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漢代弘農郡官署所瘞埋的封泥,近年始發現於河南靈寶縣,並陸續公佈於世,有關研究亦相繼發表,如許雄志、谷松章《新見漢弘農郡封泥初論》1,率稱完備。新見"弘農郖庾丞印"封泥,現藏北京文雅堂,以封泥印文來看,亦屬漢弘農郡界内出土封泥,而爲許、谷《初論》所失收。因向所未見,宜加珍視。

  • 标签: 弘農 印文 雄志 京師 印面 司農
  • 简介:日本“南方军”史略──论“二战”期间日本陆军力量的滞后马军"南方军",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统帅机关为侵占东南亚各地组建的战区性突击军团。和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并列为国外日军的三大主力。该军下辖师团数通常占同期日军总师团数的20~35%,汇集了日本陆军...

  • 标签: 日本陆军 方面军 “二战” 关东军 菲律宾 东南亚
  • 简介:<正>岩洞葬作为一种古代葬俗,曾在我区的柳江、红水河、左右江流域的许多县境内发现。不少学者曾就这些实物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对其年代、名称、族属等问题进行过探讨。但是,上述各地岩洞葬的文化内函都比较简单而且零散,有关的的记载在年代上一般认为上至隋唐下至明清。尤其是关于年代更早的岩洞,目前还仅见于史籍中的寥寥数语。对此一问题,仍需作进一的探讨,需要更为确切的实物资料佐证。

  • 标签: 广西地区 岩洞 葬俗 新石器时代早期 实物资料 马山
  • 简介:近读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局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1993年8月出版的《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志》,感触良多。此志由白云区文化局副局长、文联主席陈绍伟主编,虽是内部出版物,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是一本质量颇佳的区级文化专志。读此志后,可以了解到白云区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文化概况,较全面地了解新中国时期该区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其中当代文艺创作部分的记述更可启发我们续修区志时开拓思路。

  • 标签: 续修 记述 编纂 清代 清晰 主编
  • 简介:传世文献虽有宋太祖“誓不诛大臣、言官”的誓约,但此誓约很可能出于徽宗的编造。北宋统治者罕杀大臣,是大臣受到多方制约、土大夫阶层对获罪者重重保护以及最高统治者对是否诛杀大臣持谨慎态度等多种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徽宗编造太祖誓约是为了得到高宗赵构的尊重、同情与信任,从而最终救自己南归。所谓的宋太祖誓碑的出现是沿誓约之说继续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

  • 标签: 誓约 大臣 言官 宋徽宗 祖宗家法
  • 简介:<正>两汉南北朝的奴婢制度,是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两汉的奴婢制度,关系到两汉的社会性质,史学界一直十分重视,研究成果很多,但分歧较大。一说汉代和罗马一样,是奴隶制经济起主导作用,奴婢的法律地位与罗马相同,汉代的奴婢是奴隶社会的奴隶;一说汉代的奴婢主要用于家内役使,很少用于农业生产,奴婢的法律地位与奴隶社会的奴隶不同。奴婢性质问题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我们认为,孤立地研究两汉的奴婢制度,势必“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看法不容易一致。而对比研究两汉与魏晋以后的奴婢制度,才是解决汉代奴婢性质问题的正确途径。

  • 标签: 两汉南北朝 魏晋封建说 比较研究 奴婢 法律地位 奴隶社会
  • 简介:阿尼格东是嘉绒藏族特有的民间英雄人物,关于他的传奇故事以口头叙事的形式广泛流传于嘉绒各地,且存在多种异文。文章立足文本,通过对各种《阿尼格东》叙事的比较和分析,从多个层面探讨了故事的地区差异性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宗教特质。

  • 标签: 阿尼格东 文化认同 苯教
  • 简介:本文指出现传清代江苏元和陈锺麟是一本伪书,此书原为清代广东番禺方恒泰,盖出于书商牟利所造成的.伪书先后刊刻了两次,已湮没了原书的生存空间.本文指出伪书曾窜改了书名及作者之名,而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原书的内容,露出了很大的破绽,故予以考辨.然后,再考述两书作者的生平,指出书商作伪动机之一乃出于清代粤人推崇南来学者之故.最后,指出清代广东诗话颇能体现出一种推重南来学者的情意结.

  • 标签: 诗话 清代 伪书 学者 广东 情意
  • 简介:钟禄元先生被公认是四川客家研究的先行者。学术界一直认为,钟禄元先。生1943年发表的《东山客家风俗一瞥》是第一篇关于四川客家研究的论文。近来研究发现,学术界的这一观点是失于考证的。其实.最先研究四川客家的论文应是钟禄元1941年在《文史教学》上发表的《蜀北客族风光》。《蜀北客族风光》应是四川客家研究的开山之作。今天该文在四川客家研究中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钟禄元 《蜀北客族风光》 四川客家研究
  • 简介: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六册《荆轲刺秦王》中特别注明,樊於期的"於要读wu.各类参辅教材也很强调这类古音异读字,意谓其来历久远,读古音能给人一种"保真"的感觉.

  • 标签: 古音异读字 “樊於期” “商於地” 古文字
  • 简介:由于多种历史因素复杂交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一二·九"运动的相关研究尤其是运动爆发前北平地下党的某些细节仍然语焉不详或者莫衷一是。近十年来关于"一二·九"运动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和有关史实的再度挖掘,赋于了相关研究进行整体性梳理的特殊意义。本文从时代背景、动力因素、历史影响和当代启示对近十年"一二·九"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 标签: “一二·九”运动 动力因素 历史影响 当代启示
  • 简介:在古籍中对于黄帝伐量尤有许多记载。这在出土文献中也有不少发现。李零先生在《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学人》第五辑)一文中将《鱼鼎匕》与《十大经》联系起来,使我们对于黄帝伐量尤的有关传说有了更新的认识。

  • 标签: 神话传说 俗语源 新解释 语言学 深层结构 蚩尤
  • 简介:清雍正帝即位后,侵扰西藏的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虽被驱逐,但并未被彻底摧毁,仍不时窥伺西藏;青海以罗卜藏丹津为首的蒙古和硕特部也相继爆发反清事件。康熙末年,清中央为防止准噶尔军再度入侵西藏,曾于西藏留兵驻防;雍正帝

  • 标签: 七世达赖喇嘛 惠远寺 西藏 佛教 移居 拉萨市
  • 简介:本文综合比较《清华简·说命》、卜辞及传世文献,从史、地两方面钩沉傅说事迹本貌。史指人物事迹,即以简文《说命》上篇所载武丁梦得傅说及傅说攻伐失仲两事,结合“弱”、“失”两族卜辞,考析殷代雄族“弱”乃“弼人”的历史原形人物,失仲亦即卜辞之失侯,卜辞所载武丁伐失与傅说伐失仲应视为一事。地指傅说事迹发生的地域环境,简文《说命》所载“员土”当训作“云土”,其与武丁时代“北海之州”的地域面貌及职能区划密切相关,《周礼》对圜土及其附属刑制的表述即以“云土”为底本拟构而来。此外,“云土”还与帝辛时期征夷方卜辞中“云奠河邑”的地名相关,由此可窥知北海之州自武丁以后的政治地理沿革。

  • 标签: 傅说 弼人 失仲 云土 云奠河邑
  • 简介:居延出土的"元始元年八月辛丑"簡證明終西漢之世未設司隸部,它由公孫述始創,數年後爲光武效法。武、昭朝初置司隸校尉時便賦予其"察七郡"的京畿糾察官性格,在西漢中晚期聚焦於兩類群體:其一是學界熟知的身居京師的貴戚、公卿;其二是弘農、三河二千石,後者反映出當時存在由司隸和部刺史主掌的十四個對全體郡國守相的監察組。另外,全國性"詔所名捕"制度暗示,成、哀朝可能存在十三刺史部與七郡共十四個州級治安區。這些都是公孫述、光武選擇該官"領一州"的淵源,在京畿設州牧的做法則承自王莽。東漢的司隸校尉兼具"察七郡"和"部七郡"雙重性格,刺史性格的後者分擔了對七郡吏民的監察,反向突出前者對貴戚公卿的糾察,這是該官在東漢中晚期政治地位驟升的制度原因。

  • 标签: 刺史部 京畿 新莽 光武
  • 简介:同治末年日兵侵台的"牡丹社"事件对清廷震动极大。事后进行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在加强海防建设方面达成了共识,治台政策也由原来的消极转向积极。光绪元年规定福建巡抚"冬春驻台,秋夏驻省,两地兼顾"。丁日昌是实行此一规定之后的首任福建巡抚,在其两年多的闽抚任上,对台湾的海防建设和经济开发做出全面的规划,提出兴办铁路、矿务,设立电报线等主张;继续开山抚"番",移民实边,开垦台湾后山;大力整顿吏治营务,裁革陋规,豁除杂饷,纾解民困,取得令人瞩目的政绩。闽抚"冬春驻台"的目的是要加强海防建设,但由于此一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清廷未能在经费上给予必要的支持,故闽抚驻台未能发挥出预期的作用,这一规定也于光绪四年六月取消,恢复了由督、抚隔年轮赴台湾巡查的旧制。在强邻日本正磨刀霍霍,全力扩军备战之时,清政府却仍然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中国失去了在近代历史上最后一次振作自强的机会。

  • 标签: 福建巡抚 丁日昌 台湾地区 近代化 晚清
  • 简介:在人类文化诸学科中,语言学算是一门艰深的学科,它属于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也属于自然科学研究。在这个领域内有所建树,实在是不易之事。就蒙古语研究来讲,尤其在蒙古语历史语音学中存在许多误区,对某些现象难以得出合理的解释,感性认识升华不到理性认识,这不得不说是个缺憾。众所周知,作为游牧民族中的佼佼者———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崇尚礼法以约束、规范其行为的。这一点必然会延伸到其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表现在语言上,语素井然有序,句法逻辑严密,从其词根可直接洞察该民族先民的原始思维模式与二元哲学的内涵,以及阴阳世界的观念。古代,操蒙古语的各部族,无一例外地各操其方言土语。我们可以

  • 标签: 现代蒙古语 高元音音位 历史语音学 中性元音 元音和谐 阿尔泰语系
  • 简介:明清以来徽州地区的宗族保障日趋完善,本文着重探讨徽州宗族在医疗方面所建立的疾病预防、医疗(侧重在族医体制)和救助的较为完善的医疗体系。徽州宗族的长期延续,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族人身体的世代相续,故徽州宗族十分重视其医疗保障功能。这是徽州瘟疫发生次数较之毗邻的其他江南地区来得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族医制度与宗族的“显亲宁亲,儒医等耳”的价值观促进了新安医学的发展,成就了新安医学的辉煌。

  • 标签: 徽州 宗族 医疗保障 族医 新安医学
  • 简介:本文论证,戊戌政变,袁世凯没有八月初四日在北京告密的必要与条件,徐世昌初四日告密说没有根据.奕劻亦非接受袁世凯告密之人,荣禄才是告密的最佳人选.袁世凯并未党附维新派,光绪帝对袁世凯的知遇之恩远早于维新党人,而保全光绪帝,是袁世凯保全自己的必然选择.袁世凯日后的飞黄腾达,并非慈禧太后对其告密的奖赏.

  • 标签: 戊戌政变 袁世凯 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