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我省文物艺术品市场资源的基本状况,并分析了我省文物艺术品市场经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前景的认识,并根据上述情况提出培育发展我省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思路和对策.

  • 标签: 文物 艺术品 市场 现状 对策
  • 简介: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于1948年12月1日,迄今已逾半个世纪,它共有12种面额、62个品种。如今要想集全此套人民币非常不易。藏家认为:集得40种即为中级水平;收集50种,可达上等水平;50种以上,就该算是出类拔萃的了。想集齐最后12种,特别是最后6种纸币,难度最大。因为,一套币中的十二珍品实在是身贵价昂。它们是:伍圆中浅青蓝的水牛券,壹佰元中咖啡色的帆船券,贰佰圆中浅青的割稻券,伍佰圆中浅咖啡的瞻德城券,

  • 标签: 人民币 市场行情 面额 中国 收藏价值
  • 简介: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5月10日发行中国宝岛台湾——鹅銮鼻、日月潭普通纪念币一套二枚(见封底)。两枚纪念币正面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国徽和“2004”年号。中国宝岛台湾——鹅銮鼻普通纪念币背面主景图案为鹅銮鼻的标志——

  • 标签: 中国人民银行 鹅銮鼻纪念币 日月潭纪念币 图案
  • 简介:2003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世之先生的力作《中国史前古城》,装帧精美,插图别致,用纸考究,全书给人以美的享受,散发着古代文明的清香。该书以研究中国史前古城为切入点,将考古材料有机地与古代文献结合,从一个侧面来研究中国史前古城的起源,探索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古城 史前 中国史 城址 早期文明 考古
  • 简介:由纸币收藏家丁方忠、张安生、陈昌滨、刘继辉、冯乃川(香港)、马长海、王宣瑞等七人共同发起,北京收藏家协会主办,北京先锋集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协办,北京市钱币学会学术支持的“2009北京·中国历代纸币展”于2009年11月10日-20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 标签: 北京市 纸币 历代 中国 综述 文化传播
  • 简介:有关中国垦业银行发行的纸币.鲜有专门论述的文章。本文通过对档案文献和纸币实物的梳理,就中国垦业银行纸币的印制、版式和发行等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希学界同人拨冗指正。

  • 标签: 纸币 银行 中国 发行 印制 版式
  • 简介:敦煌学从产生到繁荣发展的百年历史兴衰,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思潮密切相关.本文从现代学术、新文化运动、爱国主义、中国文化复兴四个方面论述了敦煌学与现代学术文化思潮的关系.

  • 标签: 敦煌学 中国 现代学术 文化思潮 THOUGHT Cultural
  • 简介:伪装书是指将出版物的封面或其他外表形式进行伪装,以掩盖其真实内容的书籍。伪装书在革命年代常被作为一种斗争手段使用。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出版机构,为了对抗国民党政府对进步书刊的追查与禁止,将宣传共产主义的书籍、中共领导人的著作、党的文件、时事评论以及重要事件真相以伪装封面、变换书名及伪托出版社等伪装书形式在沦陷区与国统区出版发行,是权宜与机智之策。本文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出版的伪装书为中心,加以述录,展现其历史与文献价值;同时,也体现出革命年代政治斗争的曲折性与多样性,以及坚持斗争的文化战士们斗争水平的高超。

  • 标签: 伪装书 毛泽东著作 版本
  • 简介:“文化大革命”朗间,中央机关大精简,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合为一部。“文革”结束后,行、部分家,人民银行原行址已作它用,银行竟“无枝可依”了。20世纪㈣年代后期,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陈慕华,丰持确定了新的行址(即今复兴门总行大楼),并且同时决定,将新行址大楼地下一层全部用作钱币博物馆展厅。

  • 标签: 中国钱币博物馆 “文化大革命” 浮雕 人民银行 中央机关 “文革”
  • 简介:1936年7月,在德意法西斯的鼓动和支持下西班牙法西斯军官佛朗哥举行政变,企图颠覆西班牙共和国,包括100多位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在内的来自世界五大洲53个国家的4万多名反法西斯战士响应共产国际的号召,奔赴西班牙,在战火中组成了举世闻名的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20世纪70年代,曾参加西班牙国际纵队并担任反坦克炮队政委的空军上程部原副部长谢唯进(在西班牙时名林济时)将其冒着生命危险珍藏近半个世纪的有关中国人参加西班牙国际纵队的珍贵历史文物资料捐献给我馆。本文依据这批资料,记述中国勇士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场中的英勇事迹,考证出13位参加西班牙国际纵队的人员姓名及基本情况。

  • 标签: 国际纵队 谢唯进 十三勇士
  • 简介:我国博物馆教育尚处于一种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如何整合、利用有形的和无形的教育资源,使博物馆教育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最终在博物馆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具有互动性的教育体系,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博物馆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资源 教育项目
  • 简介:约一个世纪前,西方文明产物--博物馆被带进了中国,四十多年前我们又将苏联模式学了过来,可以说中国博物馆在百年风雨中一直磨合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检讨和反思的问题.100多年后中国博物馆学会与贵州省文化厅合作,又将七十年代初诞生于法国、前卫的生态博物馆引进了贵州这片充满民族风情的土地.

  • 标签: 中国 生态博物馆 概念辨析 社区文化资源 博物馆管理
  • 简介:中国近代机制金银币的收藏领域里,早期谈得上收藏丰富的很多,但能出书论述的就很少了,而其中资料详尽完整者。则以耿爱德(EduardKann,1880-1962)为佼佼者。耿氏发表之文章极多。为我国泉界保存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所著之《中国币图说汇考》(IllustratedCatalogofChineseCoins)更使中国钱币在国际上大放光芒,贡献不可磨灭。虽耿爱德之名常见泉界提及,但有关其生平叙述相当零散,许多同好仅有模糊的了解。1966年《中国币图说汇考》一书再版时,

  • 标签: 中国近代 大师 钱币 生平 资料 书论
  • 简介:中国丛书综录》(以下简称《综录》)自50年代末陆续出版后,在我国文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它的出版,是集体力量的智慧。它与以往丛书目录的汇编有很大区别,为广大学者研究和整理古籍,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并且在学术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录》是我国历史上著录最详尽,收录最丰富的一部古籍丛书目录,现就它的成就和特点以及功用等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 标签: 《中国丛书综录》 丛书研究 检索手段 古籍流通
  • 简介:中国石器、铜器时代骨器制作综谈沈勇(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就必须变革自然,进行生产实践,而生产的前提是使用工具,于是,那些广泛存在,便于直接加工利用的自然物质,如石头、树木、动物骨骼及牙角等,很早就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

  • 标签: 牙角 器制 动物骨骼 中国历史博物馆 考古工作 青铜工具
  • 简介:中国书画主要是采用绢或宣纸做成。其材料质地纤薄、特性柔软、历时较久、易于破碎。古代为了利于保存,便于观赏,从加固的实用需要出发,多用麻纸、布帛等材料在书画背面裱褙数层为装裱,称之为“裱褙”。而后逐渐加以美化,四周镶嵌薄型的绫、绢等丝织品为边框,在背面裱一层或数层纸,并加上必要的装饰,使原件更为牢固,而且便于舒展、悬挂,以适应人们观赏的要求。

  • 标签: 书画装裱 中国书画 宣纸 丝织品 材料 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