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脾补肾方加减联合华蟾素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华蟾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肾方加减联合华蟾素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4.2%,两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健脾补肾方加减联合华蟾素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不良症状,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脾补肾方 华蟾素 消化道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妇科品管圈小组开展了主题确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计划制定,对策实施,效果评价等系列活动,并在活动前后对49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行为测试,统计其出错率.结果患者认知行为合格率由改善前的37.3%提高为76.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关键词品管圈;妇科;恶性肿瘤;留置尿管;认知和行为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3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恶性肿瘤骨转移并伴有骨痛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42)和单药组(n=42),联合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单药组单用唑来膦酸。复方苦参注射液30mL/d,d1~14;唑来膦酸4mg/d,d1;每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两周期治疗后,两组患者骨痛缓解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EORTCQLQ-BM22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两周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联合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vs.71.43%;P<0.05);两组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6.67%vs.14.29%,P>0.05),并且所有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1~2级),易处理。EORTCQLQ-BM22量表评分结果显示,除了社会心理方面,治疗后无论是疼痛位点、疼痛性质还是功能障碍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和单药组相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能有效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性骨痛,并且不良反应轻微,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红外线乳腺检查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红外线乳腺检查联合的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32例患者,检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30例,恶性肿瘤联合诊断符合率达到93.8%。结论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红外线乳腺检查联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 红外线乳腺检查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血小板生成素(TPO)在造血干细胞向巨核细胞祖细胞及生成血小板的整个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TPO通过其受体,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R,c-MPL)发挥作用。有研究发现,c-MPL在某些恶性肿瘤细胞表面有表达,但功能尚不清楚。有关c-MPL在人体正常组织的分布尚不明确,在人体的恶性肿瘤组织的分布也不清楚,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 标签: 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减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其预防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是否采用预防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另外3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没有采取预防血栓治疗为对照组。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概率。结果治疗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只有1例在手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采取有效治疗后均治愈,没有1例发生肺栓塞。对照组未采取预防血栓治疗,12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2例出现肺栓塞,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强化风险意识教育,积极妥善地进行术前术后治疗,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 发生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治疗对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92例进食困难、不能进食或厌食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治疗3周后患者营养状况、WHO卡氏(KPS)评分、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较治疗前的变化。结果经肠外营养治疗3周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包括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G);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44.57%),稳定者47例(51.09%),其中12例患者在KPS评分提高后接受了姑息化疗;根据EORTCQLQ-C30V3.0评分标准,治疗后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均有所改善(P<0.05);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睡眠障碍、食欲丧失等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提高(P<0.05);可评估生存时间(OS)的患者77例中,OS在37天~215天,mOS为109天(3.9个月)。结论肠外营养治疗对进食困难或不能进食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并对进一步抗肿瘤治疗提供了可能性,极大改善了这部分患者的预后。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IL-12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麦粒灸扶正祛邪的临床疗效,探索麦粒灸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医科及肿瘤科的气血两虚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0例抽签法随机分为基础化疗组(A组)及基础化疗加麦粒灸组(B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基础化疗,麦粒灸组患者还要接受在双侧足三里穴上施以麦粒灸,每天1次,每次7壮,治疗持续20天。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运用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血中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化疗后气血两虚型恶性肿瘤患者IL-12的表达较化疗前明显降低,经麦粒灸辅助治疗两疗程后,B组化疗患者的IL-12表达水平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能增强气血两虚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IL-12的表达,促进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实现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效应。

  • 标签: 麦粒灸疗法 恶性肿瘤 化疗 IL-1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状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方法选取于本溪中心医院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rhIL-11治疗组(观察组)和非rhIL-11治疗组(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PLT最低值、恢复正常所用时间,PLT输注量,治疗前后PLT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同时,分析rhIL-11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PLT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LT恢复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需要的PLT输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化疗前后PLT水平无明显差别,但化疗结束15天后观察组患者的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rhIL-11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安全性较高。结论rhIL-11能够显著改善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症状,不良反应耐受,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组人白介素 恶性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血液肿瘤患者选取最佳输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液肿瘤患者56例,分为2组,VAP组28例,PICC组28例,分别统计2组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VAP组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PICC组(p<0.01,p<0.05)。结论VAP更优于PICC管在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ICC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性,讨论有助于提升其诊断有效性的方案。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34例乳腺良恶性肿瘤病患(共有病灶40个),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主要方案予以诊断,再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指标,和诊断结果相比较,观察其诊断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特异度是95.12%,敏感度达到78.76%,准确性达到82.50%,良性病患的影像评分和恶性病患的影像评分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基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病患来说,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主要方案予以诊断表现出重要价值,除了能够提升诊断精准性以外,还能控制误诊等情况,可推广。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不同参数 乳腺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应用有效性
  • 简介:骨膜蛋白(periostin),又称为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osteoblastspecificfactor-2,OSF-2),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诱导的蛋白超家族,主要促进整合素依赖的细胞黏附和运动~[1,2]。骨膜蛋白可以在全身多种组织中表达,如牙周韧带、心脏瓣膜、、胃肠道、肾上腺、甲状腺、前列腺、乳腺等~[1];同时,骨

  • 标签: 间充质 牙周韧带 特异性因子 心脏瓣膜 细胞黏附 OSTEOBLAS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临床影响,并分析该治疗方法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1月18日至2014年12月18日期间收治的156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将156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以及实验组(7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化疗法,实验组患者实施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法,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卡氏评分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免疫力,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关键词艾迪注射液;化疗;老年恶性肿瘤;生活质量;免疫功能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discusseddyinjectioncombinedchemotherapyofagedlifequalityandimmunefunctioninpatientswithmalignanttumoroftheclinicaleffect,andanalyzethetreatmentmethodofthereliabilityandapplicationvalue.MethodsOurhospitalfromJanuary18,2013-2013onDecember18,156casesadmittedduringtheperiodofstudyinelderlypatientswithmalignanttumor,156casesofelderlypatientswithmalignanttumorwererandomlydividGedintocontrolgroup(78cases),andtheexperimentalgroup(78cases)andcontrolgroupinpatientswithchemotherapymethod,theexperimentalgroup,theeddyinjectioncombinedchemotherapymethodforthetwogroupsofpatientslifequalityandimmunefunctionwerecompared.ResultsThecartesianscoreshowsthattheexperimentalgroupthroughthepatient'squalityoflifeperiodis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atients(P<0.05),theexperimentalgroupthepatient'simmunefunctionis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atients(P<0.05),thedifferenceislarger,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UsingeddyinjectionchemotherapyforeldKerelyywpoartidesntswithmalignanttumorcanimprovethepatient'squalityoflifeandimmunity,andhigherapplicationvalueandisworthusingforreference.Eddyinjection;Chemotherapy;Elderlymalignanttumor;Thequalityoflife;Theimmunefunction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0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梅州市人民医院15年来客家人群肝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情况,为预测梅州市客家人群肝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99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于梅州市人民医院因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第一次住院,籍贯为梅州市、民族为汉族的客家人患者,按照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三个时间段统计分析其年龄构成比、性别构成比变化.[结果]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三个时间段50岁以上肝恶性肿瘤患者增多(P〈0.05),2007~2011年男性患者较2002~2006年减少(P〈0.05).[结论]应针对该地区肝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年龄构成比、性别构成比的变化,加强早期筛查、病因研究和健康教育.

  • 标签: 客家人群 年龄 性别 肝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恶性肿瘤手术的无瘤技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采取无瘤技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各有5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循证护理。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3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内肿瘤腹壁种植率、术后1年死亡率、术后3年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未出现肿瘤腹壁种植,肿瘤腹壁种植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P<0.05)。术后1年、3年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年死亡率、术后3年死亡率分别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4%(P<0.05)。结论在腹腔镜恶性肿瘤手术的无瘤技术配合过程中施行循证护理,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术中操作不当引发的癌细胞种植和扩散,有效巩固手术效果,有利于改善预后和远期疗效。

  • 标签: 恶性肿瘤 腹腔镜 无瘤技术 护理配合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子宫恶性肿瘤1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子宫切除术组97例,次全子宫切除术组97例。采用不同方式手术后,分别比较两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性激素变化情况、性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全子宫切除术组患者术后黄体生成素变化情况为(34.91±1.32)mIU/mL,促卵泡激素(19.28±1.13)mIU/mL;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患者术后黄体生成素(25.67±1.44)mIU/mL,促卵泡激素(14.69±1.54)mIU/mL;手术后,全子宫切除术组的激素变化水平明显高于次全子宫切除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全子宫切除术组患者术后性欲评分(159.93±11.31)分,性高潮评分(161.25±14.17)分,性心理评分(165.71±19.64)分;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性欲评分(187.21±9.18)分,性高潮评分(190.42±12.56)分,性心理评分(184.49±16.71)分;术后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全子宫切除术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是子宫恶性肿瘤的常见手术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影响较小,性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均较高,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恶性肿瘤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方法73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例)和观察组(n=37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总缓解率和疼痛总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效果佳,且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癌痛 复方苦参注射液 唑来膦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