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比较都江堰与现代大坝对环境的不同影响,简要介绍了“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两种不同的自然观和它们各自产生的历史。笔者主张人类为了自身与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自然,从所谓的“人定胜天”走向“天人合一”。

  • 标签: 天人合一 人定胜天 自然观 环境伦理
  • 简介:本文拟对土地信托流转中的宿州模式和镇江模式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提出改革并完善我国土地信托流转的政策建议,凝练出在苏皖地区乃至全国推广的有效路径。

  • 标签: 土地信托 乡村振兴战略 土地流转 资金流向
  • 简介: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面临的主题。文章通过索洛余量法分析比较了2001—2016年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从创新驱动水平、投入产出比、发展的环境成本三个方面构建了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比较了2001—2016年上述五省份的“高质量发展”程度。结果表明,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落后于广东、江苏、浙江,与福建相当。投入产出比方面的短板是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水平,需积极引进人才以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加快产业现代化变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红利。

  • 标签: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投入产出比 环境成本
  • 简介:文章采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在消除变量内生性和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检验时,这一结论依然稳健。文章在剖析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机制时发现:第一,政府补贴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容易使企业形成政策依赖,转移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注意力;第二,虽然创新绩效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创新绩效并未能成为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之间一个有效的中介变量,补贴资源在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不合理分配,使得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张具有粗放型特征,并非以生产率提升为基础。因此,以政府补贴促进新兴产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实践值得反思。

  • 标签: 政府补贴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新兴产业 传统制造业 创新绩效 资源配置
  • 简介:在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生产性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较弱,部门结构不合理制约着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乃至货物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中美两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及货物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测算,并通过回归检验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思路,即层次递进,重点突出,优先发展金融、运输、保险、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贸易。

  • 标签: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结构 贸易竞争力 面板数据
  • 简介:该研究运用图表法、相关分析法、分层回归分析法对山西省太原市与晋城市2003年至2014年间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4年间,太原市的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各维度相应指标均好于晋城市。具体而言,山西省太原市与晋城市人口素质的身体素质、人口结构发展均越来越好;山西省太原市与晋城市经济发展的镇化率、第三产业比重、人均GDP等发展均越来越好;对于山西省太原市,仅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比能够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对于山西省晋城市,仅人口出生率能够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 标签: 人口素质 经济发展 身体素质 人口结构
  • 简介:一个城市的区域定位,不是单凭其经济实力,也不是单凭其工业、交通、区位、金融等某些方面的实力,而是以该城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依据的。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成渝经济区中等城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区位、交通、能源、特色产业、环境等方面深入挖掘遂宁市城市发展的特色与优势,重新对遂宁市进行较为明确的定位。通过研究发现,建设有遂宁特色的现代产业高地,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战略,走"文旅突破、以商促工"的服务产业赶超之路;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如休闲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现代金融业。

  • 标签: 城市定位 城市综合竞争力 城市发展特色 中心节点城市
  • 简介:在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城市规模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城市群内部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应从建立协调沟通的政策体系和政府服务体系、构建高效的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布局、促进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等方面加以改善。

  • 标签: 关中城市群 川渝城市群 城市布局
  • 简介:房地产和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行业增加值占比、投资增长率和产业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探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区域特征,分析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这三个指标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最终依据实证结果,分析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房地产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的可能原因。

  • 标签: 区域经济增长 房地产业 实证分析 面板数据 西部地区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