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院调解在我国解决纠纷的机制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梳理调解制度改革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追问法院调解存在的目的已成为必须。法院调解的目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法院调解的一般目的——解决纠纷;二是法院调解的特殊目的——保障当事者程序自由权的实现和追求效率。一般目的为一切调解制度所具有,也为所有解纷方式所共有,是调解制度实现社会规范、社会正义的结果,反映其为它物而存在的意义;特殊目的是调解制度自身目的和价值的实现,反映其自我存在的意义。法院调解的一般目的和特殊目的共同统一于调解制度的各个构造要素和运作过程之中。

  • 标签: 法院调解 解决纠纷 程序自由权
  • 简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盐亭县的陈老板想通过诉讼讨回欠债,可谁知非但没能如愿,案件反而在移送的道路上一送就送了11年之久。迄今为止两个法院都找不到该案的卷宗材料,被扣押的汽车也不知去向。陈老板要向法院提出国家赔偿。

  • 标签: 法院 诉讼 国家赔偿 失踪 扣押 案件
  • 简介:法院所扮演的角色的充分认同是实现宪政秩序和法治的基本条件,而对于司法权的的认识将影响到对法院的预期和定位。只有在对法院的角色进行全面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在这个意义上,司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 标签: 法院 角色 宪政 秩序
  • 简介:摘要法院建筑的基本功能,法院建筑设计状况,从外观、内部结构、功能组织等几方面探讨了法院建筑设计中具体需要注意的事项。

  • 标签: 法院建筑 建筑设计 功能 空间 流线
  • 简介:结合刻意曲解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在对曲解性法院调解用语进行基本界定及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价值衡量,从行为规范与程序规范的角度谋求调整曲解性法院调解,实现其应有的促成调解功能,并避免其对法治事业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 标签: 刻意曲解 曲解性法院调解用语 类型化分析
  • 简介:法院作为社区矫正的第一道关口,必须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适时适度地选择适用监禁刑或非监禁刑,使罪犯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治,控制和减少重新犯罪,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 标签: 法院 社区矫正 非监禁刑
  • 简介:【摘要】法院调解的结构要素可分为类型化纠纷、调解人、交涉行为、调解基准几种。通过调审分离,使调解人从审判角色中完全独立,减少因受审判角色感染而导致的不自觉的恣意以及潜在强制性,采用法律规范与情理规范的灵活结合,促进当事人双方之间进行主体性、自治性对话和交涉信息的积累,实现当事人合意的实践理性。

  • 标签: 法院调解 结构要素 调解结构
  • 简介:近期,关于“某医院不配合法院取证被罚款10万”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医院系统和法院系统也纷纷发表看法。针对该事件,笔者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社会各方对该事件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思考,促使其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 标签: 病案室 病历管理 医务处 司法人员 患者隐私 人员沟通
  • 简介:<正>不方便法院原则是具有广泛自由裁量性质的一项原则。即法院在处理民商事案件时,尽管其本身对案件具有管辖权,也是正确的审判地点,但如果法院发现其是审理案件的不适当法院或在外国有审理案件的适当法院,法院有权使用自由裁量权拒绝行使管辖权。其主要被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以色列等国家所采纳。不方便法院原则在19世纪时首先出现在苏格兰。并被贴上了不管辖

  • 标签: 不方便法院原则 英国法院 外国法院 举证责任 提起诉讼 自由裁量权
  • 简介:<正>一、美国县法院的设置美国县级法院的设置在西方国家中别具特色,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一县一院制。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州实行这种制度,其主要特征是,在该县设立一

  • 标签: 县法院 行政法院 法官 西方国家 法院体制 司法职能
  • 简介: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宪政”揭开序幕。依据宪法之规定,将立法院定位为类似西方民主国家的议会,立法院的职权、地位得以扩展、提升。在第一届立法院内,国民党立法委员四分五裂,归属于不同的派系,并展开了激烈的政治角逐,蒋介石的个人权威大打折扣,立法院自主性日益突显。在实际政治运作中,立法院不仅承担立法工作,且依法制衡总统与行政院,多次对行政权进行了有力还击,对国民党政府的行政决策产生了一定影响。

  • 标签: 宪政 第一届立法院 功能与实效
  • 简介:“执行难”一直是人民法院的痼疾,影响着法院正常工作的进行,老百姓对此很有意见,同时,“执行难”的问题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本文认为执行难就难在立法不完善、被执行人经济困难、执行财产难寻、执行结果不到位、地方政府干预和法院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等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作者认为要解决“执行难”问题,应从完善执行力法,加强装置设备、提高人员素质,依靠社会力量、建立信用网络,完善人大介入、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相信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执行难的问题将最终得到解决。

  • 标签: 法院 “执行难”立法 信用网络
  • 简介:据《三湘都市报》10月18日报道,9月19日下午,双峰县法院干警曾河山不慎从办公室4楼跌落楼下死亡。在操办丧事的过程中,法院党组集体研究,决定请“法师”驱鬼祛邪。22日晚上,“法师”在干警的陪护下,先是“放蒙山”、”大开路”(当地的一种迷信活动),然后从4楼的院长办公室开始,敲锣打鼓.飞舞灵符,一个一个办公室驱鬼,连审判厅、车库、档案室也不例外,最后还到一些领导的住房内驱鬼。前后折腾了5、6个小时,整个过程没有一名领导、一名干警出面干预或制止,“聘请”法师驱鬼的600元工资和其他费用由法院报销。

  • 标签: 《三湘都市报》 公款 办公室 法院干警 集体研究 迷信活动
  • 简介:华社光,1962年生,1984年11月进入上海市奉贤县(现为奉贤区)人民法院经济庭工作,1988年11月担任该院民庭助理审判员,1991年1月担任经济庭副庭长,1995年4月担任刑庭副庭长,1998年5月起担任办公室主任,2009年2月至今,担任刑庭庭长。

  • 标签: 人民法院 人生 办公室主任 1998年 2009年 经济庭
  • 简介:从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到古罗马时代的“十二铜表法”、再到近代法国卢梭的《论法的精神》……人们对法的认识、研究逐渐由稚嫩走向成熟。现代文明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法制的健全与普及。有关数据显示,全国现有400多所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而学校的类型则有所不同:一种是专门的政法学校,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另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

  • 标签: 政法院校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论法的精神》 侠客 汉谟拉比法典
  • 简介:在当今社会转型、管理转制、观念转变的进程中,文化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中国崛起的软实力、民族精神升华的凝聚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最高人民法院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刻,以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关键之举,发关键之力,建关键之功。

  • 标签: 法院文化 繁荣 最高人民法院 可持续发展 社会转型 观念转变
  • 简介:摘要:本文站在基层法院的视角上,对审计工作进行了详细化地探析,对审计的要点以及经验进行了相应地总结,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和工作人员提供微薄的帮助。

  • 标签: 基层法院 审计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