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系统性硬化又称为硬皮病,是一种皮肤及各系统硬化结缔组织性疾病,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并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病。大多数系统性硬化患者均表现有雷诺现象,病理学显示,小动脉和微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临床上以皮肤变硬、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系统性硬化血管炎并不多见。本文针对这一典型案例进行了临床分析与治疗,临床经验大家参考。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小血管炎 临床分析
  • 作者: 谢中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6期
  • 机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leaksyndrome,CLS)可发生于全年龄段患者,常存在明确诱因。儿童病例多继发于严重感染或创伤、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等重症病例。随着更多的病例被报道,一些非严重病例也可发生CLS,当引起全儿科医师的重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对脑血管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和核磁共振成像各项检测功能开发和利用,脑血管病变(SVD)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由于SVD是隐匿性渐进发展,所以以往人们对它往往认识不足。血管性认知损害和痴呆与SVD有着密切关系,SVD后期可对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本文就SVD病理生理变化、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中一些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病变 血管性认知损害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病理分析脑颜面血管综合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8例脑颜面血管综合临床和CT资料。结果脑颜面血管综合8例CT影像均有特征性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顶枕叶或额顶颞枕叶表浅部位脑回或弯曲条带状钙化伴病侧大脑半球发育不全或萎缩。同时合并脑软化灶者2例,合并同侧颅骨增厚者2例。结论CT能够很好地显示脑颜面血管综合宽大脑回状及弯曲条带状钙化特征。诊断具有特征性。

  • 标签: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死并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临床特点、诊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2015年于我院被确诊为脑梗死并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33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均有起病隐匿表现特征,78.9%(26/33)患者起病时表情呆滞;93.9%(31/33)发病时肌张力呈增高表现;63.6%(21/33)有假性球麻痹表现;90.9%(30/33)存在锥体束征表现;3.0%(1/33)出现静止性震颤。结论脑梗死并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临床诊治应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与相关医学影像资料进行科学准确诊断,及时为患者进行抗凝与微循环改善综合治疗是救治脑梗死并发帕金森综合患者关键举措。

  • 标签: 脑梗死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 分析颌面鼻咽部血循环特点,探讨安全有效动脉(ECA)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技术。方法 37例患者,疾病包括鼻咽纤维血管瘤、颌面血管畸形、鼻出血、上颌窦血管瘤、右眶内骨折出血、颈静脉球瘤、颈静脉球瘤并颈动脉体瘤、脑膜瘤、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均经ECA及分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有25例共行32支ECA及分支栓塞治疗。结果 均取得治愈或好转疗效。其中1例右眼失明,1例左颊及耳廓坏死。结论 颌面鼻咽部血供丰富,侧支吻合多,ECA及分支DSA可明确病变血供,了解侧支及危险吻合情况。应尽量高超选择直接栓塞病灶,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正确选择导管及熟练操作是高超选择性插管成功保证。不能超选择性插入分支者采用血流再分布原理进行栓塞。对活动性出血不能超选择性插管时可采取主干栓塞后局部降压而止血。

  • 标签: 颈外动脉 栓塞治疗 超选择性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9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对他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出现主要临床特征有脑钠肽升高、心律失常、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心力衰竭及休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18例,双支病变41例,三支病变37例;所有患者中有吸烟史者88例(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糖尿病患者63例,冠心病家族史患者42例,高脂血症患者58例。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较多,且以多支病变为主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是好发于青壮年一种病症。本文总结了该多方面病发因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具体治疗措施。另外,列举了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自疗注意事项和生活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了治疗依据。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紊乱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收集山东省立医院儿科2017年9月及2018年9月确诊2例布鲁菌病患儿住院资料,并电话随访其病情变化。2例患儿均以关节肿痛为主症状,累及髋关节及踝关节,伴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受损;予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联合保肝药物治疗后痊愈,随访期间未再复发。发热合并关节肿痛患儿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时,需警惕布鲁菌病可能,非牧区医师应加深对此病认知,警惕相关疾病及并发发生。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关节肿痛 非牧区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性血管病变(SVD)影像学特点血管性痴呆(VD)关系。方法选择74例经影像学(颅脑CT或颅脑MRI)证实SVD患者,均于发病后3个月采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其检测后分为痴呆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结果(1)MoCA量表对痴呆组及对照组筛查评分均较MMSE量表评分低。(2)VD组中额叶、颞叶、基底节区、丘脑发病者多于对照组(P〈0.05)。(3)吸烟、饮酒、脑白质病变、脑萎缩、梗死次数(t〉2次)、梗死部位(双侧)VD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缺血性SVD患者,MoCA量表筛查优于MMSE量表。(2)SVD患者病变部位、吸烟、饮酒、脑白质病变、脑萎缩、梗死次数(≥2次)、梗死部位(双侧)与VD发生相关。

  • 标签: 小血管病变 腔隙性脑梗死 脑白质病变 血管性痴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引起门静脉高压、脾动脉盗血综合,进而引起门体-静脉交通支开放;方法最具有临床意义是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随着门静脉压力增大,进而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及生命,成为晚期肝硬化病人主要死因。结论单纯药物治疗不能很好改善门静脉高压、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结果近几年发展血管介入术能很好改善门静脉高压、脾动脉盗血综合,提高患者生存率,再次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危害、诊疗现状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脾动脉盗血综合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 脾动脉截流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唐综合征(EDS)是一种罕见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全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血管脆弱(表现为动脉瘤、夹层破裂、肠破裂和妊娠子宫破裂)。2017年国际艾唐综合征协会修订国际EDS标准将EDS分为13种亚型,其中第4型为血管型EDS。本文报道2例以咯血为主表现血管型EDS,2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最终通过外科肺组织活检及基因检测证实为血管型EDS,以此提高临床医生对其认识及诊治水平,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Ehlers⁃Danlos综合征 咯血 外科肺活检 全外显子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1-1至2014-12-31确诊61例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胃镜下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多有酗酒及腹内压增高基础疾病,以呕血为主表现;内镜下均有不同程度贲门黏膜撕裂伤。结论该病预后良好,如存在活动性出血,及时内镜下止血治疗。

  • 标签: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内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5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15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指标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SS以口眼干为主表现,发生率为60.67%;pSS患者其实验室检查中最常见为贫血,发生率为48.67%;免疫学检查显示,抗SSA抗体阳性所占比例最高,为98.67%;其他检查结果显示,唾液腺ECT阳性率91.33%,泪膜破碎试验阳性率83.33%,角膜荧光染色阳性率78.67%。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以口干、眼干表现为主,实验室以贫血、抗SSA抗体阳性、ANA筛查阳性较多见。

  • 标签: 干燥综合症 临床特点 原发性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