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1993年12月27日上午,广东省地方史志编委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志·农垦志》发行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地方史志编委会顾问林若,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地方史志编委会顾问罗天,原副省长、人大副主任、省地方史志编委会主任杨立,原副省长、省地方史志编委会主任匡吉等领导出席了座谈会;杨立、匡吉并讲了话,对我省近10年来的修志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广东省志·农垦志》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并对今后的修志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 标签: 地方史志 修志工作 出版发行 编委会顾问 副主任 分志
  • 简介:阿莱科修斯一世是拜占廷帝国晚期的著名皇帝之一,科穆宁王朝的创建者。他实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使其统治颇具特色,具体内容为:革新宫廷荣誉头衔体制,重新确立荣誉头衔和高级官职的授予原则,使与皇室的亲属关系成为宫廷等级制度的基础,高级官职的任免完全取决于跟皇帝关系的亲疏远近。其改革根源于贵族家族势力的发展壮大和紧迫的战争形势,并对帝国晚期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阿莱科修斯一世 政治体制 拜占廷帝国 科穆宁王朝
  • 简介:经济体制改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进行巨大变革的起点,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征。将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全面、系统、准确、科学地载入志书.给后人留下一部可供存史、资政、教化的“信史”.是方志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是首届修志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记述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成为首

  • 标签: 《福建省志》 经济体制 地方志 记述方式 地方特色
  • 简介:195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署名文章《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这激发了我对经济体制改革调研的兴趣。但随后各种政治运动蜂起,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天天讲阶级斗争,经济建设偃旗息鼓,更遑论改革。中国何去何从?那时年轻的我非常迷茫,甚至失去了信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改革浪潮恢复了我对改革的兴趣和信心。

  • 标签: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同行 《人民日报》 政治运动
  • 简介:一、问题缘起州作为一种正式的行政区划单位,应确立於东汉後期。不过,起於汉武帝时期而具有监察区性质的刺史州,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当具有一定的区划功能。诚如童书业先生所言:

  • 标签: 体制变迁 刺史 体系 考论 汉武帝时期 行政区划
  • 简介:清代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是影响西藏的标志性事件.这一事件促使清政府对西藏的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提升并维护了达赖喇嘛的政教地位,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并建立了此后二百年相沿不替的噶厦政府.这是清政府对西藏的再一次体制变革和制度安排.

  • 标签: 西藏驻藏大臣珠尔默特那木扎勒
  • 简介:礼仪在东亚传统宗藩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有人将宗藩体制本身视为一种礼仪关系。但是从清代中朝两国使节往来过程中朝鲜人对三跪九叩头礼的体验和认识来看,制度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松弛,然而给朝鲜人造成的心理冲击则难以磨灭,因此到了近代被视为应当废除的虚礼。事实证明,这种过于重视尊卑礼仪的宗藩体制,虽然也能为适应近代国际局势变化而做出种种调整,仍难以与近代条约体制并存。

  • 标签: 宗藩体制 三跪九叩 敕使 朝鲜人 鸿胪寺 清朝皇帝
  • 简介: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在财政收入领域,英国财政体制完成了从中世纪“王室财政”体制向近代议会财政体制的转变。转变取决于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王室财政”体制的财政收入构成主体是国王的正常收入,而议会财政体制的则是议会税收收入。构成主体的转换以内战爆发为契机,集中发生于复辟时期。

  • 标签: 财政体制 财政收入构成 演变 王室财政体制 议会财政体制
  • 简介:龙岩市各县(市、区)这一届续志的时限,大体上是1988年至2000年。这13年来,我们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这一届续志的时代特色就是改革开放。市方志委张东民主任提出:续修《龙岩市志》,要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第三次巨变这段历史,重点是反映改革开放新事物、新变化和新问题。

  • 标签: 经济体制改革 续志工作 中国 福建 龙岩市 改革开放
  • 简介:社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稳态/体制系统,了解系统体制的转换过程及其驱动力对防止系统发生不可逆灾变、提高系统恢复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陕西省长武县洪家镇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为例,研究了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系统的体制转换过程。结果表明,当地农村社会-生态系统经过近30年的演变,从以种植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体制状态转换为以种植苹果为主的新型农业体制状态,转换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单位面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收益差和单个劳动力从事不同生计的收益差,然而该体制转换削弱了系统应对外部扰动的恢复力。

  • 标签: 体制转换 农村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 黄土高原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中国人民大学为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制度的试验田,在高校着力探索建立一套系统化、正规化的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体制。苏联式政治理论课教学体制以系统性灌输作为制度逻辑,将抽象的思想灌输转化为可操控的生产流程。然而,这一精密体制超出学生群体的实际水平,成为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因素。校方做出让步性调适以增强学生群体遵守制度的能力。苏共二十大以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理论教学"教条主义"问题的升级不断挤压直至消解了苏联式政治理论课教学体制

  • 标签: 政治理论课 中国人民大学 教学体制 教研室 学习负担 教条主义
  • 简介:十多年来,我在新疆的博乐、额敏、昌吉等地陆续收集到二十余枚双头三叉“”字形徽记和“”字形徽记的伊斯兰式小银币。“”字形徽记以前被陈戈先生和已故的蒋其祥先生认定为中国古钱重量单位汉字篆书“铢”的右半边,“”字或“印戳符号”。我认为两位先生解读尚可商榷。小篆铢为“”,如果是该字的一半,朱应该写作“”才对。查中国历代钱币,

  • 标签: 管理体制 蒙古帝国 新疆 铸币 二元 军政
  • 简介:<正>克拉克(G·E·Clarke)现为英国国际发展中心成员,哲学博士,人类学家。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喜马拉雅地区一个佛教民族的寺庙和血亲关系》。1980年,他在《剑桥人类学会会刊》第11卷第2期上发表“研究西藏的三种方法”一文。1986年来华,在西藏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1987年11月,出版《中国西藏的改革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一书。作者曾于1986年夏应西藏畜牧兽医研究所的邀请到西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重点考察了南木错、定日、南木林和乃囊等地区的一些纯牧业乡和半农半牧

  • 标签: 西藏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西藏 畜牧业 社会变化 克拉克
  • 简介: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对重建台湾极为重视,并为此采取了诸多的经营和谋划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日本的长期殖民化影响,稳定了台湾社会秩序.政治上的塑构、经济上的重建和文化上的强化政策加快了台湾与大陆的-体化进程.但是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自身局限,其政策的推行也对台湾社会产生了若干的负面影响.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台湾地区 经营 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