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两种甲状腺切除(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切除甲状腺的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将甲状腺切除,实验组患者进行腔镜手术将甲状腺切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中出血量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91%,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8.18%,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切口小,较为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传统手术 腔镜手术 甲状腺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传统甲状腺切除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的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相关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指标,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腔镜甲状腺切除与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2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强劲组和小切口组,每组46例,分别采用腔镜甲状腺切除以及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颈部满意度以及复发率。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颈部皮肤紧张度、颈部感觉减退以及美容满意程度等颈部满意度均明显优于腔镜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的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癌切除与开放式肝癌切除的疗效比较。方法筛选2013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1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1年的随访,统计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88.33%,较比开放组患者85.45%的总有效率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8.33%,较比开放组术后并发症的20%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1年随访生存率为83.33%,较比开放组的72.73%的1年生存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与开放式肝癌切除的近期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开放式肝癌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腹腔镜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开放式治疗组,所以腹腔镜肝癌切除的远期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癌 腹腔镜 开放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脾脏切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第九四〇医院65例行微创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机器人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结果机器人脾切除组与腹腔镜脾切除组的手术时间(167±34) min比(123±24) min,(t=8.554,P=0.00)和住院总费用(73 002±21 009)元比(42 095±9 99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4,P=0.00),腹腔镜组有3例中转开腹。在脾门厚度≥5 cm的分层分析中,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在中出血量(145±67) ml比(263±180) ml,(t=-2.195,P=0.04)、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3±1)分比(4±1)分,(t=-2.175,P=0.04)。结论机器人脾切除安全可行,对于脾脏肿大的患者,机器人较腹腔镜的微创优势更为突出,但其费用高且耗时长。

  • 标签: 脾切除术 机器人 腹腔镜
  • 简介:目的:对传统切除与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切除治疗,另一组患者给予小切口切除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阑尾炎患者手术切口大小、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以及感染发生率、遗留瘢痕率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3.24±0.68)cm、中出血量(19.69±3.08)ml、住院天数(3.38±1.27)d、手术时间(19.36±1.56)min,与对照组对比优势更大,P值小于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5.56%)、遗留瘢痕率(8.33%),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切除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切口更小,中出血量少,能有效减少住院天数,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传统切除术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疗效,对两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实行腹腔镜子宫切除,对照组实行开服子宫切除。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进行开腹子宫切除的对照组与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的研究组,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区别,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腹腔镜子宫切除组的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远远低于行开腹子宫切除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的安全性较高,在手术指标上明显优于传统开腹子宫切除,且治疗成本较低,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子宫切除术 安全性 推广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12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 5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 26例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观察组 26例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瘢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瘢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在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8例胆结石患者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乙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结果乙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显著优于甲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疗效要显著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是临床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喉切除与喉部分切除治疗喉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8例喉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行全喉切除,B组行喉部分切除。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2、4年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远高于A组的16.67%(P<0.05);B组术后2、4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年复发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与全喉切除相比,喉部分切除治疗喉癌患者的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喉癌 全喉切除术 喉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方法挑选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所收治70例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成全胃切除治疗组(TG组)与近端胃切除治疗组(PG组),每组有患者35例。对比两组并发症与5年生存率。结果对比两组并发症率,TG组比PG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生存率,TG组比PG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治疗贲门癌,可以降低并发症率,提高生存机率,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贲门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贲门癌的临床治疗中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贲门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后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近端胃切除,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全胃切除,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炎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术后三年、五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三年、五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贲门癌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全胃切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炎症发生率,同时保证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贲门癌 吻合口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与经腹子宫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切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患者选择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使用阴式子宫切除,对照组60例使用经腹子宫切除,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9.2±3.1)min、中出血量为(98.2±16.8)ml、住院时间为(7.2±0.0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8.6±8.9)min、中出血量为(154.8±34.2)ml、住院时间为(13.8±1.2)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切除患者,使用阴式子宫切除效果显著优于经腹子宫切除;阴式子宫切除能够使患者手术时间得到有效缩短,降低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经腹子宫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6例胃上部癌患者分为两组,以行全胃切除的30例为对照组,以行近端胃切除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疗效。结果术后7d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疗效相当且各有优劣,在临床治疗时,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胃上部癌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营养状况 并发症 远期生存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与择期行子宫肌瘤切除的比较。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妊娠伴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接受同期子宫肌瘤切除及择期切除两组,比较其围期相关指标、产褥病率、切口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产褥病率及新生儿结局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不会增加患者的风险,且有助于患者避免二次创伤。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 产褥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甲状腺切除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证实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病患者72例,选择传统开放手术治疗31例纳入,选择小切口手术治疗41例纳入小切口组。结果传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高于小切口组、住院费用低于小切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发生并发症2例、患者满意率93.54%(29/31),小切口组2例、97.56%(4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相较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可减少出血,但可能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且不会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未能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