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主要目标。中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绩效,但城乡发展是不平衡的,城乡差距没有得到有效缩小,近年来反而有明显的扩大趋势。通过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任务就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 标签: 农村建设 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 城乡差距 城乡发展 经济增长
  • 简介:我国的强农惠农政策从2004年开始大力推行。河北省在强农惠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当地人们的收入,不过,和我国平均的增长速度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对此,笔者在本文中通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河北省农民在这个新时期增收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河北省 收入来源 策略
  • 简介: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开局之年,也是“十五”计划起始之年。喀什地区乡镇企业战略各族干部和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地委、行署的工作部署和“三干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扩大开放,与时俱进,全区乡镇企业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实现了“十五”的良好开局。

  • 标签: 喀什地区 乡镇企业 发展 农民增收
  • 简介: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动态相关性的研究视角出发,利用2002~2012年的统计数据,运用SPSSl9.0软件构建农民增收随时间变动的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实证分析证明,河南省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正相关,河南省应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发展特色农业等,以促进农民增收并以此拉动河南经济增长。

  • 标签: 农民增收 回归分析 经济增长 相关性研究
  • 简介:乐亭县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9家,注册资本12817万元,入社社员达2822户,辐射带动农户21770户,年交易额达到6.1亿元,年助农增收1.16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小小的舞台,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很大空间,支撑起了农民发家致富的广阔天地。

  • 标签: 农民专业合作社 乐亭县 农民致富 空间 舞台 调查
  • 简介:我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鄂温克旗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我所在的嘎查114户,牧民500人。鄂温克、蒙、达、汉四种语言在当地共同使用,主体民族是鄂温克族,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兴安岭腹地和呼伦贝尔草原,历史悠久,民俗独特,民风淳朴,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

  • 标签: 内蒙古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农民收入 鄂温克旗
  • 简介:新科技在我国传统农业中的应用对社会各利益群体所带来的正、负效益应该综合研究,偏其任何一端和任何一方都是不理智和非常危险的.从根本上讲,控制人口数量和倡导健康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以减少对农业物资的消耗和降低对农业的压力,国家和集体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农民增收才有希望.

  • 标签: 农业新科技 农民增收 矛盾 对策
  • 简介:近年来,子长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精心打造劳务品牌,力促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5年,全县劳务输出13100人,完成任务的119%,占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21%。其中有组织输出4838人,劳务收入6000万元,年人均321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948元的六分之一来自劳务收入。劳务产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突显。图为子长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领导班子在研究布署全年工作。

  • 标签: 农村富余劳动力 社会保障局 劳务产业 农民增收 子长县 人事
  • 简介: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对西部某贫困地区1500户农村居民住户调查的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对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诸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揭示市场化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结果表明:农户收入增长对耕地这一要素的投入最为敏感,但细碎化的耕地却使劳动力增加而对农户收入增长无用武之地,这是因第一产业仍是西部农村的主导产业及农户收入增加的最主要来源而决定的,同时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却因整体水平偏低而对农户收入增加作用较小。然而,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却对农户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技术初始水平接近于零,反映了农户经营的技术水平较低的态势。

  • 标签: 市场化 农户 收入增长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