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预测和评价贵州普安泥堡金矿的成矿潜力,采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对10460勘探线所控制的Ⅲ-1号矿体进行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研究。采集了该勘探线上6个钻孔矿体附近的构造蚀变岩石样品进行ICP-AES分析。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选取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指示元素为Au、As、Ag、Cu、Hg、Mo、Co、Cd、Sb。综合原生晕分带图及指示元素分带序列分析,判断Ⅲ-1矿体原生晕出现了明显的分带异常,其由浅部到深部总体表现为:前缘晕元素+尾晕元素—近矿晕—前缘晕元素+近矿晕元素+尾晕元素的元素异常分布序列,指示在深部存在一个或多个隐伏矿体,是造成元素异常叠加共存与轴向分带序列异常的原因。

  • 标签: 原生晕 地球化学分析 隐伏矿体 泥堡金矿床 贵州
  • 简介:通过对铜官山、金口岭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二者具有大致相似的地球化学背景,对金口岭铜金矿存在共同控矿作用;金口岭矿区几条代表性勘探线剖面钻孔资料反映,在I、Ⅱ号铜、金矿体倾向沿深部位及罗家村矿段C_(2+3)层位控制的铜铁矿体深部有进一步的找矿空间,值得关注。

  • 标签: 矽卡岩型 控矿岩浆岩 层控 找矿空间 金口岭
  • 简介:新疆西天山为中亚天山在中国境内的西延部分,分布有大量的古生代黑色系.本文就其含矿性、控矿条件、成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并和境外中亚地区的西天山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提出了新疆黑色金矿的成矿远景区.

  • 标签: 新疆西天山 黑色岩系 含矿性 远景区
  • 简介:从十红滩矿床西山窑组第三性段的铀矿化特征人手,通过与第三性段的铀富集有关的构造、古气候、岩相古地理、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及有效还原剂等因素的探讨,认为十红滩第三性段的铀矿体的形成主要为含铀(砂体)建造的存在、含铀含氧水的长期补给以及有效还原剂的存在。

  • 标签: 铀矿化 富集因素 十红滩铀矿床
  • 简介:摘要淮北地区位于安徽省北部,是安徽省以矽卡型铁铜矿为主的重要金属成矿区之一,大地构造单元归属华北陆块。区内褶皱、断裂及岩浆发育。本文在介绍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较系统的总结、分析了淮北地区前常式矽卡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提出了淮北地区矽卡矿床找矿标志。

  • 标签: 铁铜矿 控矿因素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 简介:为研究木祖克铅锌矿床成因,探讨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成矿各阶段脉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液矿物中的包裹体类型丰富,主要为气液水两相包裹体和含NaCl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后者主要发育于Ⅰ阶段石榴子石和Ⅱ阶段绿帘石中.由Ⅰ→Ⅱ→Ⅲ→Ⅳ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330~568℃→299~416℃→181~320℃→137~196℃)和盐度(38.8%~49.8%NaCleq→34.8%~38.4%NaCleq→1.4%~11.46%NaCleq→1.1%~5.6%NaCleq)有明显降低趋势.Ⅰ阶段石榴子石和Ⅱ阶段绿帘石中发育气液水包裹体和含NaCl子晶的多相包裹体,Ⅲ阶段石英中的气液水包裹体与同期次的纯液相水包裹体、纯气相水包裹体共生,且均一温度相近;各阶段成矿流体均发生过不混溶作用,其中Ⅲ阶段成矿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导致方铅矿、闪锌矿等的析出并富集成矿.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不混溶作用 铅锌矿床 西天山
  • 简介:摘要:体结构面特征是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的基础,结构面在空间的分布形态和组合形式,是决定体工程地质特征和力学性质的关键因素。根据小黑者磷矿区体结构面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Ⅳ级结构面的发育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大,走向沿270°~290°、310°~320°和20°~40°的三组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密集程度较高,岩层在开挖扰动过程中易形成贯通,造成边坡体破坏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结构面 节理裂隙 边坡稳定性
  • 简介:摘要:西藏蒙亚啊铅锌矿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近东西向展布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来姑组钙质砂岩夹碳酸盐中,矽卡是主要的含矿围岩。为查明矽卡类型及其矿物组成,剖析矽卡矿物分带及其对找矿勘查的指示意义,开展系统的镜下鉴定,利用电子探针主要矽卡矿物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石榴子石为非连续的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的类质同象系列,锰质含量随钙铝榴石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单斜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锰钙辉石的类质同象系列,锰钙辉石含量亦随钙铁辉石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似辉石为钙蔷薇辉石和蔷薇辉石;阳起石个别为铁阳起石;绿帘石贫铁、镁而富铝、钙。矽卡矿物组合特征表明,蒙亚啊铅锌银矿床矽卡兼具钙矽卡和锰质矽卡特征。石榴子石和辉石成分变化较大表明矽卡是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系统中形成。锰钙铁辉石中锰铁比值均大于0.1,镁铁比值均小于1,具有铅锌银矿的成矿专属性。

  • 标签: 铅锌矿 钙矽卡岩 锰质矽卡岩 蒙亚啊 冈底斯 西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世界上已发现了许多单铀和单钨的脉状矿床和层控矿床,也见它们在某些地区一起出现,但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都是不一致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还未报导过铀钨共生的工业矿床。近年来,我国发现了这样的矿床和矿田,作者在某地质队415工区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对其中铀和钨的成矿作用进行了综合研究,确定了铀与钨的成矿历史及铀钨之间的共生-伴生关系。认为这是

  • 标签: 矿床新类型 成矿系列
  • 简介:根据三个泉地区金矿脉的空间关系和成矿流体盐度、成分及同位素的研究,认为金矿脉具有成因关系。它们可能属同源、同通道上升的产物,因此,脉应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 标签: 三个泉 金矿 岩脉 成矿流体 成因关系
  • 简介:摘要金矿矿山在采矿时最重要的工作是保证采矿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开采时有许多安全的隐患,对于采矿安全管理工作应该重视起来。通过不断的反复研究,寻求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寻找到解决办法的合理有效的措施。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做保障,保证开采工作正常的进行。本文首先论述金矿矿山采矿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防护措施。

  • 标签: 金矿矿山 采矿安全管理问题 防护措施
  • 简介:老营坪金矿位于老营坪断层次级层间破碎带内,赋矿地层为泥盆系危关群中部组;矿体呈似层状:矿石分为氧化和原生矿石;围岩蚀变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硅化、绢云母化等。成矿热液类型为地下热卤水型;老营坪断层次级层间破碎带为主要控矿构造。矿床系浅成低温热液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模式:地表水、地下水受热源影响形成热液循环,运移过程中萃取矿质形成成矿热液,在有利构造部位沉淀成矿。

  • 标签: 岩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平武县老营坪
  • 简介:摘要:矽卡在红山矿区中是一种主要的矿作物,并且需要经过几个时期才能正式成为矽卡,在最初需要经历一个矽卡期,在这个时期矿区会产生大量的矽卡。在形成矽卡后,这种矿物会经过一个矿化作用使得矽卡变成蚀变。同时矽卡在最初的形成期间会含有大量的F。本文就矽卡的基本特征与成矿作用进行一个简要概述。

  • 标签: 矽卡岩 矽卡岩的成矿与退化 红山矿区的矿物
  • 简介:摘要:对帮布勒矿床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钻孔岩心编录,选取了35号勘探线,在分析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矿化(体)特征和矿化蚀变分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矿体垂向上从上到下具有(阳起石)透辉石矽卡→石榴子石矽卡→透辉石矽卡的蚀变分带特征,成矿元素在矽卡矿体中由体接触带至围岩也呈现出Fe-Cu→Zn(Pb)(高温→高-中温)矿化组合的变化规律。

  • 标签: 蚀变分带 帮布勒铅锌矿床 西藏
  • 简介:摘要吴家湾金矿位于陕西石泉-旬阳金矿带中部,区内发育大量花岗闪长脉,以往对脉与金矿的成因关系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LA-MC-ICP-MSU-Pb定年方法,对吴家湾金矿区的花岗闪长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了吴家湾金矿区花岗闪长脉U-Pb同位素年龄值为232.3±9.7Ma,其与金成矿时代基本一致,表明其为区内矿源层金的活化迁移提供了必要的热源。

  • 标签:
  • 简介:摘要吴家湾金矿位于陕西石泉-旬阳金矿带中部,区内发育大量花岗闪长脉,以往对脉与金矿的成因关系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LA-MC-ICP-MSU-Pb定年方法,对吴家湾金矿区的花岗闪长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了吴家湾金矿区花岗闪长脉U-Pb同位素年龄值为232.3±9.7Ma,其与金成矿时代基本一致,表明其为区内矿源层金的活化迁移提供了必要的热源。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闪长玢脉含金性的对比分析,认为代隆金矿区的金矿化与岩浆活动的期次有密切的关系;并提出首先要研究该区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从而为地质找矿提供明确的方向。

  • 标签: 地质条件 闪长玢岩脉 含金性 壤塘代隆
  • 简介:金矿业12月5日发布公告,公司与河北省崇礼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初步确定对崇礼县干沟深矿权、下两间房金矿金矿资源区域进行合作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整合该县黄金矿产资源。未来二年,招金矿业将在资源整合中陆续投入勘探及建设资金。而崇礼县政府将给予招金政策及合作上的各项优惠,

  • 标签: 矿业开发 河北省 金矿 礼县 合作协议 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