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阐述了“智慧教育”的理念,在“互联网+教学”的推动下,智慧教育取得了持续的、健康的、快速的发展。教学模式逐步走向数字化转型之路,为教学工作科学化指明了方向,使得教学管理更加精准化,教学服务更加便捷化,对于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互联网+教学+物联网 健康管理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动采血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防范措施。方法在本站流动采血车参加无偿献血的268例,针对其流动采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回顾分析。结果流动采血护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环境问题与工作问题。本组268例献血者中,3例献血者由于环境在质控中会有菌落超标,从而造成血液污染,约为1.12%。结论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及专业技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将护理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正确诠释护理安全的重要性,避免或减少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 标签: 流动采血 护理工作 血液污染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Ⅲ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出生的200例Ⅲ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观察组新生儿抗生素的使用采用新药标准治疗,对照组抗生素的使用给予经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性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应根据有关用药指导意见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Ⅲ度羊水胎粪 新生儿 抗生素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口腔科器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污染状况并观察不同消毒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1月-2023年10月随机抽取500件口腔科器械进行检验,观察口腔科器械HBsAg污染状况,并分析其发生原因;同时将HBsAg污染器械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使用戊二醛擦拭消毒,B组采用戊二醛浸泡消毒,C组使用压力蒸汽消毒,比较三组HBsAg转阴率的差异。结果:①通过检验发现,500件口腔科器械中有57件存在HBsAg污染,发生率为11.4%;HBsAg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消毒灭菌不合格、医护人员手卫生不合格。②HBsAg转阴率相比,B、C组高于A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毒灭菌不合格、医护人员手卫生不合格是造成口腔科器械HBsAg污染的主要原因,且戊二醛浸泡消毒、真空压力蒸汽消毒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器械 HBsAg污染 消毒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盲选法,将我院在2022年1-12月为期1年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1)观察组平均气管插管、重症监护、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的18.00%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针对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采取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气管插管、重症监护、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气管插管 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根据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8月-2022年9月中,抽取的62例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其中实验组行门诊手术室内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各指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门诊手术室内护理 糖尿病 术后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2022年1月到12月收治的180例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90例采取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观察组平均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与对照组的12.22%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救治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气管插管 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肺结核治疗通过化学加免疫增强剂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肺结核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化学药物加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将比较结果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全程治疗痰菌转阴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化学加免疫增强剂治疗肺结核,尤其是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结核 化学物 免疫增强剂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四肢闭合性骨折应用桃红四汤的作用。 方法: 选择 2018 年到 2019 年在我院经过确诊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基本对象,患者人数 60 例,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桃红四汤治疗。比较两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 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差异较小;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对四肢闭合性骨折应用桃红四汤,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等,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四肢闭合性骨折 桃红四物汤 作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桃红四汤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阴道分泌对尿常规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38例女性临床资料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所以观察对象均接受尿常规检验,共计采集两份标本,其中38例为常规采集尿液标本,并命名为参照组,其余38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做阴道分泌剔除处理,并命名为研究组,分析两组尿液标本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两组的各指标检出率,结果显示(p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体检肿瘤标志阳性人群的延续性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肿瘤标志阳性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结论对老年体检肿瘤标志阳性人群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复诊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阳性 延续性护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阴道分泌对于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与采取的策略。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7月期间至我院接受临床尿常规检验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106例女性作为研究主体,根据尿液采样方式将入选患者分成干预组(53例,进行取样前处理)及参照组(53例,不进行取样前处理),观察对比两组入组人员的尿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干预组研究对象的尿液样本颜色与透明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同时,干预组取得的白细胞检出率(5.6%),上皮细胞检出率(0.0%),尿蛋白检出率(26.4%)及尿红细胞检出率(1.8%)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26.4%)、(13.2%)、(77.3%)及(24.5%),两组数据间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阴道分泌对临床尿常规检验的结果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样本中含阴道分泌将增加检验的假阳性率,影响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及临床判断。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临床检验 结果 影响 策略
  • 简介:为减少化疗药调配与配置差错,确保住院患者使用化疗药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东阳市人民医院基于二维码技术和医院信息系统,对化疗药品的使用流程进行监控,实现化疗药品“一一码”的配置。与传统配置流程相比,化疗药品“一一码”配置流程可有效降低调配过程中的差错,提高配置中心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化疗药品 集中配置 一物一码
  • 简介:摘要:皮肤表面稳定的微生物群组是维持人皮肤健康和良好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皮肤表面微生物群组与AD皮肤为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提供定植场所,它们在皮肤各个部位共同生存,参与构成皮肤表面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这些紧密定植的复杂微生物群体被称为皮肤微生物群组。本文主要针对抗菌祛痘功效的护肤品组合及其应用予以了更深层次地探讨与研究,提出了一种包括灭活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GM365)、酵母提取、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的生物祛痘护肤配方。达到最大限度采用天然成分、不含有激素及抗生素、不过敏、无刺激、不伤肌肤、平衡皮肤菌群、调节皮肤PH值,长期使用不会有耐药性,并且降低粉刺再生、降低皮肤过敏、提升肌肤免疫力的目的,从而实现祛痘效果。

  • 标签: 提升自愈力 祛痘功效 护肤品 组合物及其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观察,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体检的健康男女共16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体检者给予血浆甲胎蛋白(AFP)、糖类癌抗原(CA)199、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A125、CA19-9、CA153单项检测;研究组体检者给予TSGF+CEA+CA153、TSGF+CEA+AFP、TSGF+CEA+NSE、TSGF+CEA+CA125+CA153联合检测,观察两组体检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对照组有10例体检者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1.25%,研究组有14例体检者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1.75%,研究组TM联合检测与对照组TM单项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男女的TM阳性检出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多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提高了对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与特异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有效的肿瘤筛查手段。

  • 标签: 多项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健康体检 观察
  • 简介:摘要:消化道黏膜下肿(SMTs)是指来源于非上皮细胞组织的病变,大多数患者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多在普通胃肠镜检查时发现。普通内镜检查无法准确评估黏膜下病变的性质,而超声内镜(EUS)的问世及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EUS利用超声探头与内镜技术结合既可以直接观察病灶黏膜表面,还可以通过超声扫描获得病灶及周围器官组织断层的组织特征,EUS检查还具有受周围组织器官干扰小、图象分辨率高等优点。本研究将本院2016年5月—2019年8月行EUS检查的并且有病理结果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 超声内镜 病理类型 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