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南阳淅川下王岗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四件倒钩阔叶矛[1],由于此类矛形制特殊,发现较少,且与中国西北乃至欧亚草原地区出土的同类器形制相似,遂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2]。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曾在1979年入藏了三件这种类型的倒钩阔叶矛,具体形制与淅川下王岗遗址新近出土者类似。本文现将这三件倒钩阔叶矛的材料整理发表,

  • 标签: 倒钩 淅川 南水北调中线 河南省南阳市 材料整理 中国西北
  • 简介:本文对中国境内散见夹叶阔叶矛进行类型划分,并将其与欧亚草原地区同类器进行类比分析,认为这类器物是甘青地区齐家文化人群在与更北的塞伊玛一图尔宾诺现象人群接触交流的结果,但并非异域器物的直接输入,而是制作技术的传入,即为齐家文化人群"仿制"欧亚草原地区同类器的产物。淅川下王岗遗址H181中新近出土者,应系从齐家文化的分布地域甘青地区传入中原地区,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因素在二里头文化中得以传承和保存。

  • 标签: 夹叶阔叶铜矛 甘青地区 仿制 传播路线
  • 简介:把书写行为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在西方知识系谱上是较晚的事情。如果将这一视角运用到文献中国观察上,则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学术想象空间。就书写对象而言,山西《鞮吴氏人文志》集集体表象史书写和多样性个体生命史书写于一身。就编写者而言,同样也投射了宗族集体心智和执笔者的心智,因而该书是作者及其所归属群体的文化自恋和时代挽歌。就叙事技巧而论,既有直义陈述又有转义陈述,因而必须动用直义阅读和转义阅读两种策略。

  • 标签: 直义陈述 转义陈述 写文化行为 集体表象史书写 个体历史与意识
  • 简介:用现场暴露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检验沉降对文物材料的破坏程度。提出了两种试验方法、试验步骤、试验后材料腐蚀速率的计算,建立材料损伤函数的几个步骤。

  • 标签: 酸沉降 材料失重 腐蚀速率 损伤函数
  • 简介:年末岁更,又见艺术品市场多了一枚新颖别致的精品大章.“海派的画海派的章——程十发大章”。程十发(1921—2007),上海市松江人,名潼,字十发。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书籍插图、年画及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

  • 标签: 程十发 海派 国画大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 赏析
  • 简介:本文通过介绍对一批明清时期彩绘贴金佛像的保护修复及制作工艺研究的工作,旨在提倡一种前期调查—制定方案—实施保护,并在保护中对修复对象所蕴含的各种考古、历史信息的发掘和揭示的文物保护修复的工作方法。

  • 标签: 贴金彩绘 铜佛像 保护修复
  • 简介:叶家山墓地出土的两件木胎铜钿壶钿件为我们认识西周时期木组合器物——木胎铜钿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西周木胎铜钿壶虽然出土数量不多,但制作工艺复杂,可分为口足分离式铜钿和口足连体式铜钿两大类,分布区域广,出土于从京畿到诸侯国地区的高等级墓葬中。木胎铜钿壶的工艺不仅影响到两周时期青铜壶的纹样装饰风格,而且也证明钿器工艺技术在西周时期已经成熟,改变了过去“钿器法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观点,同时还为我们研究三代时期非常重要的礼器——早期青铜方鼎的制作工艺和可能的仿制原型带来启示。

  • 标签: 西周 叶家山 木胎铜钿壶 钿器起源
  • 简介:迄今中国境内至少发现有13件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矛,依据骹与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B两型,与典型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同类矛在形制特征上是有着一定的差别的。推测年代上属于齐家文化晚期及龙山文化末期阶段,绝对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800年~1600年之间。塞伊玛—图尔宾诺倒钩矛经天山北麓三大河流通道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新疆,向东传播,经河西走廊中转,以齐家文化为中介,逐渐作为文化因素的代表器物继续向东影响,北达晋陕高原包括鄂尔多斯地区,东南经关中以至中原腹地及丹江流域。中国境内发现的此类矛显然已不具有武器的功用,很可能属于仪礼用品。中原地区史前文化及社会对于传入的欧亚草原青铜文化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创造性的发明了铸造"青铜容器"的技术,并把这类青铜容器加入了"礼制"的内涵,成就了辉煌的夏商周三代青铜礼乐文明。

  • 标签: 塞伊玛—图尔宾诺 青铜矛 文化传播
  • 简介:在许多热心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下,把我40年来探索钱币艺术的成果向社会作汇报,向多年培养、关怀和指导我的长辈、老师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的心愿终于实现了。《陈坚钱币艺术作品展》于春暖花开的3月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开幕。我曾经长期工作过的上海造币厂特为该展览铸行了一枚由我自己设计雕刻的“陈坚钱币艺术作品展纪念大章”。并在展览的开幕式上举行首发式。不少同志问我章上图案的含义,特别是正面的图纹。一下面就谈谈我在设计这枚大章时的构思与想法,与大家探讨。

  • 标签: 艺术作品 朱屺瞻 展览 雕刻 图案 开幕式
  • 简介:<正>巴蜀文化的地方特点相当强烈,特别是古蜀文化,它是独立于中原文化之外的四川盆地的特有文化。在四川地区战国时期出土的器物上,常见一些图形符号,一般称“巴蜀符号”或“巴蜀图语”。其形态特征与常见的纹饰不同,与汉字(甲骨文、金文)也没有什么联系。《蜀王本纪》说蜀之古代,“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今人也说,“早期的蜀文化遗物中并没有发现古蜀文字的遗迹”。

  • 标签: 战国墓 四川盆地 文字 古蜀文化 甲骨文 战国时期
  • 简介:采用木材制作的藏展空间,木材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会对文物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对木材挥发性有机测定的方法。为此,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样品预处理技术,分离富集木材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木材中挥发性有机进行半定量分析,研究了9种木材中挥发性有机的挥发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木材有机的挥发量差别较大。实验结果可为博物馆在装修和储藏中对材料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挥发性有机酸 SPME-GC/MS 木材 半定量
  • 简介:2018年7月12日.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向我馆捐赠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正负电子对撞机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即L3实验)用锗铋晶体(10根)。王春法馆长出席仪式并代表我馆接受捐赠。

  • 标签: 实验物理学家 接受捐赠 丁肇中 晶体 教授 诺贝尔奖获得者
  • 简介:杨茂公灯是1996年4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会宁县城北莲花山下清理发掘的一座砖室墓中出土、1997年10月由会宁县博物馆移交白银市群艺馆收藏的一件文物。本文根据新获灯铭文资料,重新推定杨茂公死于皇统五年(1145)正(戊寅)月初二(戊申)日,修正灯的制作年代为金皇统六年(1146)。同时,就灯铭文所记的杨茂公出生时间进行了分析,认为铭文中"丁巳相乙亥月丁卯日"(即熙宁十年十月丁卯日)是不正确的,可能为宋熙宁七(甲寅)年(1074)十(乙亥)月初三(丁卯)日或熙宁十(丁巳)年十一(壬子)月二十(丁卯)日。由此,可以进一步推知杨茂公墓构筑始于金皇统五年(1145),完工于皇统六年(1146),是陇右地区具有准确构筑年代的一座金代早期墓葬,对研究陇右宋金时期葬制葬俗的演变,尤其是探索北宋与金交替之际包括今会宁县在内的祖厉河流域文化面貌的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杨茂公 铜灯 祖厉河流域 金代墓葬
  • 简介:ParaloidB72(PB72)是现今世界文物保护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聚合物材料,但人们发现它的耐老化性能并不理想,需对其光稳定性能进行研究。为此,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ATR—FTIR)和漫反射光谱技术跟踪监测了PB72光老化过程。同时测量了材料在光老化过程中的质量、涂膜硬度、可逆性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PB72在光老化过程中,色度方面表现出相对较好的稳定性,因为在光老化过程中并没有产生过多的发色基团;但在光老化过程中分子结构发生了~系列变化,尤其是其羰基峰和酯基峰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涂膜变硬、重量损失及可逆性降低现象。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比较说明,PB72的耐光老化性能并不十分理想,其光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Paraloid B72 光稳定性 文物保护
  • 简介:安徽境内发生的太平天国历史事件众多,使得太平天国保留着醇厚的安徽元素,同时也给安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太平天国历史文物。安徽博物院藏三尊太平天国谒天义陈炮较为罕见,皆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一尊炮铸有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二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1月。另外两尊炮铸有相同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三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4月。炮是谒天义陈志书驻守常州期间铸造,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陈为守卫常州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与贡献。陈志书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将,作战勇敢,战功卓著,但史书对陈的记载稀疏分散,远远不及其胞弟护王陈坤书。本文依据淮军领袖李鸿章攻打常州期间的奏疏,参阅太平天国文献,并结合地方志,考释谒天义陈炮背后的历史信息,以揭开历史边缘人物陈志书的人生经历与悲壮命运。

  • 标签: 陈志书 太平天国铜炮 谒天义 志王
  • 简介:广西的铜鼓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算起已经30多年,但是在万家坝等8型铜鼓中,比较明确矿料来源的只有北流型和灵山型,铸造地问题也是一直悬而未决。通过比对广西各类型铜鼓和、锡、铅矿点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对应:、锡、铅矿点的分布是影响铜鼓分布的重要因素,矿点开发的程度和年代早晚也间接影响到铜鼓类型的兴衰发展。这样的分布规律暗示着铜鼓应是在古人有目的地选择靠近矿点的地理位置后,就地或就近取材铸造。铜鼓从云南传入广西后,在广西被“本土化”,骆越、西瓯、僚、乌浒、俚等先民利用广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铜鼓文化。

  • 标签: 古代铜鼓 矿料来源 铸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