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救成效的高低关乎急救病人的安危,急救能力是急救成效的重要保障。急诊患者病情的急、重,凸显了急救的重要性,也对护士的急救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情景模拟训练作为医疗界精彩采用的培训方式,在提升护士急救能力上意义重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效果。

  • 标签: 情景模拟训练 护士急救能力 提升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急救技能培训对于提升学生的急救技能和避险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多数高校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忽视学生急救技能的培训。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急救技能培训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了提升急救技能培训质量的有效策略,希望对提升高校急救技能培训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高校 急救技能培训 现状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在基层医院的急救。方法挑选在我院产后出血的产妇5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2年6月~2015年5月期间,对5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和护理,记录5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结果。结果5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抢救成功,成功率为100%。结论在基层医院通过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获得很好的预后。

  • 标签: 产后出血 基层医院 急救 探讨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治疗的45例严重创伤患者,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救治与整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抢救和全面整体护理,41例患者痊愈出院,死亡4例,成功率91.1%。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急救措施和优良的整体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严重创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给予被毒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30例被毒蛇咬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毒蛇咬伤护理措施,观察组(20例)患者则开展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入院处置完成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长、吸氧时长和紧急气管插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院处置完成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紧急气管插管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毒蛇咬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入院行初步急救措施完成的时间,从而有利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毒蛇 咬伤 急救时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30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时间和护理模式,将30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病例均给予洗胃、补液、解毒剂、促进毒物排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优化护理模式。观察比较2组病例有效抢救时间、用药时间、48h内抢救成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抢救时间和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48h内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优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重要器官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度有机磷中毒 急救护理 优化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及醒脑静治疗急性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急性中毒昏迷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醒脑静或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醒脑静与纳洛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为77.5%和95.0%(P<0.05),神志清醒时间和肢体运动恢复时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醒脑静与纳洛酮治疗急性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急性中毒昏迷 醒脑静 纳洛酮
  • 简介:摘要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中毒性疾病。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具有高致病性。它是引起食物中毒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伤寒沙门菌、霍乱沙门菌、沙门菌肠炎等。沙门氏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加工、卫生条件差和贮藏期间温度控制不当。每年有许多关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报道。本文就对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安全防控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沙门菌食物中毒 特点 安全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的急诊护理。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了洗胃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总结分析整个治疗周期中护理方法及心得体会。结果患儿在进过了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之后功能恢复明显增强了很多,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住院天数为6.3±1.8天,最终治愈率为100%,所有患儿全都痊愈出院。在回访中预后良好,患儿均已恢复健康状态并投入正常生活中。结论在整个洗胃治疗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患儿过程中,良好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供更好的疗效,从而提升患儿的生存治疗,有助于其健康成长,预后良好,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经消化道急性中毒 洗胃治疗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技术的问世,为重症患者的治疗探索了一条新途径,改善了预后,提高了生存率1。血液灌流(HP)主要用于抢救药物逾量和毒物中毒2。我科2017年1月—10月,对重症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CRRT+HP对10例重度中毒患者进行救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 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中毒患者共68例,及时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分析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经抢救治疗后,64例(94.1%)成功获救,4例(5.9%)死亡。结论及时明确中毒患者的中毒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是成功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室 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安眠药中毒患者在进行急诊时出现滞留现象,分析其滞留时间影响因素。方法在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出现安眠药中毒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安眠药中毒急诊滞留时间长短进行分组,急诊滞留时间小于3小时的患者列入A组,共有30例,急诊滞留时间大于3小时的患者列入B组,共有18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疗效等进行观察对,急诊滞留时间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在年龄、药物服用量、就诊治疗时长等方面上,B组的均明显高于A组,并且B组需进行插管及具有严重内科病史的人数多过A组的,对两组患者进行早期预警风险(MEWS)、昏迷指数(GCS)进行评估,B组两项评估得分均明显高于A组,存在统计学差别。综合上述说明,患者的年龄、药物服用量、就诊治疗时长及MEWS、GCS等评分与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相关。结论在对安眠药中毒的患者进行急诊时滞留的时间长短与患者治疗效果、年龄、MEWS等指标相关,滞留时间长还会与患者的昏迷程度有关。

  • 标签: 安眠药中毒 急诊 滞留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中毒患者的最佳血液净化疗法。方法通过整理相应血液净化疗法应用急性中毒临床应用的治疗案例,分析各种疗法的疗效,并进行讨论。结果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方法针对急性中毒患者有显著疗效,成功率可达到98.06%。结论在当前的各类血液净化疗法中,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方法广泛适用于大部分的中毒病情,可提高患者病愈率。

  • 标签: 血液净化疗法 急性中毒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20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儿经抢救及护理,住院1~2周,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患儿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消除患儿因疾病引起的恐惧和焦虑,同时鼓励患儿积极锻炼身体,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标签: 儿童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