熬制中药的最佳条件。结果:与传统炮制方法比较,微波炉的炮制方法效果较好。结论:微波炉可用于部分中药的熬制,并且效果优于传统的熬制方法。

  • 标签: 中药 微波炉熬制 传统熬制 最佳条件
  • 简介:为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降低用药风险,本研究对20个社区卫生院的药品质量和保存条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和贮藏均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应该努力提高药剂科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对药品贮藏环节的硬件设备建设和药品的验收管理.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药品 质量 保存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室内自然光条件下所采集舌图像的色差校正方法,为舌像颜色准确定量分析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将尼康D70610万像素单镜头反光数码照相机分别设置于自动白平衡(未校正)和手动白平衡(硬件校正)模式,拍摄麦克贝斯24色色卡5种红色类色块和154例舌象,应用NIKONCAPURENX1.0.1软件对自动白平衡(未校正)拍摄的图像进行软件校正:通过色差值计算、Imatest软件测试、人工判读比较三类图像(未校正、硬件校正、软件校正)的色差情况。结果:色差值计算结果表明,在自动白平衡(未校正)、手动白平衡(硬件校正)、软件校正三种方法中,软件校正图像的总色差值最小;Imatest软件测试结果提示软件校正图像的色差最小;人工判断结果提示,软件校正的舌像颜色与实际舌象的颜色最为接近,符合率最高。结论:室内自然光条件下采集的舌像通过软件校正后,颜色还原真实。该方法操作方便,有着良好的中医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自然光 舌像色差 校正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储存条件下阳春砂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变化。方法:将阳春砂置于恒温恒湿环境和自然环境下储存,每1个月对乙酸龙脑酯含量进行测定,周期为12个月;采用AgilentDB-1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检测器(FID)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30℃,载气:氮气,分流比:10∶1。结果:乙酸龙脑酯的回归方程为:Y=2728.4X-6.332,r=0.9995,在0.0428~1.0700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为2.85%;恒温恒湿环境和自然环境下,阳春砂乙酸龙脑酯含量分别由原来的15.25mg/g下降为11.96mg/g和9.02mg/g。结论:恒温恒湿环境下,阳春砂乙酸龙脑酯成分变化较小,实验数据进一步支持了挥发类药材恒温恒湿储存的必要性。

  • 标签: 阳春砂 储存条件 乙酸龙脑酯
  • 简介:[目的]比较经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诊条件下和普通条件下对急性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选取临床可疑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5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250例,第1组在急诊条件下进行超声检查,第2组对症治疗后3天内在普通条件下进行超声检查;每例患者均采取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对双肾、输尿管、膀胱进行检查,重点对输尿管进行扫查并将结果记录;最后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第1组数据显示在急诊条件下输尿管结石检出总例数为137例,检出率为54.8%;肾积水检出例数为248例,检出率为99.2%;第2组数据显示在普遍条件下输尿管结石检出总例数为227例,检出率为90.8%;肾积水检出例数为232例,检出率为92.8%;两组输尿管结石及肾积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条件下肾积水的检出率虽略高于普通条件下,但输尿管结石检出率明显低于普通条件下,经腹部超声检查在普通条件下对输尿管结石有较高的检出率。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超声检查 急诊 检出率
  • 简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胆推进高等教育股份制改革的有益尝试,切实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

  • 标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等教育 股份制
  • 简介:目的:探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浓缩丸)中熊果酸含量的实验条件。方法:在运用薄层扫描法对六味地黄丸中有效成分熊果酸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熊果酸在8~68μg/mL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9%,RSD为1.30%(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准确,重现性好,该实验结果为提高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熊果酸 HPLC法
  • 简介:割股疗亲滥觞于唐,两宋时期蔚然成俗。宋政府对割股疗亲的大力旌表,直接刺激了人们的割股欲求,使割股疗亲逐渐脱离“治病”“尽孝”轨道,呈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南宋官府文告和判词《名公书判清明》收录了真德秀等地方官旌表割股疗亲的5篇文告,是政府旌表割股疗亲的真实记录,有力地饵明了旌表政策与民间陋俗的暗合关系。

  • 标签: 名公书判清明集 宋代 旌表政策 割股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