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材料治疗踝足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76例踝足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在围手术期实施规范化护理。结果7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康复顺利;按AOFAS足部系统评分优良率96%。结论生物可吸收材料是治疗踝足骨折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能使关节恢复正常功能。

  • 标签: 可吸收材料 踝足 骨折 内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28例。两组均接受抗焦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6周,于入组时及治疗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同期治疗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症状,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焦虑症 肌电生物反馈 抗焦虑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有帮助。方法将3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心理护理。结果治愈30例,占83.3%。好转7例,占18.4%。无效1例,占0.03%。

  • 标签: 生物反馈 心理护理
  • 简介:我科自1994年5月~1996年11月共收治恶性胸腔积液66例,随机采用高聚金葡素(HAS)、天地欣(LNT)、免疫核糖核酸(IRNA)和白介素-2(IL-2)4种药联合或单药胸腔内注射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生物制剂 胸腔内注射 治疗 恶性胸水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所有患儿均接受bobath技术、推拿、改善脑循环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生物电刺激对双下肢进行肌电触发的生物反馈刺激。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中D、E功能区进行站立和行走的功能评定,应用日常生活评分(ADL),同时应用肌电图对肌张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电刺激治疗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明显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 标签: 生物电刺激 肌电图 痉挛型脑瘫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几十年来,基于皮质类固醇和经典免疫抑制剂的标准方案已成为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主要疗法,但部分患者对这些经典药物疗效不佳或无法耐受。新型生物制剂的出现为这类疾病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曙光,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其治疗方案、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加以研究。本文回顾了目前应用广泛的新型生物制剂利妥昔单抗、贝利木单抗、依库珠单抗、硼替佐米等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

  • 标签: 生物制剂 利妥昔单抗 贝利木单抗 依库珠单抗 硼替佐米
  • 简介:观察生物治疗联合化疗对结肠癌患者体内IL-10表达的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比较生物治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结肠癌患者IL-10的影响,并检测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IL-10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生物治疗加化疗组较单纯化疗能更好的降低结肠癌患者IL-10的表达,外周血IL-10在化疗前呈强势表达,化疗后IL-10表达减弱,甚至有向Th1类细胞因子漂移的趋势.表明化疗可降低结肠癌患者IL-10的表达,化疗加生物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免疫状况,抑制肿瘤生长,有助于改善预后和康复.

  • 标签: IL-10 患者 结肠癌 生物治疗 表达 化疗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8年 8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67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粪便 Hp抗原检测、唾液 HplgG检测、粪便 Hp抗原检测联合唾液 HplgG检测。检测后,对比三种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结果 粪便 Hp抗原检测准确率为 94.03%,敏感度为 95.52%,唾液 HplgG检测准确率为 92.54%,敏感度为 89.55%,二者联合检测准确率为 91.04%,敏感度为 98.51%,三种检测方式的准确率以及敏感度都比较高,但是二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 79.10%,显著低于单项检测的特异性,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技术对慢性胃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准确判断出潜在的幽门螺旋杆菌,微生物检验技术操作简单,诊断准确率高,对人体无副作用,为后期治疗慢性胃炎提供了有力依据,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微生物检验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1病例资料例1女,18个月,在外院诊断发现声门下新生物,要求手术。4月龄时出现呼吸困难,喉喘鸣,在外院检查发现声门下有新生物,阻塞1/2的气管直径,导致呼吸困难,

  • 标签: 声门下新生物 氩气刀 儿童 治疗 呼吸困难 病例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手术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对切口愈合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分别选取我院妇产科过去2年内90例使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90例常规丝线进行缝合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二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愈合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在术后感染、切口恢复及疤痕愈合等方面差异表现明显。结论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具有减少感染源的安全性,并能促进组织恢复且不会留下明显的缝合疤痕,对妇产科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正向作用,值得进行普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生物可吸收缝线 切口感染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符合慢性盆腔疼痛表现、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的妇科门诊患者共60例,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4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愈率75%,有效率98.3%。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VAS)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种操作简便,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疼痛 仿生物电刺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0.05),治疗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焦虑症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焦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将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45例,分别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生物制剂 风湿免疫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起源于二级胆管以上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其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方式不同于原发肝癌。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微创技术、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区域淋巴结清扫以及肝移植是ICC手术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对传统检查手段的深入挖掘,包括术前增强CT、肿瘤标志物、白蛋白、血小板等,使可切除ICC的术前评估更全面,并对术后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筛选提供了进一步分层的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大量针对ICC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并可见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有效报道,然而尚无专门针对ICC的靶向药物获批应用。总之,随着对ICC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入,手术方案和综合治疗均有个体化治疗的趋势。

  • 标签: 胆管肿瘤 治疗应用 分子生物学 肝内胆管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10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制剂对风湿免疫疾病进行治疗,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生物制剂 风湿免疫疾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主要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的治疗方法。PD-1/PD-L1抑制剂在多种肿瘤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获益和持久反应,但是整体反应率仍较低。研究发现PD-L1和肿瘤突变负荷可以预测免疫治疗效果,MSI-H/dMMR、TP53和KRAS等基因突变与免疫治疗疗效呈正相关;而MDM2/4、EGFR、ALK等基因则与免疫治疗效果呈负相关。

  • 标签: 肿瘤 免疫疗法 生物学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