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肾小球足细胞胞质内大量髓样小体是法(Fabry disease)的标志性病理表现。上述病变由非基因突变引发时往往被称为法样变(Fabry disease-like changes)。既往有关于羟氯喹、氯喹及胺碘酮等药物引发法样变的报道。本文将报告1例IgA肾病伴有法样变的患者,经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及中药汤剂治疗后,尿蛋白明显减少,肾功能稳定。

  • 标签: 法布里病 肾小球肾炎,IgA 足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青海省鲁菌(简称)的实际工作要求,设计一个针对就诊人群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病患者诊疗信息化。方法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根据实际工作的功能需求和性能参数,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总框架,逐步完成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并通过系统测试等逐渐完善。结果系统应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快速获得患者的详细资料、诊疗结果和采取的治疗方案,同时可以进行随访、跟踪调查及的防治宣传。结论建立的就诊人群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患者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掌握病患者病情发展和诊疗结果;通过追踪调查,提高疑似病例的主动筛查和早期预警,并提供健康宣传,实现患者的早诊早治。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就诊人群 信息平台 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慢性病患者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86例急、慢性病患者于本院收治,运用回顾性分析法,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急性为66例,慢性为20例,分别对比急性、慢性病患者的规范用药与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含有不足疗程用药、未接受治疗、吃药期间不规律、单一使用中医治疗等)的治疗效果。结果:急性病患者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与规范治疗效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X2=11.12,P=,0.000.05)。结论:针对急性病患者规范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其规范治疗依从性尤为重要。

  • 标签: 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 急性布病 慢性布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牛羊养殖中氏杆菌的发病率逐年上涨,部分养殖户对于牛羊氏杆菌的认识并不准确明晰,并未设立完善健全的牛羊氏杆菌防控体系,导致牛羊氏杆菌的防控效果并不显著,部分牛羊养殖区域已产生严重威胁,对于养殖影响不利,为避免牛羊氏杆菌的进一步爆发和传播,需提升牛羊氏杆菌的防控管理及诊断判定,进一步完善防控措施,提升牛羊氏杆菌防治。本文分析了牛羊氏杆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措施。

  • 标签: 布氏杆菌病 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鲁氏杆菌也被成为,在畜牧养殖中是较为常见的流行性疫病,也可能会对养殖人员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现阶段,羊养殖行业发展速度变快,但是受到养殖者自身水平以及养殖思维的限制,羊养殖行业尚未推广应用科学规范的养殖方式,导致羊鲁氏杆菌肆虐,严重影响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探究羊鲁氏杆菌带来的危害,并提出对应防控措施。

  • 标签: 羊布鲁氏杆菌病 危害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这两种方法对鲁菌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选择200例牲畜血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牲畜同时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并从两种试验的准确率入手进行分析。

  • 标签: 布病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氏杆菌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很容易造成人畜相互感染的局面。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经确定氏杆菌定义为B类动物疫病,中国目前也将该病定义为二类动物疫病。奶牛感染布氏杆菌病后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一般包括受胎率急剧下降、流产等,一旦发现奶牛感染布氏杆菌,可通过流产、亲密接触、乳液等等进行传播,那么奶牛饲养者的身体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近年来,氏杆菌的流行在世界农牧地区呈流行爆发趋势,给我国畜牧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进程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本文着重针对这一课题展开了深入积极认真的调查探讨,以期为奶牛氏杆菌的防控工作提供有效建议。

  • 标签: 奶牛布氏杆菌病 防控工作 研究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畜牧养殖的持续发展,我国对防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并要求各地区严格依照文件要求,通过检疫、消毒、检测等手段的综合应用做到对的全面防控。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防控工作开展期间隐藏许多问题,致使防控无法满足牛羊养殖实际需求。正因此,探讨如何借助科学对策来提升防控水平,对促进牛羊养殖事业的规模化开展有着重要影响。

  • 标签: 牛羊布病 防控工作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羊鲁氏杆菌具有传染性强的特征,在养殖羊的过程中,该病一旦大面积传播,对羊群产生的危害特别大,直接损失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本文分析了羊鲁氏杆菌发生的原因以及鲁氏杆菌发生后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羊的养殖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羊养殖业的较快发展,保障养殖者的经济利益。

  • 标签: 布鲁氏杆菌病 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藏医药治疗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100例确诊为木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常规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另外50例患者采用藏医药治疗。通过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溃疡面积的变化以及胃镜检查结果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藏医药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治疗后,藏医药组患者的溃疡面积明显减小,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病灶愈合情况较好。而传统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较慢,溃疡面积减小程度较小,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病灶愈合情况较差。结论:藏医药治疗对木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相比传统治疗方法,藏医药治疗能够更快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溃疡面积的减小和愈合。因此,藏医药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藏医药 木布病消化性溃疡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海省人间鲁菌)流行规律与趋势,为制定完善的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收集2005 - 2018年青海省的报告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对人间的三间分布情况(时间、地区、人群分布)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05 - 2018年,青海省累计报告病例418例,发病率为0.05/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63,P < 0.05)。2005 - 2010年发病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范围为0 ~ 0.05/10万;2011 - 2018年发率有所上升,范围为0.27/10万~ 2.06/10万。全年各月均有报告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 - 6月份,占42.82%(179/418)。418例病例分布在全省20个县(市、区),其中发病率前5位依次为门源县(15.31%,64/418)、河南县(13.40%,56/418)、天峻县(13.16%,55/418)、西宁市(12.44%,52/418)、海晏县(7.66%,32/418)。人群分布中,病例以40 ~ 49岁年龄组最多,占32.78%(137/418);男女性别比为1.58∶1.00(256∶162);职业分布以牧民为主,占57.18%(239/418)。结论青海省病疫情呈回升态势,应加强对重点地区、人群的监测及疫情通报,落实全民健康教育。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数据分析
  • 简介:牡荆,客家人称为惊,是多年生鞭草科落叶性灌木型植物,平原、丘陵、山地均有生长。因它的新梢幼嫩枝叶和果实具有防治疾病的功效,根系和树干又是根雕艺术和花卉盆景的材料,人们常把它栽种在房前屋后,用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点缀庭院,并作为供人们观赏和提供保健

  • 标签: 布惊 布惊茶 客家人 保健饮料 茶文化 药理作用
  • 简介:《美术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结合。布艺这种传统艺术是一种能够变废为美的神奇工艺.根据家庭特色和地区特点.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小学生布艺课程.阐述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的收获和感悟。

  • 标签: 布艺 整合探索与创新 节日文化与教育 成果展示与拓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喷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及新疆北屯医院于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共 80例病患者进行分析,我院患者 40例为观察组,给予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喷丁治疗。北屯医院患者 40例为对照组,给予当地常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喷丁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利福喷丁 多西环素 布病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