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患者反馈功能刺激治疗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患者60例(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反馈功能刺激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反馈功能刺激治疗方式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极佳,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肌电反馈 功能性电刺激 脑梗死 手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作业疗法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择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以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药物+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系统作用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作业疗法 脑卒中偏瘫 上肢功能 影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98-02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神经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及肌电图检查证实为上肢不完全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在给予甲钴胺、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低频刺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肌电图定位定量经皮刺激治疗,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后行神经功能评定及肌电图检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肌电图变化特点。结果:治疗后6个月时,临床痊愈率治疗组为46.5%(20/43例),对照组为16.27%(7/4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2,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2%(40/43例),对照组为79.07%(34/4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时,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conductionvelocity,MCV)增快、潜伏期(latency,LAT)缩短、波幅(amplitude,AMP)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6个月时,治疗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MCV增快、LAT缩短、AMP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经皮神经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选择适当刺激参数、电流、电压、脉宽、模式及刺激范围治疗效果较好,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神经电刺激 周围神经损伤 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采用品管圈提高胸部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品管圈活动主题,并主题进行了四个过程、十大步骤的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开胸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由改善前55.0%提高到94.6%,超越了目标值86%,目标达成率127.7%,进步率72%,圈能力有明显提升。结论品管圈在提高胸部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依从中具有明显的持续质量改进作用。

  • 标签: 品管圈 胸部手术 功能锻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功能训练联合中频、蜡疗在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张力、功能恢复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8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脑卒中后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实施功能训练联合中频、蜡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结局。结果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AS(张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使用功训练联合中频、蜡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张力,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大力退广。

  • 标签: 功能训练 中频电 蜡疗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镜像疗法联合强制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确诊的3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6例,采取强制运动疗法;观察组16例,展开镜像疗法联合强制运动疗法。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电信号及ARAT、FMA及MB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电信号、ARAT、FMA及MBI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镜像疗法联合强制运动疗法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后偏瘫 镜像疗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消化不良患者利用联合疗法治疗其症状及胃容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功能消化不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嗪米特治疗,比较分析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67.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和胃容受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疗法有助于改善功能消化不良患者症状,提高患者胃容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联合疗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症状 胃容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刺激在阴道分娩患者盆底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初次阴道分娩,于产后6~7周复查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生物反馈联合刺激+盆底锻炼,对照组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患者阴道电压,漏尿量和性生活满意度。结果在治疗后,电压升高,漏尿量下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在电压、漏尿量、性生活满意度方面有显著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阴道分娩不同程度损害患者的盆底功能,生物反馈联合刺激能显著改善盆底功能,提高阴道力,减少漏尿量,增加性生活满意度。

  • 标签: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 阴道分娩 盆底功能
  • 简介:据TavorI2016年4月8日[Science,2016,352(6282):216-220.]报道,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游离状态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图像可预测机体在行使特殊任务过程中大脑活性。截至目前为止,很多研究都希望更好地理解个体在一动不动思考事情过程中大脑活性和其个体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大脑活性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游离状态 任务状态 后期开发 可用数据 物理损伤 皮质下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人持续膝疲劳时的股四做功特征。方法:研究选择了32位受试者,分为经常锻炼老年人组与不常锻炼老年人组;实验采用等速力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受试者以角速度60°/s完成最大30次的膝动作。3天后,以角速度180°/s完成最大50次的膝动作,测量各组受试者做功特征。结果:60°/s慢速测试时,经常锻炼的老年人股四收缩的总功显著高于不常锻炼老年人。这与他们的大腿去脂体积有较大差异;180°/s快速测试时,经常锻炼的女性老年人股四劣势做功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运动老年人骨骼功能力改善非常显著,运动常锻炼女性老年人的两下肢力更加均衡,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跌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股四头肌 做功
  • 简介:摘要目的仿真生物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初发脑卒中或以前发病无明显后遗症患者,年龄45--8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对照组只行康复训练,治疗期间不接受任何刺激;治疗组康复训练联合仿真生物刺激。发病后2周内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月行康复评定,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差异。结果仿真生物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比单一康复治疗组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疗效更好,更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仿真生物电刺激 急性脑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间沟臂丛神经诱发运动反应阻滞成功率。方法择期上肢手术120例,在PNS定位间沟臂丛阻滞下,随机分为A组诱发运动反应,B组诱发运动反应。比较两组注药时最小刺激电流量、麻醉维持时间、上肢区域各神经分支感觉阻滞时间、阻滞成功率。结果A组与B组注药时最小刺激电流量与麻醉维持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阻滞成功完善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神经阻滞成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诱发运动反应可以提高阻滞成功率。

  • 标签: 肌间沟 臂丛 肱二头肌 神经刺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