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其危害之大已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联合国认为是人类生命和尊严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近年来我国艾滋病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主要分布在农村与不发达地区,所以如何在农村地区开展艾滋病预防、治疗,避免艾滋病的流行、传播至关重要。本文就我国农村艾滋病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针对农村艾滋病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旨在为农村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多帮助。

  • 标签: 艾滋病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教育对防治冠心病复发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3月诊断有冠心病的住院病人2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针对病人的个体差异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个体化强化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对冠心病知识掌握、防治冠心病复发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的认识,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冠心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个性化教育冠心病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渐提高,剖宫产术中出血也相应增加,为了充分认识并防治本病,现将本院自2005年以来施行剖宫产术326例,术中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讨论如下

  • 标签: 剖宫产术 出血原因 防治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从住院临床用药病例档案中搜集原始病例资料,将重复病例筛选剔除,选择符合严重不良反应定义的病例。通过对美洛西林临床应用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详细的探讨了美洛西林严重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为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 标签: 美洛西林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并分析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8例在孕期出现子宫破裂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250例产妇中,有8例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065%,8例子宫破裂患者中有6例患者是瘢痕子宫,所占比例为75.00%,非瘢痕子宫例数为2例,所占比例为25.00%;6例瘢痕子宫中,有5例患者是剖宫产术后留下的瘢痕,1例患者是应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留下的瘢痕。2例非瘢痕子宫破裂患者,1例患者是由于胎盘穿透引起,另外1例患者是子宫畸形临产后出现子宫完全破裂;8例子宫破裂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是不完全性子宫患者,出现下腹隐痛患者有2例,耻骨联合压痛患者有1例,阴道流血患者2例,1例患者没有任何异常现象。其中2例完全子宫破裂患者。结论孕期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是子宫瘢痕,在临床中需重视子宫破裂,早期鉴别和诊断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需逐步降低首胎剖宫率,提高高危妊娠监护水平,降低子宫破裂发生率。

  • 标签: 孕期 子宫破裂 临床特点 防止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健康管理对肿瘤等慢性病的预防具有现实意义,其核心内容是对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评估和干预。有研究表明40%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改变或避免主要的危险因素而得到预防,也有验证证实至少约有30%的癌症病例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得以控制,同时中医“治未病”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理念,对于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健康管理在肿瘤防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未来防控肿瘤的重要方针。

  • 标签: 健康管理 肿瘤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预防液体外渗引起局组织不同程度损害,保证药液顺利、安全的输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我院对40例输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患儿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外敷和药物封闭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满意,治愈38例,2例因采取治疗不及时,造成患儿疤痕,结论药物渗漏引起的炎性改变和坏死,与药物的浓度,渗透压、液体的温度液体中的不溶性微粒,血管粗细、年龄、速度、护士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直接相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合理选择血管,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护理质量,尽早发现,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输液 强刺激性药物 渗漏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手术伤口发生感染的原因,探讨防治小儿手术伤口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共有1236例患儿在我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其中36例患儿术后出现手术伤口感染,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小儿伤口感染的原因。结果年龄不足3岁、体重较轻、多人病房、Ⅲ类切口、主刀医师年资不足5年、责任护士年资不足3年的患儿伤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为3岁及以上、单人与双人病房、Ⅰ类及Ⅱ类切口、主刀医师年资为5年及以上、责任护士年资为3年及以上者。结论小儿手术伤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患儿年龄小、责任护士经验不足、采取Ⅲ类切口、居于多人病房等。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进一步提高无菌操作的意识,在术前完善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应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伤口护理并给与充分的营养支持,从而促使小儿手术伤口感染率有效降低。

  • 标签: 小儿 手术伤口 感染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间63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病例。结果死于脑疝25例(39.7%),并发症18例(28.6%),恶性脑肿胀11例(17.4%),脑血肿残腔再出血9例(14.3%)。结论脑疝、恶性脑肿胀及脑血肿残腔再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各种并发症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本文对此针对性提出相对的处理办法,以提高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药可以防治支气管哮喘。方法中药控制感染;缓解期治本,治宜调补脾肾阳虚;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结果疾病得到很好控制甚至痊愈。结论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

  • 标签: 中医药 防治 支气管哮喘 体会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的一个很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母婴传播,也是造成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控制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母婴阻断成功。

  • 标签: 母婴传播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是由病毒引起,仅少数(约20~30%)是由细菌、支原体或衣原体引起。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目前,我国在西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上主要是对症处理,目前大多数抗感冒药为复方,常由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和抗鼻充血药等组成。上呼吸道感染在祖国医学中通称伤风感冒,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型。风寒感冒治以辛温解表法;风热感冒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法。中医按摩风池穴能有效地防治感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要纠正目前滥用抗生素的弊端,出路在于中西医结合,从而更好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一系列疾病。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欣母沛用于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孕妇60例,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产妇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术后2h出血量及24h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16.6%低于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3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出血孕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欣母沛治疗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欣母沛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普及及现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我社区服务中心就诊的50名高血压患者(研究组)与某综合医院就诊的50名非本社区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联合血压测量与常规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不正确生活习惯的比例、血压平均值比对照组低,而对高血压的了解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普及在高血压疾病的防治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值得继续推广。

  • 标签: 社区高血压知识普及现况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很多人因中风或心梗而倒下。阿司匹林通过强大的、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而发挥防止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进而在心绞痛、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很好的防治作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心脑血管疾病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于术后6-9d拆线,切口甲级愈合;1例出现切口轻度红肿,通过延长皮下引流管拔管时间,局部换药,按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在2周内完全愈合。结论急性阑尾炎术中注意细节,术后注意对切口观察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术后切口感染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