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阐明二甲双胍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07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0.75mg/天二甲双胍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0.75mg;第二组1.5mg/天二甲双胍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1.5mg;第三组胰岛素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定期抽血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叶酸、VitB12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并长期观察患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后糖尿病患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存在量效关系,有时间累计效应;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在胰岛素治疗组,三项指标在均无明显变化。叶酸、VitB12与Hcy存在负相关(r=-0.425,P=0.003;r=-0.623,P<0.01)。显示叶酸、维生素B12与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患者在长期治疗后二甲双胍组治疗2型糖尿病发生并发症似乎多于胰岛素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大剂量长期使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并导致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增高,从而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的不良结局。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糖尿病 2型 维生素B12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电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PCR法两种方法同时检测180份血清标本的HBsAg含量和HBV-DNA载量,并按HBV-DNA载量分成4组,对其结果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80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为161例,占89.4%,HBV-DNA阳性为101例,占56.1%,两者同时为阳性的有101例,占56.1%。经统计学分析HBsAg定量与HBV-DNA载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没有相关性(r<0.3,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与HBV-DNA载量无关,联合检测两者可以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HBV-DNA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 荧光定量PCR(FQ-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