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心源性栓塞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50例,等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治疗参照组和心源性栓塞型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组间对比结果显示心房颤动史、基线NIHSS评分参照组患者低于观察组,而基底动脉中下段闭塞、手术时间、术中行补救性支架成形术参照组患者高于观察组,且P0.05,统计学不成立。结论: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心源性栓塞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在血管内进行治疗后,虽略有不同,但治疗效果不存在差异,并且脑卒中与预后没有关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心源性栓塞型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与心源性栓塞(CE)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BAO)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自2018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和盱眙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血管内治疗的104例ABAO患者为研究对象,其TOAST病因学分型为LAA型或CE型,比较LAA型与CE型患者间一般资料、手术信息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04例患者中LAA型组51例(49.0%),CE型组53例(51.0%);96例(92.3%)的闭塞血管成功再通,35例(33.7%)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与CE型组患者相比,LAA型组患者的心房颤动史比例更低、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基底动脉中下段闭塞比例更高、手术时间更长、术中行补救性支架成形术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间血管成功再通比例、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术后90 d预后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OR=0.935,95%CI:0.891~0.981,P=0.006)、基于CTA原始图像的基底动脉闭塞半定量评分(OR=1.520,95%CI:1.180~1.959,P=0.001)是ABAO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而TOAST病因学分型(LAA/CE型)不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75,95%CI:0.461~2.933,P=0.736)。结论LAA型与CE型ABAO在发病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血管闭塞部位、血管内治疗方式及手术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且脑卒中病因与预后无显著关联。

  • 标签: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 心源性栓塞型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痛消Ⅱ号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连续服用脊痛消Ⅱ号、银杏叶片2个月后,用经颅多普勒观察-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痛消Ⅱ号对-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颈椎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敏使朗联合长春西丁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敏使朗联合长春西丁注射液组)55例和对照组(维脑路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组)51例,观察头晕、眩晕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经颅多谱勒超声(TCD)观察两侧(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TCD血流速度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敏使朗联合长春西丁注射液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敏使朗 长春西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似清脑抑眩汤治疗-基底动脉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西医常规对症,支持基础上分别加用奥立保克(对照组19例)及清脑抑眩汤(治疗组20例)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多普勒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清脑抑眩汤对-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黏度可能是其治疗学机制之一。

  • 标签: 清脑抑眩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医护理的应用对-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改善效果。方法:按照选用护理方式的不同,在我科2018年09月至2020年09月收治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当中选取132例。采用常规护理的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护理的6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48%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中医护理,对-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具有缩短恶心、头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效果,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升高,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临床症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方对-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BI患者按经颅多普勒(TCD)提示的血流速度不同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祛风化痰通络方,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2周后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TCD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祛风化痰通络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方能使-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回升,亦能使血流速度增快的Vs、Vd、Vm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改善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Vs/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祛风化痰通络方对VBI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具有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 标签: 祛风化痰通络方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基底动脉系统梗塞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54例急性基底动脉系统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用加用0.15PNA尤瑞克林。对照组27例使用基础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4天进行NIHSS评分、Hs-CRP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0天吞咽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天的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0天Barthel指数评分、吞咽功能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治疗后14天的Hs-CR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基底动脉系统梗塞,30天内效果均较为明显,且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 标签: 尤瑞克林 急性缺血性卒中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麻素针合丁咯地尔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用天麻素注射液600mg和盐酸丁咯地尔0.2分别加液静滴,1次/d,10d为1疗程;对照组60例,用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内静滴,1次/d,10d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8.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盐酸丁咯地尔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疗程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为77.5%(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 标签: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丹红注射液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核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引发颅底神经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8例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都行 MRI检查, 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38例患者中, 2例颅底神经无异常改变, 其余 36例表现出正常侧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前庭蜗神经、展神经走向自然, 粗细匀称, 呈低信号,(患侧多表现为面神经受累)。基底动脉的高度分级中: 1级 14例、 2级 20例、 3级 4例;位置分级中: 1级 13例, 2级 16例, 3级 9例。结论 MRI诊断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引发颅底神经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有助于观察颅底神经改变情况, 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值得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颅底神经改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彩超联用经颅多普勒对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就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40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其中7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一彩超或者经颅多普勒进行检查,7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彩超联用经颅多普勒进行检查,就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彩超联用经颅多普勒的模式来进行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还具备有特异性高跟灵敏度高的优势,并能够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 标签: 彩超 经颅多普勒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将113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丹参冻干粉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是治疗VBI的有效药物。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马来酸桂哌齐特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在治疗症状性颅内基底动脉狭窄中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例应用DCB治疗的症状性颅内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例,年龄(63.1±9.2)岁(范围:48~77岁)。分析患者介入治疗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6例患者共有19处颅内基底动脉狭窄进行经皮腔内球囊成形术治疗,患者术前狭窄程度为75%(20%)[M(QR)],所有DCB均成功置入并实施扩张,术后残余狭窄率为0(20%);围手术期1例患者出现穿支血管闭塞所致后循环卒中。术后平均影像随访时间5.5个月,均无再狭窄发生,平均临床随访时间6.3个月,均无新发症状。结论对于症状性颅内基底动脉狭窄患者,DCB血管成形术相对安全,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血管成形术,气囊 颅内动脉硬化
  • 简介:T2DM合并-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脑心通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80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对脑血液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无毒副反应。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脑心通椎动脉-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 简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但诊断多依赖主观症状,尚缺乏特异诊断标准。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computerangiography,3D-CT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快速无创性血管显示技术,有许多报道证明其在诊断脑血管病中有很大应用价值,但其在诊断VBI中的应用目前报道尚少。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脑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推拿对颈性眩晕-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内我院神经科接收的90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给予对照组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则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用药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且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推拿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半夏白术天麻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临床观察
  • 简介:为寻求防治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用药,观察中药针剂配伍应用疗效,应用益气活血的生脉注射液合血栓通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40例,并用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比较,观察对症状、体征、血脂、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7.5%(P<0.05)。辨证配伍益气活血的中药针剂对VBI症状及血瘀证指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作用。不失为临床治疗VBI的有效途之一。

  • 标签: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生脉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血脂 D—二聚体 血液流变学
  • 简介:埃及开罗大学的El-Ghandour报道了-基底动脉扩张(VBE)致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术中情况,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TN的疗效。他们共分析10例由VBE导致的TN患者,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54岁,症状平均持续时间4.5年,6例患者TN为唯一症状,4例合并有面肌痉挛,6例合并有高血压。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动脉扩张 椎-基底 治疗 唯一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项八穴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入选标准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针刺项八穴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照组仅针刺项八穴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等指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项八穴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更有效的缓解眩晕症状。

  • 标签: 温针灸 项八穴 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