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着手制定并推行早期学习标准。到目前为止,美国50个州和1个特别行政区相继出台了针对3~5岁儿童的早期学习标准。本文在收集和整理美国各州早期艺术领域学习标准文本的基础上,从艺术活动的参与、艺术的表现表达、艺术的欣赏与理解三个部分展开内容介绍与分析,归纳了美国儿童早期艺术学习标准的特点,即关注艺术教育内容与儿童艺术能力两大维度上的构建,突出艺术教育中的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并由此总结对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实践的启示。

  • 标签: 美国 早期学习标准 艺术领域
  • 简介:"影戏"是早期中国电影的核心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简单地用"电影即戏剧"来阐释"影戏"观念。本文在细致梳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从最初认为"影戏是由扮演的戏剧而摄成的影片",到后来强调"电影剧是电影术与戏剧的结合",强调"影剧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电影家的认识在逐渐深入。

  • 标签: 电影观念 影戏 戏剧 电影术 电影艺术
  • 简介:戈特弗里德·本恩是20世纪德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提到本恩的名字,仍会令人感到陌生。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在希特勒执政时期与纳粹党徒的暧昧关系。基于此,他背负了种种骂名。

  • 标签: 早期诗歌 赏析 贝尔 青年 武器 艺术
  • 简介:摘要: 摄影艺术作为现当代人类记录美好生活的重要表达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生活当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在摄影艺术表现过程当中,摄影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不同的而变化,例如:情感、思想、美学意趣等等。随着摄影艺术工具的不断改进与创新,社会历史文明的不断转换,人类针对摄影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要求、追求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不断发展、延伸了摄影艺术的美学意蕴,构建出与早期不同的摄影艺术美学。由此,本文以“早期摄影术与当代摄影艺术的比较”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让人们充分理解摄影艺术的发展与转变,为促进摄影艺术的运用和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 标签: 早期摄影术 当代摄影艺术 比较
  • 简介:长期以来,对王维诗歌艺术的探讨,人们大多只注意到他的田园山水诗(自然,这也无可厚非,因为田园山水诗代表着王维诗歌艺术的主要成就),而对他早期的诗歌,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 标签: 早期诗歌 浅谈王维 特色动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7-21
  • 简介:真如与无明    真如与无明在众生心那里是两种不同的力量,众生心与无明    《起信论》认为,[9]真如熏习无明的结果

  • 标签: 佛教无明 无明观念 观念探析
  • 简介:当前学术界正在深入研究中国梦的相关课题,中国人民更是意气风发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那么,拥有数以亿计广大信众的宗教界与中国梦是什么关系,中国宗教的理想价值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否有契合之处,中国宗教界能否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作出什么贡献,又怎样作出贡献,探讨这些中国宗教与中国梦的关系问题,是我们研究中国梦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以佛教为例,就这些问题作一尝试性的初步探讨。

  • 标签: 中国梦 佛教 中国宗教 中国人民 理想价值 关系问题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争霸斗争的加剧、社会的动荡、各社会阶级相互关系的调整,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相应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印度文化史的全局而言,当时之所以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 标签: 婆罗门教 佛教 印度 土著文化 阿育王 释迦牟尼
  • 简介:讨论佛教经济学首先遇到的疑问是:这样一门学问是否真的存在?或者是:它有没有存在的可能?一位佛家的和尚寂寞地行走在乞求施舍的旅途上,这种景象对于大多效人来说都不会联想到经济活动上去。而摩天大楼、购物中心和股票交易所之类才适合于引发此类联想。现在,我们已经熟知的“经济学”是西方式的,我们在谈论和思考经济学方面的同题时所使用的语汇、

  • 标签: 佛教经济学 经济活动 解决方式 伦理行为 价值观念
  • 简介:3月9日至24日,雷州市宗教局、市佛协会遵照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宗教活动场所检查办法》和《宗教活动场所年度检查工作意见》及湛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开展2000年度宗教活动场所年度检查工作的意见》,在雷州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湛江市宗教局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年检工作,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 标签: 年检工作 宗教活动场所 民族宗教事务局 佛教 年度检查工作 2000年度
  • 简介:佛教被纳入监狱系统,用以对监犯进行教诲,即"佛教入监"在民国时期经历了一个从局部到全局的推演进程。信奉佛教的司法官(陶思曾、居正等),在此推演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佛教入监"并非毫无阻力,其常受到来自世俗人士的质疑以及基督文明的挑战,对佛教在监狱教诲中的地位形成了冲击。虽遭受多方夹击,但"佛教入监"之势并未消退,与其从局部到全局的推演进程背后的推手一样,除司法官个人因素之外,更深层次则是民族主义在司法领域的逐渐渗透所致,反映了民族主义之下国人对于本体文化的自觉与对"文化侵略"者的抵抗。

  • 标签: 佛教 监狱教诲 居正 基督教 民族主义
  • 简介:下面这些稿件为民族音乐的整理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材料,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刊出。为使这些资料不至于湮灭,从本期起陆续节选刊发这类稿件,文末附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以便读者联系。

  • 标签: 佛教音乐 天津 民族音乐 整理研究 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 简介: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别号“邗沟居士”。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秦观十五岁丧父,自幼勤奋好学,深研经史兵书。神宗元丰八年(1085)中进士,出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

  • 标签: 秦观 因缘 佛教 代表人物 婉约词派 文学家
  • 简介: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以来,对人影响最大最深最久的思想,恐怕要数“空”和“因果”这两个观念吧!但世人不摸它的底蕴,以为佛教谈空,就是空无所有,一切皆空,什么都予否定。所以,人们常说“佛是空王”、“僧是空人”、“寺是空寺”,佛教是一种消极厌世的宗教。其实,也不竟然,佛教讲空,也有它的旨趣。这是因为,世人着有,二乘着法,着有着法就会产生贪心,甚者“私我”膨胀,贪财爱色,恨不得“一口吸尽西江水”。

  • 标签: 般若 大乘佛教 第一义 五台山研究 有为法和无为法 无自性
  • 简介:印度最早的佛教纪念性建筑始于阿育王时期。所有圣地中与佛一生重大事件有关的有四个,也就是佛出生、佛成道、佛转法轮以及涅檠的地方。阿育王统治时期(公元前273-前232年)曾在这四个地方起造纪念性建筑。本文在此介绍的不止这四处圣迹。

  • 标签: 印度佛教 圣地 纪念性建筑 重大事件 阿育王 公元前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26
  • 简介:佛教的这种慈悲精神,佛教是最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在中国佛教

  • 标签: 佛教和平 和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