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省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少数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档案,开发利用好这些档案资料,对于促进我省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少数民族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些观点、看法.

  • 标签: 少数民族 档案 开发利用
  • 简介:有关当年中央特科的文章已经很多,尤其对叛徒顾顺章的文章,大多侧重于钱壮飞的传奇和周恩来的果敢,对顾顺章叛变造成的严重后果与影响却知之不多,尤其对顾顺章烧毁中央特科保管的地下档案库更是鲜有提起。

  • 标签: 中央特科 档案库 毁灭 顾顺章 严重后果 周恩来
  • 简介:清末民初,苏州先后出现30多个按城镇街道区域划分、主要由商人领导和组织的地方自治性组织——市民公社,其中成立最早、档案保存最完整的是观前大街市民公社。苏州市档案馆保存的观前大街市民公社档案包括组织成立、章程细则、机构设置及职员姓名、收支报告和主要活动(市政、卫生、消防、治安、税赋、慈善等)五方面内容,对于研究清末民初商人组织情况和苏州地方史极具价值。包括观前大街市民公社档案在内的苏州市民公社档案于2010年3月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标签: 苏州 观前大街 市民公社
  • 简介: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教授捷尔基茨基·康斯坦丁(汉名郭杰)亲身进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前身为KGB)档案室阅读蒋经国档案原件,首次完整重现蒋经国在苏联求学、婚姻、就业的历史,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蒋经国档案”是在1996年解密的.

  • 标签: 蒋经国 解密档案 俄罗斯 蒋介石 自白书 苏联
  • 简介:本文运用日本外交档案,叙述伍廷芳与日本驻华外交官的秘密接触,及伍氏向日方提供清廷上层情报,揭露翁同龢、李鸿章之间尖锐矛盾同来及发展,从而可全面了解伍廷芳其人.

  • 标签: 伍廷芳 情报 外交 内田康哉 中日关系
  • 简介:2017年4月10日至14日,《国宝档案——岭南寻客》系列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该系列节目共五集,包括《来自中原的异乡人》《围龙屋往事》《书院风云》《丘逢甲的心愿》《海外汇来的巨款》。

  • 标签: 系列节目 岭南 档案 国宝 央视 中文国际频道
  • 简介:做好档案工作是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身需要档案部门的支持和介入。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一部分没有正式的文献记载,有些文化活动还来不及对其进行档案记载就已经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活动项目正在灭绝或消逝,记录与抢救这些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档案部门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来,利用档案化方式进行非遗保护,加强对流失档案的搜集整理和保存,重视对消亡文化的追溯记忆,这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紧迫任务。

  • 标签: 非遗保护 档案支持 文化抢救 遗产普查
  • 简介:新发现的浙江省龙泉市档案馆藏民国地方法院档案,共17333卷,88万余页,时间自咸丰八年(1858)始,至1949年止,是目前所知民国时期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大的地方司法档案。龙泉司法档案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司法史、社会史、法律社会史三个层面。它为研究中国司法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包括制度、程序、法理、实践等各方面的过渡和衔接,以及法律与社会变迁之关系,近代浙南地方经济民生、政治军事、宗族组织、婚姻形态、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 标签: 龙泉 诉讼档案 民国 地方法院 社会变迁
  • 简介:博物馆档案是再现博物馆发展历程的最原始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规范、合理管理档案的重要作用愈发明显,并且开始走上了数字化的道路。本文分析了博物馆档案的重要作用和不足,并就如何规范合理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提出建议。

  • 标签: 博物馆 档案 规范 数字化
  • 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卫拉特历史档案开始整理、翻译、出版。至今中国出版13部,外国出版10部,共23部,37册,均为1694年至1991年间的档案,共11,000多件。档案的发现和公布促进了卫拉特历史文化研究。

  • 标签: 历史档案 卫拉特学 关系 认识 学术意义
  • 简介:对中共党史研究来说,最重要的资料是档案资料,而中国档案资料的开放,远远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要。民主革命时期的档案资料尚未完全开放,更不用说社会主义时期的档案资料了。而国外的一些国家档案资料的开放是令人羡慕的。

  • 标签: 中共党史研究 社会主义时期 民主革命时期 档案资料 国家 开放
  • 简介:2015年7月18日,《民国档案》杂志社在长春召开“《民国档案》创刊30周年作者·编者·读者座谈会”,来自档案界、史学界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社长兼主编曹必宏、副主编胡震亚就《民国档案》30年来的发展及其在抗日战争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民国档案 周年纪念 创刊 抗日战争研究 读者座谈会 专家学者
  • 简介:纸质档案中记录信息的材料称为字迹材料。目前档案字迹材料除了传统的档案字迹材料如墨和墨汁、墨水、复写纸、圆珠笔等外,还有新型的字迹材料,如静电复印件、传真件等。这些字迹材料的耐久性与纸质档案的耐久性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纸质档案的寿命。

  • 标签: 档案字迹材料 纸质档案 耐久性 静电复印件 复写纸 圆珠笔
  • 简介:《历史档案》杂志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馆刊,创刊于1981年,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批准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在当时,它是全国唯一的一份既公布历史档案史料,又刊发学术论文的学术刊物。25年来,《历史档案》出版已逾百期,它作为档案馆展示馆藏档案的窗口,为史学研究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民族等各方面数百个专题史料,计1200余万字,其中有关货币金融的史料有23个专题,时间从康熙八年(1669)至1941年。这些原始档案翔实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货币史中诸多方面的情况,其价值是其它文献所不可比拟的。

  • 标签: 《历史档案》 档案史料 货币金融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建设 学术刊物
  • 简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文物藏品档案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实践中仍旧暴露了许多问题,对文物藏品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文物藏品档案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当前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文物藏品档案工作沿着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文物藏品档案 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作为文化艺术活动真实见证的文化艺术档案,不仅是民族文化的根脉,同时也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艺术档案工作在加快文化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阐述艺术档案涵义及特点出发,在对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艺术档案的地位及其在群众文化中的突出作用。

  • 标签: 艺术档案 群众文化 作用
  • 简介:这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年轻人的死亡档案.说他年轻,是因为他死的时候只有34岁.如果他活到今天,该是一位76岁的老人.1963年5月11日,人们发现他死在单位一间破败不堪的独身宿舍里.

  • 标签: 死亡档案 毕业生死亡 清华毕业生
  • 简介:近年来,以区域史研究为视角,探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在某个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聚合和关联,进而考察“整体中国”在不同地域的存在和演进机制,已经成为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理念.当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梳理“京津冀”区域在历史发展中的内在关联与互动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016年11月4?5日,由北京社会科学院、北京古都学会主办的“区域?城市?社会——第二届城市历史比较论坛”在北京召开.

  • 标签: 社会科学院 区域史研究 历史比较 城市史 论坛 综述
  • 简介:城市中轴线是城市空间组织与设计的一种思想和方法,它对由古到今的城市形态和城市肌理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安阳城区中分布着自殷商建都至今的3条城市中轴线,其空间形态基本清晰。对它们的考察研究,可以追寻到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理念与营造方法、以及城市空间组织特征,对于当今保护和传承城市建设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安阳 城市 中轴线 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