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4-7岁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问卷调查在筛选疑似病例中的价值。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普陀区幼儿园及小学一年级中抽取4-7岁学生6000例,由学生家长填写问卷,再从中随机抽取无打鼾或轻微打鼾者10例,有频繁打鼾症状的儿童42例,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实际调查人数5040(应答率为84.0%),有效问卷4045份(有效率为80.23%),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0.94为标准,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估算上海市4-7岁儿童OSAHS的患病率为3.91%。AHI与腺样体肥大相关性较强(偏相关系数为0.373);将问卷中打鼾、憋气、反复翻身、夜尿发生率等选项分配一个0-4分的数值,调查问卷得分与AHI呈正相关(r=0.518)。问卷中打鼾、张口呼吸选项的敏感度较高(95%、87%),特异性一般(67%、79%);憋气、憋醒选项敏感度一般(66%、29%),特异度较高(93%、100%);夜尿及反复翻身选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普陀区4-7岁儿童OSAHS的患病率估计为3.91%,腺样体肥大为患病主要原因;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可用于初步筛选儿童OSAHS疑似病例,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阻塞性 流行病学 儿童
  • 简介:由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办的中国医师协会I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分)“急性重症脑梗死机械血管再通”论坛将于2014年11月28—30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本届论坛依托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急性重症脑梗死150余例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邀请多位国内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领域知名专家进行技术细节、常见问题的研讨和手术录像讲解。欢迎国内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医师参加。

  • 标签: 急性重症脑梗死 血管再通 机械取栓 论坛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中国医师协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是否优于长期家庭氧疗。方法将50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家庭氧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家庭NPPV治疗。随访2年,分别测量比较患者在出院时、出院2年后的FEV1、FVC、、PaCO2、PaO2、6分钟步行距离,并观察2年内因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患者出院时FEV1、FVC、PaCO2、PaO2、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出院2年后治疗组FEV1、FVC、PaO2,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PaCO2、再住院的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对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疗效优于长期家庭氧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停呼吸眠暂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特点,探讨T2DM合并OSAHS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风险。方法查阅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随机选取以T2DM为第一诊断入院、糖尿病病史不超过5年、既往无其他特殊病史、住院时间不少于3天且住院期间测血糖不少于10次的12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平均年龄为(55±5)岁,其中男性64例,女性58例,其中单纯T2DM患者42例,有OSAHS合并T2DM患者80例。将单纯T2DM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以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标准将OSAHS合并T2DM患者分为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分析各组糖化血红蛋白和ABI的变化。ABI测量方法是踝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2DM合并OSAHS各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T2DM合并OSAHS患者与对照组HbA1c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SAHS患者与对照组ABI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增大患者ABI明显降低,说明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停呼吸眠暂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周围血管风险明显增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停呼吸眠暂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踝肱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机械性眼外伤并眼内异物的相关资料,并对此类疾病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方法从2012年8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56例机械性眼外伤并眼内异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伤原因、是否伤后24h内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与术后相比,大多数患者获得了有用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机械性眼外伤并眼内异物是严重的致盲原因,致伤原因、是否伤后24h内急诊处理是住院治疗的机械性眼外伤视力预后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机械性眼外伤 眼内异物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排痰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运用人工叩击排痰,观察组运用机械振动达到排痰效果。在3d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在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身体指标恢复时间上,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机械排痰术可以提高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率,比传统人工排痰更高效,同时有利于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效果。

  • 标签: 机械排痰术 肺部感染 人工排痰
  • 简介: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膏对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1)将110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于置管当天给予止痛消炎膏沿静脉穿刺点上方静脉的走行适量外涂,2次/天,连用5天。对照组暂不处理,如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再敷止痛消炎膏外加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2)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再组成地塞米松加止痛消炎膏组和单用止痛消炎膏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5例,发生率9.09%。对照组15例,发生率2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止痛消炎膏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机械性静脉炎10例,其中8例(80%)治愈,2例(20%)显效;单用止痛消炎膏治疗机械性静脉炎10例,其中6例(60%)治愈,4例(40%)显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敷止痛消炎膏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止痛消炎膏联合地塞米松治疗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优于单用止痛消炎膏。

  • 标签: 止痛消炎膏 静脉炎 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联合软腭前移术(PA)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后上气道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分别行单纯H-UPPP(对照组,39例)或H-UPPP联合PA(观察组,47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上气道结构指标CT测量值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80.9%(38/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4%(2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AHI降低值分别为(40.5±14.6)次/h和(16.7±12.0)次/h,硬腭长度减小值分别为(5.5±3.2)mm和(1.6±0.2)mm,硬腭前后径增加值分别为(3.6±2.3)mm和(-1.6±3.4)mm,腭咽前后径增加值分别为(1.6±1.2)mm和(-1.2±1.8)mm,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舌咽区气道最小左右径增加值为(13.2±3.1)mm,显著大于观察组的(4.9±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PPP联合PA较单纯行H-UPPP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对AHI的降低作用更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更有效扩大腭咽区气道的前后径实现的.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上气道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软腭前移术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消毒供应室纸塑包装机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首先分析了消毒供应室纸塑包装机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法,即采用正确的包装方法,科学的装放灭菌物品,注意纸塑包装机械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 标签: 纸塑包装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9例血液科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性别、置管部位、置入静脉等对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结果性别、置管部位、置入静脉等因素都是影响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因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血液科患者应尽量选择肘部以上静脉进行穿刺,以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血液科患者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比例辅助通气(PAV)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30例新生儿MA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AV组(n=15,给予PAV模式支持)和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组(n=15,给予SIMV模式支持)。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产科出生的1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纳入对照组。3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各组新生儿生后1d和3d时血浆TNF-α、IL-8和VEGF的水平(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3组血浆TNF-α水平在生后1d、3d比较[(1395.80±426.46)ng/Lvs.(1428.27±414.24)ng/Lvs.(374.30±229.91)ng/L;(1356.87±315.54)ng/Lvs.(1602.13±371.10)ng/Lvs.(383.30±187.00))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573,48.142,P=0.000);IL-8水平在生后1d、3d比较[(2.231±1.063)μg/Lvs.(2.409±1.058)μg/Lvs.(0.398±0.214)μg/L;(1.813±0.701)μg/Lvs.(2.484±1.049)μg/Lvs.(0.409±0.23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6.198,21.173,P=0.000),VEGF水平于生后1d、3d比较[(167.07±77.23)ng/Lvs.(179.93±78.83)ng/Lvs.(41.90±13.51)ng/L;(141.73±52.69)ng/Lvs.(186.27±68.25)ng/Lvs.(39.10±10.14)ng/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4.092,22.987,P=0.000)。结论在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值的情况下,PAV模式所致肺损伤程度较SIMV模式小。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白细胞介素-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交互式通气支持 胎粪吸入综合征 婴儿 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型机械养路作业中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和职业危害因素及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询问、听取介绍等形式,收集有关资料,考察工人的劳动过程、劳动制度及生活卫生设备等资料,同时测定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于操作部位进行其他有害因素的测定。结果大型机械养路作业同时存在着噪声、振动、粉尘等多种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强度重力加速度0.19~0.80g,噪声强度为84.6~98.5dB,粉尘浓度为4.77~82.29mg/m。调查组的自觉症状、心电图异常、听力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5.6%、60.0%、52.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型机械养路作业中多种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大型机械养路作业 有害因素 联合作用 健康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喜疗妥乳膏联合硫酸镁外敷治疗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8例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9例,对照组给予普通的湿热敷治疗,实验组给予喜疗妥乳膏联合硫酸镁外敷治疗,一个疗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7%,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给予喜疗妥乳膏联合硫酸镁外敷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硫酸镁 喜疗妥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目的:本试验目的是通过了解以口腔种植为例的骨结合种植过程,研究与触觉感知相关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可塑性改变。本文通过横断面试验方法,有9名患者被列入试验组,10名年龄相仿志愿者为对照组。在每一名试验者上颌切牙区,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检测点状机械刺激自然牙或种植牙表面后大脑皮质相关改变。材料和方法:在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检测过程中,在上颌左侧中切牙、尖牙、种植体中切牙表面应用1HZ强度点状触觉刺激干预。分别在9名试验组患者上颌左侧种植体中切牙(I21-p),尖牙(T23-p),10名对照组上颌左侧中切牙,尖牙(T21-c、T23-c)表面应用-特别设计机械刺激进行试验干预,对于每个刺激牙位试验结果应用随机效应组间分析,而自然牙或种植牙刺激后大脑皮质激活变化结果行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结果: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I21-p、T23-P)双侧S2躯体感觉大脑皮层区域被激活,对照组(T21、T23)双侧S1、S2区域均被激活。组内比较,9名试验组中有4名S1区域被激活,激活区域主要集中在工作侧,口腔种植体被刺激后能够激活双侧大脑躯体感觉皮层外围更大范围皮质网络区域:在大脑皮质顶叶、额叶和岛状脑叶,簇集激活区位于顶叶前脑回,试验组患者T23被刺激后大脑皮质激活范围介于天然牙和种植牙之间。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点状机械刺激口腔种植体能够激活大脑初级、二级皮质相关躯体感觉区域,而且显示,口内牙拔除区域被骨内种植体取代后能够产生大脑皮层可塑性变化,上述大脑皮质被激活现象可能和发生骨感知的潜在机制相关。

  • 标签: 牙齿 功能性磁共振 神经可塑性改变 口腔种植体 骨感知 牙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