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次子宫切除子宫切除在子宫肌瘤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我院 2017年 1 月 -2019年 1 月期间内诊治的 7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匀划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 35例。即参照组为子宫切除术,试验组为次子宫切除术,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卵巢功能。结论:试验组治疗效果和卵巢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讨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次子宫切除子宫切除术均可起到救治效果,但前者治疗效果和卵巢功能恢复较佳,可推广。

  • 标签: 次全子宫切除 全子宫切除 子宫肌瘤 治疗效果 卵巢功能
  • 作者: 王家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黑龙江省绥滨农场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6203)  【摘    要】    目的:对全甲状腺切除术与次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并发症及复发率对比观察。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全切组30例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次全组30例接受次全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3年复发率。结果:全切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3.33%明显高于次全组33.33%,P<0.05;全切组患者术后3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次全组,P<0.05。结论:对于适宜适应症的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全甲状腺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癌症的复发率,对于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具有积极作用,全甲状腺切除术虽然术后并发症较多,但是术中给予必要的并发症防治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予以关注。  【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创切除与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切除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中疗效。方法:36例胃癌患者为样本,就诊时间2005年7月-2014年7月,随机分组,A组腹腔镜辅助切除术,B组开腹切除术。结果:A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吻合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术后感染、吻合口瘘及肠梗阻风险低于B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可缩短术后吻合时间,出血少促进术后排气,安全高效。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治疗 胃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TH)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子宫良性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LTH治疗;观察组给予LA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排气用时、下床用时和住院用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采用LAVH治疗的损伤轻,可明显降低疼痛度,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疼痛 腹腔镜 并发症 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查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生存期及并发症的差别。方法将213例贲门癌分2组,其中切除术组(totalgastrectomyTG组)121例,近端胃切除术组(proximalgastrectomyPG组)92例。结果TG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3.5%和24.3%。PG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5.2%和21.2%。2组患者3年,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远期疗效。

  • 标签: 贲门癌,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胃上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生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6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年后,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除和近端胃切除两种术式的远期生存状况、安全性无差异,但采用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在临床上,采用切除术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胃上部癌 全胃切除
  • 简介:摘要贴横结肠切断大网膜,依次于根部离断网膜左血管、网膜右静脉及网膜右动脉,完成No.4sb和6组淋巴结的清扫。于脾动脉根部进入胰腺上缘,依次清扫No.11p、9、7、8a、12a及5组淋巴结。离断十二指肠,清扫No.12a、11d及10组淋巴结。用无菌麻绳对食管下段进行结扎,在食管"自牵引"的状态下完成下纵隔的游离并于结扎线近端食管右后壁打孔,取Treitz韧带远端约25 cm处小肠,游离系膜后对系膜缘肠壁打孔。行食管右后壁与空肠对系膜缘的侧侧吻合。通过助手主操作孔在切除共同开口的同时切断食管和空肠完成后离断食管空肠吻合。然后留置45 cm无功能袢做空肠-空肠侧-侧吻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甲状腺次切除手术与传统的甲状腺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分别给予改良式甲状腺次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术治疗,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75例甲状腺更能亢进症患者经改良式甲状腺次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手术后高体温(超过38℃)率、甲减发生率、手足麻木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甲状腺次切除术能保证甲状旁腺血供良好,进而有效避免甲状旁腺因缺血导致的手足抽搐,此外此手术方式能对甲状腺残留量准确估计,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术后复发率,因此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全切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胸膜外切除术治疗单侧结核性肺毁损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单侧结核性肺毁损患者施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发现脏、壁层胸膜呈胼胝样粘连,胸膜内分离病肺困难而施行胸膜外切除术。结果30例手术全部成功,术中出血1300-5300ml,平均(2854±526)ml,术后近期并发症11例(36.7%):急性肺水肿3例,呼吸衰竭4例,脓胸2例,纵隔摆动2例;治愈28例(93.3%),死亡2例(6.7%)。结论对单侧结核性肺毁损患者施行切除术时,如果术中发现脏、壁层胸膜呈胼胝样粘连,胸膜内分离病肺困难时,应当机立断施行胸膜外切除术,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 标签: 结核 全肺毁损 胸膜全肺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与次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子宫切除术治疗,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专家统计的相关数据表明脊椎结核病的发病人群中30岁以内的人占据总发病人数的63.5%,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据,同时脊椎结核病也引起了各大医院及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在医学上,脊椎结核病是通过什么手段诊断以及采用什么方式治疗至康复的?这是现阶段很多脊椎结核病症患者关注的问题。文章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脊椎结核病症诊断和治疗的现场实情来分析脊椎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这一课题,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脊椎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标签: 脊椎结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椎结核的CT和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8例脊椎结核患者的MRI和CT表现。结果脊柱结核CT表现为斑点状、斑片状、虫蚀状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管狭窄变形、死骨形成、椎旁冷脓肿、体压缩改变等;MRI表现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终板的破坏、椎旁脓肿形成、硬膜囊和脊髓受累、椎间盘信号的改变以及韧带下播散等。结论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骨髓水肿、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特别是在早期诊断等方面具有优势,结合两者对脊椎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脊椎结核 CT MR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相对比,前者治疗优势明显,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