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4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灯盏花素注射液及参芪通络方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予西医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研究组治愈24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治愈18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76.92%;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TIA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再发的作用。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搜集2015年01月-2016年01月脑卒中再发患者临床资料,以此对荟萃进行详细分析。结果通过对10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再发临床研究。得出降压治疗预防卒中再发的OR占总例患者人数的为0.83(96%C10.8-0.91;P=0.008),含利尿剂的实验患者占0.64(96%C10.55-0.75;P<0.01),含PAAS阻断剂的试验为0.94(96%C10.86~1.02,P=0.086)。其实验汇总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下降5.1/2.5mmHg,含PAAS阻断剂的试验下降4.0/2.1mmHg。结论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再发风险。

  • 标签: 脑卒中 再发 降压治疗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疏血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共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2例(占52.38%),有效18例(占42.86%),无效2例(占4.76%),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显效19例(占45.24%),有效13例(占30.95%),无效10例(占23.81%),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效果较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疏血通 阿司匹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36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36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于疾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及护理满意度更高,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作为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优选临床护理方案。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60例。甲组采取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乙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甲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76.67%,低于乙组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效果剖为显著,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西医 结合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路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路径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日常各项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日常各项护理工作,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路径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促进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与脑电图检查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短暂缺血患者43例,其脑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参照组,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作为实验组,对比2组检查结果异常检出情况。结果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结果异常情况,两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检查结果异常检出率(88.37%)明显高于参照组(69.77%)。结论针对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检查患者脑血管早期、急性期症状,能够发现脑电图无法发现的脑血管异常症状,应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经颅多普勒检查 脑电图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呲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106例短暂脑缺血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5月期间收治,将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实施氯呲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其疾病复发率为3.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15%,其疾病复发率为15.09%。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复发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氯呲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疾病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氯呲格雷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为95.8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脑缺血发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短暂性脑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影响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为83.33%,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优质护理 影响效果 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ABCD2(年龄、血压、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评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特征预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8年7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11例TIA患者,就其ABCD2评分DWI及MRA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直线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ABCD2评分与TIA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以及ABCD2评分联合DWI、MRA特征预测脑梗死发生的效能。结果ABCD2评分危险度中危、高危者,其TIA发作后2、7和30d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低危者;DWI异常者,其TIA发作后2、7和30d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正常者;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其TIA发作后30d脑梗死发生率高于<50%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示,ABCD2评分与TIA发作后2、7和30d脑梗死发生率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即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发生率越高(P<0.05)。ROC曲线示,以ABCD2评分≥4分、DWI异常、颅内动脉狭窄率≥50%联合预测TIA发作后2、7和30d后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811和0.816,提示联合预测的准确较高(P<0.05)。结论TIA发作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较高,联合ABCD2评分及DWI、MRA特征,能够为脑梗死的预测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风险 预测
  • 简介: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TIA病人65例,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和对照组(川芎嗪静滴),观察两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无论显效率还是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奥扎格雷钠是治疗TIA较为有效的药物,其机制为抑制血小板聚集。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该医院收治的198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9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有效率为74.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简介:  【摘 要】目的:对短暂脑缺血患者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 2019年 1月至 9月我院的短暂脑缺血患者 92例开展分析,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 46例患者,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有 15例有效, 30例显效,治疗有效率是 97.8%,对照组有 23例显效, 15例有效,有效率是 82.6%。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结论:短暂脑缺血患者临床中可以选择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短暂脑缺血发作 ;药物治疗 ;临床效果 ;抗血小板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ual antiplatelet drugs i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92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There were 46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spiri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combined antiplatelet drugs. Th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study group, 15 cases were effective, 30 cases were effective,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7.8%, in the control group, 23 cases were effective, 15 cases were effective,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2.6%.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dual antiplatelet drugs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s relatively low.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3D-TOFMRA)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在短暂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53例为病例组,同期另选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行MRI常规扫描(T_1WI、T_2WI、T2-FLAIR)、DWI、3D-TOFMRA和3D-ASL扫描。根据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3例入选者DWI序列均未见高信号显示,3D-TOFMRA、3D-ASL及两者联合诊断TIA准确分别为63.4%、71.1%、88.0%;敏感性分别为49.1%、58.5%、83.0%;特异性分别为90.0%、93.3%、96.7%。3D-TOFMRA与3D-ASL联合检查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两者单独检查(P〈0.05)。病例组中,3D-TOFMRA阳性+ASL阳性的患者13例(24.5%);3D-TOFMRA阳性+3D-ASL阴性患者13例(24.5%);MRA阴性+ASL阳性的患者18例(34.0%);3D-TOFMRA阴性+3D-ASL阴性的患者9例(17.0%)。结论3D-ASL、3D-TOFMRA和DWI检查方法各具优缺点,可从不同方面反映脑的特征,将三者联合应用可更好确诊TIA,追踪病情改变,应该作为TIA诊断的常规扫描序列。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