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二十世纪初,有一位美国教师路得·那爱德(LutherKnight1879-1913)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经由上海径直人川到达成都,任教于四川高等学堂(今四川大学前身)。那爱德先生在川期间以教学为职,除为人之师、教书育人外,还利用一切时机在四川境内和成都城乡拍下了数以百计的十分珍贵的历史照片。其中,尤以真实记录辛亥革命在川取得胜利、成都民众聚集皇城内外庆祝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的数幅旧照更为引人瞩目。

  • 标签: 路得·那爱德 中国 成都市 文物考古 四川 皇城
  • 简介:最近几年来,在成都市区近郊的西部和南部先后发现了数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遗址,它们是:西郊的金沙村、黄忠村、化成村和南郊的十街坊、岷江小区等遗址。它们是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新进展。这一全新的发现,不仅在地域分布上突破了自1995年以来仅在平原西部和南部郊县发现的8座城址——宝墩、鱼凫村、芒城、古城、双河、紫竹、盐店、高山诸城址,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城址 遗址 考古工作 南部 考古学
  • 简介:成都平原是介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邛崃山与东部龙泉山之间的一片冲积、洪积平原,面积约9500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海拔在400—750米之间,平原周围分布有小片的丘陵,从地形上看它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境内河网密布,岷江、沱江自北向南贯穿成都平原,其宽敞的河谷地带为南来北往的古代民族迁徙、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便利的通道;该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很早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并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

  • 标签: 中国 成都平原 史前文明 文物考古 金沙遗址 三星堆遗址
  • 简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自1984年建馆后,古老的祠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二十年来,祠内古建筑得到妥善保护和修缮,馆藏文物日益丰富,研究工作硕果累累,园林绿化独具特色,参观景点日益增多,三国文化旅游纪念品不断创新,服务质量屡获褒扬和嘉奖.尤其是近几年,武侯祠博物馆更是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做大做强三国文化,文博工作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面积也从50多亩增加到210亩.

  • 标签: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历史文化 文物征集工作 社会效益
  • 简介:<正>著名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曾说:“修辞学研究病例是它的一个重要方面”(《陈望道修辞论集》第280页)。近读著名修辞学史家郑子瑜教授的新著《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使我对望道先生的这一论点有了进一层的认识。郑先生以他的研究实践,证明了修辞病例的纠正是修辞学者责无旁贷的工作,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郑著是对中国文学史上地位至为显赫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古文中存在的修辞不当现象的修订,就使得它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它不仅打破了人们对名人名篇的迷信,而且为读者正确而全面地理解古文的本意提供了方便,为繁荣学术研究、弘扬祖国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标签: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修辞论 修辞学史 王安石 修辞学者
  • 简介:11月24日,四川省地方志协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在成都举行。副会长罗亚夫作协会年度工作总结,就协会圆满完成换届、积极推荐和开展地方志优秀成果评奖、深入宣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加强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努力做好协会日常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等七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宣读了四川省第十二次地方志优秀成果获奖项目名单。会议一致通过了会长秦安禄提名增补的副会长尕让他、副会长兼秘书长汪毅提名增补的副秘书长孙玉峰与发展的新会员谭伯祥、

  • 标签: 地方志协会 四川省 理事会 成都 优秀成果 副秘书长
  • 简介:一年之际在于春,2005年新年伊始,刚成立不久的成都博物院即着手规划本院未来十年的科研发展蓝图,立足成都,面观全川,辐射西南,走向全国,力争将成都博物院打造成国内一流的考古文博科研机构。1月12日上午,全院业务人员集中在科研楼会议室聆听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华教授题为《考古学发展趋势与西南考古》的学术讲座,

  • 标签: 考古学 发展趋势 西南考古 孙华 学术讲座 成都博物院
  • 简介:由原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首届主任陈元方创办的《陕西地方志通讯》(现更名为《陕西史志》)已创刊20周年,至今已出刊125期,合计约700余万言。20年来,承蒙省内外广大作者的赐稿及编辑同志的辛勤工作,刊物编发了1700余篇方志工作者研究方志理论,总结修志经验。普及修志知识,宣传修志成果,交流修志信息,考证史实,提供史志资料的文章,发挥了应有的宣传推动作用。

  • 标签: 修志 史志 方志工作者 方志理论 地方志 编纂
  • 简介:此次赴西北调查,其目的在研究西北农村凋敝之症结所在,以定救济之策。故调查范围以农业与农村建设为主,而于农业中,则注重农作物产销情形及农业副产、农业经营等。

  • 标签: 物产 西北 救济 重农 症结 目的
  • 简介:《水浒传》繁本的百回本与百二十回本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后者插增了梁山泊好汉攻打田虎、王庆的故事,还在于后者'移置'了'阎婆事'.'阎婆事'系指'水浒'故事中宋江娶阎婆惜一事.在《水浒传》百回繁本中,宋江娶阎婆惜一事,一般被安排在刘唐奉晁盖之命下书给宋江之后(晚于百二十回本的芥子园本等除外).而《水浒传》百二十回本中,宋江娶阎婆惜一事则被移置到刘唐下书之前.

  • 标签: 宋江 《水浒传》 阎婆惜 故事 情节 考辨
  • 简介:4月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世界遗产证书颁发仪式”,隆重庆祝云南“三江并流”、山西“云冈石窟”、北京“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

  • 标签: 云冈石窟 明十三陵 明者陵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 简介:浊浪滔天,八年一遇,红旗渠首,初露芳容。如果你无缘目睹长江三峡的雄奇壮观,曲折惊险;如果你无缘感受壶口瀑布的浊浪滔天,惊涛拍岸;如果你无缘领悟三峡电站的科学原理、无穷魅力;如果你无缘亲见红旗渠水的穿山裂石,惊天动地,那么,请你到太行水乡来!

  • 标签: 太行水乡风景区 旅游项目区 自助游 休闲游
  • 简介:一墓志与社会流动的关系1.墓志的历史发展墓志是中国古代社会礼制舆葬俗造成的重要随葬品之一。对於墓志铭的研究,在学术界关于古代社会史面貌及其发展的考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墓志也可以看成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这种历史过程。

  • 标签: 墓志铭 意识形态 节度使 道德 阶级 五代
  • 简介:人口数量的分析与社会组织结构的复原──以龙岗寺、元君庙和姜寨三墓地为分析对象朱乃诚Acertainpopulationcanreflectthescaleofrelatedsocialunittosomeextent.Usingthetheoryo...

  • 标签: 元君庙 墓地 社会组织结构 量的分析 人口数量 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