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中亚五国系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它们是1991年底先后独立的,在建设独立主权国家的道路上已经走过十年。十年来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民族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本文简要介绍这些国家在建设民族国家过程中遇到的与民族因素有关的几个问题。

  • 标签: 民族国家 民族因素 十年 中亚五国 主权国家 民族问题
  • 简介:长期以来,金融深化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颇具影响,它也成为东南亚国家金融改革的理论基础.从东南亚国家金融改革的实践看,验证了金融深化理论的一些基本假说,但并非完全符合.本文分析了东南亚国家金融深化的理论背景、发展进程以及政策失误,并对东南亚与中国金融深化的模式和效应进行了简要比较.

  • 标签: 东南亚 金融深化 比较
  • 简介:1992年8月15日至20日,由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发起,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国内第一次“东南亚国家法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47名代表分别来自京、津、沪三市及粤、桂、滇、闽等15个省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出版机构,全国知名的外国法制史专家全部与会。与会代表共提交学术论文20余篇,内容遍涉东南亚诸国的法律制度。代表们就下述问题进行了认真而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一、东南亚国家现行法律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与会代表认为,对东南亚诸国,由于

  • 标签: 东南亚诸国 东南亚国家 法律研究 外国法制史 学术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
  • 简介:泰国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剥削,经济十分落后,无力对石油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勘探,直到1961年8月28日才颁布石油开采条例,1965年建设部拟定,每个勘探区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发现油源后,开采权不得超过2500平方公里,1967年6月21日颁布勘探

  • 标签: 石油资源 石油开采 原油进口 勘探区 外国公司 石油勘探
  • 简介:气候变化的影响超越它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环境后果,对美国国家安全提出新挑战。美国官方对这一问题的认知从形成到发展,大体经历了酝酿、萌芽和完善阶段。促成美国对该问题的战略认知与政策实践的原因复杂,涉及国际社会的政治议程、美国国内的科学议程以及国会的影响等因素。当前,美国的安全体系不仅正视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产生的威胁,而且已经开始制定战略性方针不断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该体系的战略规划和日常实践。在国际层面,美国已经开始谋求与其他国家就气候变化影响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的问题达成共识甚至采取行动。本质上,这是美国在全球气候谈判博弈中增加筹码的一个重要抓手,希望以此来影响和主导全球减缓气候变化行动。预计未来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安全后果的政策走势趋强,将对美国气候政策、对外关系乃至国际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将给中国特别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带来挑战。

  • 标签: 气候变化 国家安全 非传统安全 美国气候政策
  • 简介:应交流协会邀请,来自印度、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国友好组织代表和学者共13人于11月22日至12月1日访华.参加了交流协会举办的“认知中冈”研修班。在京期间,倪健副秘书长会见、宴请。中联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分别就我基本国情、中国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主要成就、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访华 考察团 国家 中国经济体制 党史研究室
  • 简介: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理论体系,探索建设海洋强国的新模式,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海洋战略是国家大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现阶段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以建设海洋强国为战略目标.确立海洋强国战略是顺应国际潮流、符合国家利益之举.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内外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进程.当然,在此进程中,必然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中国坚持和平走向海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即“强而不霸”、“和谐海洋”,与“两个一百年”目标同步实施.建设海洋强国要分阶段实施,从海洋经济、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科技、海洋防卫力量建设、海洋权益及安全等方面部署任务,并从完善法规、加强组织管理、宣传教育及设立专项工程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

  • 标签: 海洋战略 国家大战略 海洋强国
  • 简介: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60—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4%,1970—1980年为7.8%。1981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算)达到1819.39亿美元,其中印尼占42.5%,菲律宾与泰国分别占19.1%和18.4%,马来西亚占13.2%,新加坡占6.8%。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新加坡最高,为5045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167美元,菲律宾与泰国分别为703美元和694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4美元。

  • 标签: 东盟国家 国内生产总值 年平均增长率 制造业部门 石油产量 农业产值
  • 简介:中日对俄罗斯石油管道之争经历了从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这一过程,俄罗斯经过全方位的辩论与权衡,最终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确定了泰纳线管道方案。回顾这一竞争历程,日本争夺俄罗斯石油管道实质是一对其多重国家利益的角逐,既是保证日本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争夺日本在远东的地缘优势,并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而进行的一实现多重国家利益的角逐。

  • 标签: 日本与中国 俄罗斯石油管道 国际关系
  • 简介: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美元的持续贬值正冲击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尤其是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产品的需求萎缩影响这些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这些国家货币升值直接影响到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也使东南亚石油进口国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然而,东南亚国家正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不利的外部经济形势。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基本面还比较好,对外经济关系的多边化已取得明显进展,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较过去减小。只要美国的经济困难没有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东南亚国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内消费和投资,是能够克服目前所面临的困难的。

  • 标签: 美国经济 东南亚经济 影响
  • 简介:历史上澳大利亚对外关系一向有种倾向性,即在一定时期依赖一定国家。战前是英国,二战期间及战后是美国,从六十年代开始,日本上升到第一位。七十年代末,特别是1983年工党上台以来,澳大利亚对外关系走向多元化,执行全面积极地加强与亚太地区关系的政策。1991年,仅东亚(主要是日本、韩国、台港和中国)、东南亚和美国三个市场就

  • 标签: 东盟国家 出口商品 东盟市场 制成品出口 对外关系 台港
  • 简介:美国布鲁金斯学会1992年出版了《走向全球》一书,总结了西欧国家帮助中、小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作者是美国学者威廉·E·诺斯德佛特。现摘介如下:作者称,1987英国海外贸易董事会就阻碍该国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主要障碍是它们国际参与愿望较差,缺乏必要的知识及执着的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中、小企业往往认为繁琐的海关申报手续、各种出口文件、资金短缺、语言方面的困难等是制约其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其实不然。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是一种资源密集型的活动,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去研究国际市场、不断调整产品和资金结构、培养专业人才进行

  • 标签: 国际市场 资金结构 资金短缺 海外贸易 海关申报 资源密集型
  • 简介:中俄互办“国家年”,有利于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战略升级。笔者认为,促进中俄经贸合作应抓住以下重点:加快能源领域合作进程,朝市场化方向推进;拓展资源开发项目合作空间,以高科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两国商品贸易结构,规范经贸合作秩序;加强毗邻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合作开创边境区域经济振兴带。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经贸合作
  • 简介:一、石油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石油业是新加坡的重要工业。在一九七○年及一九七一年里,石油工业产值都占新加坡制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一九七○年31.4%、一九七一年33.4%),是新加坡制造业中最重要的部门。但是,由于其它工业的迅速发展,这比例于一九七二年降至29.4%,一

  • 标签: 石油业 石油问题 制造工业 石油钻井 私人有限公司 炼油业
  • 简介:<正>歐洲共同市場歐洲經濟集团歐洲經濟集团(以下称为歐洲集团)是由1957年3月25日签字的罗馬条約产生的,同年秋經六个会員国的政府(比利时、法国、西德联邦共和国、意大利、卢森堡与荷兰——以下称6国)批准后,于1958年1月成立。

  • 标签: 联邦共和国 意大利 比利时 亚洲 卢森堡 法国
  • 简介:我国的南贵昆经济区与泰国、柬埔寨近邻,并与越南、老挝、缅甸3个国家山水相连,而广西南宁又与北部湾水域相连。地缘的优势对促进南贵昆区域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该区域与周边国家的政府、产业、科技、生态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经济联动效应逐步显现。

  • 标签: 南贵昆经济区 周边国家 联动效应 对外开放 柬埔寨 北部湾
  • 简介:东盟国家与世界石油市场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是纯石油出口国,新加坡是一个炼油业基地,菲律宾与泰国则是纯石油进口国,为此,1973年和1979年开始的石油价格两次暴涨,对东盟各国经济的影响,便显得苦乐不匀,迥然不同。按照常理,产油国应在石油涨价中增加收入,提高经济发展实力;非产油国则会扩大石油进口支付,加重财政经济困难;而炼油国将在石油加工中获得好处。但这毕竟是普通

  • 标签: 两次石油危机 东盟国家 石油进口国 石油出口国 世界石油市场 石油收入
  • 简介:互联互通是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向,东北亚区域的互联互通发展受政治、历史、领土问题等因素的制约起步晚、发展滞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东北亚互联互通的发展,东北亚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得到加强,人文交流日益密切,经贸合作稳步推进。新形势下,为加快推进东北亚国家互联互通,应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经贸互联互通;三是推进区域文化认同促进人文交流的互联互通。

  • 标签: 东北亚 一带一路 互联互通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所有东南亚国家巩固、恢复和建立了外交关系,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往来日渐频繁。中国改革的成功、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对外战略的调整,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出现历史性转折的主要原因。未来,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双方的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和谐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因为发展相互关系是双方根本利益之所在。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 经贸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