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7~2009年急诊抢救室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对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7~2009年急诊抢救室患者的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是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7~2009年急诊抢救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特别是60岁以内的患者,其次为猝死与脑血管意外。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提高急诊诊疗水平,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特点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行结石成分分析的592例泌尿系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30例,女162例;中位年龄4.0(0.3~18.0)岁。592例中,457例为上尿路结石(其中424例为单侧,33例为双侧),124例为下尿路结石,11例为上尿路合并下尿路结石。泌尿系结石标本获得方式为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开放手术或患儿自行排出。对于多发结石患儿,取不同位置结石进行分析。共获取643例次结石样本,其中结石位于肾313例次,输尿管194例次,膀胱89例次,经尿道自行排出47例次。分析结石成分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分布差异。结果592例(共643例次)中,单一成分结石419例次(65.2%),混合成分结石224例次(34.8%)。主要结石成分为草酸钙361例次(56.1%)、尿酸氢铵130例次(20.0%)、胱氨酸56例次(8.7%)、磷酸钙33例次(5.1%)、尿酸类33例次(5.1%)、磷酸铵镁25例次(3.9%)和黄嘌呤5例次(0.8%)。女性较男性草酸钙结石的比例高[65.6%(118/180)与52.5%(243/463),P<0.05]。女性上尿路结石占比高于男性[93.4%(168/180)与73.2%(339/463),P<0.05]。不同年龄组中草酸钙、尿酸氢铵、胱氨酸、磷酸铵镁结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草酸钙结石在6~10岁占比最高(35.6%),尿酸氢铵和胱氨酸结石在1~2岁占比最高(分别为45.4%和42.9%),磷酸铵镁结石在3~5岁、6~10岁及11~18岁的占比均为24%。结论儿童泌尿系结石主要成分以草酸钙为主,其次是尿酸氢铵和胱氨酸。年龄和性别与结石成分的分布相关,草酸钙结石常见于女性及6~10岁儿童,尿酸氢铵和胱氨酸结石常见于1~2岁儿童,磷酸铵镁结石在3~5岁、6~10岁及11~18岁儿童中均较常见。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儿童 结石成分 性别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miR系列基因表达水平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4月的同时收集25例NSCLC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冰冻样本,以及手术前和手术后2周的血清样本。组织totalRNA抽提使用ThemirVanamiRNAIsolationKit(Ambion,Austin,Texas,USA)。血清的totalRNA使用microRNAsIsolationKit(AppliedBiosystems,ForsterCity,CA,USA)抽提。totalRNA溶于DEPC处理水中,零下80度保存。RNA浓度使用Nanodrop2100(NanoDrop,Wilmington,DE)测量。采用qRT-PCR方法检测NSL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miR系列基因表达水平,判断血清miR系列基因表达水平与手术效果的关系。结果NSLCLC患者的组织中miR-17-3p、miR-18a、miR-19a、miR-20a、miR-19b-1和miR-92-1基因表达与癌旁组织存在显著差异(P<0.01)。NSLCLC患者手术后的血清miR-17-3p、miR-18a、miR-19a、miR-20a、miR-19b-1和miR-92-1基因表达与手术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miR-17-3p、miR-18a、miR-19a、miR-20a、miR-19b-1和miR-92-1基因表达水平在NSCLC患者癌组织内明显升高,手术切除后血清基因表达明显下降。血清miR系列基因有可能成为预测NSCLC手术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miR系列基因 手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MIR(微小RNA)-92a、MIR-100及MIR-143的表达水平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期间,50例临床及病理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血清及5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通过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中MIR-92a、MIR-100及MIR-143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MIR-92a、MIR-100及MIR-143的临界值,同时利用所得到的临界值单独或联合检测血清样本中MIR-92a、MIR-100及MIR-143的相对表达水平,计算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膀胱癌患者血清样本中MIR-92a、MIR-100及MIR-143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单独检测分析发现MIR-92a的灵敏度为96.0%,特异度为74.0%;MIR-100的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65.0%;MIR-143的灵敏度为74.0%,特异度为90.0%;MIR-100和MIR-92a组合的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82.0%;MIR-92a和MIR-143组合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2.0%;MIR-143和MIR-100组合的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82.0%。结论膀胱癌患者血清中对MIR-92a和MIR-143组合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诊断膀胱癌的诊断。

  • 标签: 膀胱癌 MIRNA 诊断 RT-QPCR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miR-29c、miR-133b和miR-1的表达水平,分析3者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确诊的65例卵巢癌患者经手术切除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卵巢癌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qRTPCR)法检测miR-29c、miR-133b及miR-1水平,收集对应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组织类型及淋巴结转移),同时选取32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正常组)和39例良性卵巢上皮囊肿组织(良性组)作对照,以正常组的各指标均数为界值,将卵巢癌组miR-29c、miR-133b及miR-1水平分为高水平组(〉正常组)和低水平组(≤正常组),比较miR-29c、miR-133b及miR-1不同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同时分析卵巢癌组织中3者水平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miR-29c水平高于正常组和良性组,而miR-133b和miR-1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和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miR-29c、miR-133b及miR-1水平均与分化程度有关,miR-29c水平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miR-133b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miR-29c水平与miR-133b和miR-1均呈负相关(r=-0.541、-0.361),miR-133b与miR-1呈正相关(r=0.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组织中miR-29c呈高表达,miR-133b及miR-1呈低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且在卵巢癌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辅助卵巢癌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 标签: 卵巢癌 微小RNA MiR-29c MiR-133b MIR-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miR-454、miR-146a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来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56例作为HT组,并根据甲状腺功能分成甲状腺功能正常(HT-A组)16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HT-B组)19例,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HT-C组)21例,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50名作为健康组,比较HT组与健康组的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外周血miR-454、miR-146a表达水平,探究miR-454、miR-146a与HT病情的关系。结果HT-A组、HT-B组、HT-C组外周血miR-454及miR-146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随HT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升高(P均<0.05);miR-454与TSH、TgAb、TPOAb均呈正相关,与FT3、FT4呈负相关(P<0.05);miR-146a与TSH、TgAb、TPOAb均呈正相关,与FT3、FT4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HT患者外周血中miR-146a及miR-454水平均较健康人高,miR-146a及miR-454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miR-454 miR-146a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后血浆外泌体miR-21、miR-210和miR-4639表达变化,分析外泌体miR-21、miR-210和miR-4639单独及联合对肾移植术后并发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实施的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最终纳入34例受者,根据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CAN将其分为CAN组及对照组。采用凝胶排阻色谱法提取血浆外泌体,采用Nanosight NS300分析外泌体粒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B)分析外泌体表面标志物(CD63和Alix)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CAN组和对照组受者性别比例。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移植前年龄、末次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浆外泌体miR-210、miR-21和miR-4639对肾移植术后并发CAN的诊断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AN组(n=18例)和对照组(n=16例)受者性别以及移植前年龄、末次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eG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t=0.86、-1.84、-1.83和0.85,P均>0.05)。透射电镜、Nanosight NS300及WB检测结果均提示提取样本为血浆外泌体。CAN组与对照组血浆外泌体miR-210、miR-21和miR-4639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3.38和2.33,P均<0.05)。miR-210预测肾移植术后并发CA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0.730~0.979,P<0.05),当截断值=1.320时,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3.8%。miR-21预测肾移植术后并发CA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95%CI:0.618~0.931,P<0.05),当截断值=1.243时,敏感度为55.6%,特异度为93.8%。miR-4639预测肾移植术后并发CA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0(95%CI:0.482~0.859,P<0.05),当截断值=0.936,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5.0%。随后,构建基于miR-210、miR-21和miR-4639 3个指标的联合诊断模型,回归方程z=5.293×[miR-210]+5.046×[miR-21]+0.433×[miR-4639]-13.373,联合预测概率值p=ez/(1+ez)。miR-210、miR-21和miR-4639联合预测肾移植术后并发CA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95%CI:0.860~1.015,P<0.05),当截断值=0.587,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93.75%。当联合预测值为0.587时,CAN组有83.3%(15/18)的个体被联合预测模型诊断出阳性结果,而对照组有93.8%(15/16)的个体被联合预测模型诊断出阴性结果,表明该联合预测模型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miR-210、miR-21和miR-4639组成的miRNA阵列可能可以用于早期诊断肾移植术后并发CAN。

  • 标签: 慢性移植肾肾病 外泌体 微小RNA 联合诊断 肾移植
  • 简介:目的研究白介素10基因-592A/C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及吸烟-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2005年,在北京社区整群随机抽样人群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询问病史及吸烟等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素,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白介素10基因启动子区域-592A/C位点基因型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共1296例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史者进行分析,-592A/A、-592A/C和-592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9%、46.5%和11.7%,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417)。单因素、多因素及分层分析发现-592A/C与作为连续变量的IMT及作为分类变量的IMT增厚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单因素分析显示,-592A/C在显性、共显性和隐性模型中与颈动脉斑块患病率均无显著性,但调整年龄和性别后,-592C/C基因型在隐性模型中对颈动脉斑块起显著保护作用(OR=0.7,95%可信限:0.45-0.98),分层分析发现吸烟与-592A/C对斑块危险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48),-592C/C的保护作用仅出现在从未吸烟人群中(OR,0.5,95%可信区间:0.3-0.8),戒烟及现吸烟人群中关联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结论白介素10基因-592C/C基因型对动脉粥样硬化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这种保护作用与吸烟状况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592A/C 白介素10 颈动脉斑块 吸烟 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敏感与耐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miR-200c、miR-19a、miR-155表达差异,并分析miR-200c、miR-19a、miR-155表达差异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1日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采用吉非替尼治疗的80例Ⅲ~Ⅳ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吉非替尼敏感患者36例,作为敏感组,吉非替尼耐药患者44例,作为耐药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清miR-200c、miR-19a、miR-155水平,探究NSCLC患者吉非替尼敏感影响因素及血清miR-200c、miR-19a、miR-155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与耐药组比较,敏感组患者吸烟例数较少(χ2=5.541,P=0.019)、临床分期Ⅲ期例数较多(χ2=8.984,P=0.003)、分化程度高分化例数较多(χ2=8.673,P=0.003)、淋巴结转移例数较少(χ2=6.082,P=0.014)、血清miR-200c、miR-19a、miR-155水平均较高(t=7.249,P<0.001;t=8.222,P<0.001;t=10.46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0.355,95%CI为0.149~0.845,P<0.001)、临床分期(OR=0.494,95%CI为0.274~0.892,P=0.021)、分化程度(OR=6.062,95%CI为3.258~11.279,P=0.013)、淋巴结转移(OR=0.422,95%CI为0.245~0.726,P=0.019)、血清miR-200c(OR=5.521,95%CI为3.126~9.752,P<0.001)、miR-19a(OR=5.384,95%CI为2.947~9.836,P<0.001)、miR-155(OR=5.325,95%CI为3.058~9.274,P<0.001)水平均为NSCLC患者吉非替尼敏感的影响因素。血清miR-200c、miR-19a、miR-155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分期(t=3.230,P=0.002,r=-0.578;t=3.188,P=0.002,r=-0.612;t=3.123,P=0.003,r=-0.594)、分化程度(t=2.586,P=0.012,r=0.610;t=4.009,P<0.001,r=0.632;t=4.773,P<0.001,r=0.594)、淋巴结转移(t=2.902,P=0.005,r=-0.587;t=3.721,P<0.001,r=-0.629;t=3.391,P=0.001,r=-0.614)均显著相关。与miR-200c、miR-19a、miR-155低水平患者比较,miR-200c(63.19% vs. 4.37%,χ2=32.562,P<0.001)、miR-19a(61.01% vs. 4.75%,χ2=37.807,P<0.001)以及miR-155(57.82% vs. 0,χ2=44.454,P<0.001)高水平患者1年生存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iR-200c、miR-19a、miR-155水平在吉非替尼敏感NSCLC患者中明显升高,是吉非替尼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与NSCLC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血清高水平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微RNAs 吉非替尼 敏感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214(miR-214)和miR-181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出院后随访1~60个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R-214、miR-181c相对表达量;利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miR-214、miR-181c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iR-214、miR-181c表达均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miR-214、miR-181c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患者总生存率为44.12%,miR-214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5.71%、57.6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miR-181c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5.55%、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高(HR=1.569,95% CI:1.029~2.391,P=0.036)、miR-214低表达(HR=1.643,95% CI:1.294~2.087,P<0.001)及miR-181c低表达(HR=1.327,95% CI:1.045~1.685,P=0.02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R-214、miR-181c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不良预后有关,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微小RNA-214 微小RNA-181c 胃肿瘤 生存曲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宫颈癌组织中微小RNA(micro RNA,miR)-424、miR-19a及miR-95的表达及各指标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82例老年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424、miR-19a、miR-95的表达。统计学分析组间miR-424、miR-19a、miR-95的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放疗前后各指标表达变化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miR-19a表达明显较高,而miR-424、miR-95的表达明显较低(均P<0.05)。癌组织miR-424、miR-19a及miR-95表达与肿瘤FIGO分期、肿瘤分化有关(均P<0.05)。与放疗前相比,放疗后癌组织miR-19a表达降低,而miR-424、miR-95升高(均P<0.05)。放疗前后癌组织中miR-424、miR-19a及miR-95表达变化与放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625、0.578、0.611,均P<0.001)。放疗有效组患者放疗后癌组织中miR-19a水平较放疗前显著降低,而miR-424、miR-95显著升高(均P<0.05),而放疗无效组患者放疗前后miR-424、miR-19a及miR-9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9a表达升高,而miR-424、miR-95的表达降低,并且三者放疗前后水平变化与放疗敏感性有关,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 标签: 宫颈癌 miR-424 miR-19a miR-95 放疗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国内医疗机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的日常使用及管理现状。方法经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和多次讨论后制定调查问卷,内容涉及院内FSMP的应用及管理情况。以全国二级及以上综合或专科医院为调查对象,由各省质控中心指导各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填写问卷。结果共有592家医院参与了调查,涉及全国30个省/直辖市。患者获取医院开具的已获批号的FSMP途径多为临床营养科(40.5%)。64.0%的医院在使用FSMP前会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94.8%的医院首次启用FSMP前必须征求患者及其家属同意,86.5%的医院在使用FSMP后对患者进行随访,79.2%的医院FSMP临床应用有纸质记录或者电子记录,41.6%的医院没有组织或机构对规范应用FSMP进行管理。结论未来应加强FSMP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营养诊疗信息模块,设立专门机构实施FSMP规范化管理。

  • 标签: 肠内营养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临床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国内医疗机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的日常使用及管理现状。方法经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和多次讨论后制定调查问卷,内容涉及院内FSMP的应用及管理情况。以全国二级及以上综合或专科医院为调查对象,由各省质控中心指导各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填写问卷。结果共有592家医院参与了调查,涉及全国30个省/直辖市。患者获取医院开具的已获批号的FSMP途径多为临床营养科(40.5%)。64.0%的医院在使用FSMP前会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94.8%的医院首次启用FSMP前必须征求患者及其家属同意,86.5%的医院在使用FSMP后对患者进行随访,79.2%的医院FSMP临床应用有纸质记录或者电子记录,41.6%的医院没有组织或机构对规范应用FSMP进行管理。结论未来应加强FSMP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营养诊疗信息模块,设立专门机构实施FSMP规范化管理。

  • 标签: 肠内营养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临床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集肿瘤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探讨照射对人外周血血清miR-150-5p、miR-23a-3p表达的影响,以期为寻找辐射生物标志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63例行放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血清miR-150-5p与miR-23a-3p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两种miRNAs放疗前后在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差异表达变化,分析其与肿瘤类型等因素的关系。结果放疗后,患者外周血血清miR-150-5p与miR-23a-3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放疗前(t=4.97,Z=-2.77,P<0.05)。不同的肿瘤类型中,乳腺癌、食管癌和其他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后miR-150-5p的相对表达量降低(t=3.47、2.47、2.87,P<0.05),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后miR-23a-3p相对表达量下降(Z=-1.99,P<0.05)。在放疗前、后miR-150-5p的表达改变均不受性别、年龄、化疗和肿瘤类型等因素影响(P>0.05),而miR-23a-3p的表达改变在放疗后受性别、年龄和化疗等因素影响(t=2.04、-3.34、-2.29,P<0.05)。结论放疗可影响肿瘤患者血清中miR-150-5p的表达,其有作为辐射生物学标志物的潜力。

  • 标签: 放疗 血清 miR-150-5p miR-23a-3p 生物标志物
  • 简介:背景:早期诊断肝硬化并予早期干预可阻止病情进展,避免或延缓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筛选血清学无创标记物是肝硬化临床诊断和评估研究的重要内容。目的:评价血清miR-192和miR-29a在肝硬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real-timePCR筛选验证发现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明显的miRNAs——miR-192和miR-29a,以real-timePCR检测两者在120例肝硬化患者和76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两者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数学模型,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肝硬化组血清miR-19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miR-29a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由两者联合检测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诊断肝硬化的价值明显优于单一指标检测[ROC曲线下面积(AUC):0.968对0.887和0.933],且优于临床常用肝硬化血清学无创诊断指标APRI、FIB-4和ARR(AUC:0.796、0.793和0.571)。血清miR-192、miR-29a表达水平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风险评分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miR-192、miR-29a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风险评分可作为肝硬化无创诊断和评估新的血清分子标记物。

  • 标签: 血清 生物学标记 肝硬化 无创诊断 miR-192 miR-29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miR-20a、miR-17水平在术后不良临床结局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73例作为病例组,收集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血清标本,另收集81名同期体检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血清miR-20a、miR-17表达水平。根据表达平均数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0a、miR-17水平对结直肠癌不良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患者术后血清miR-20a、miR-17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且各检测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化程度(HR=1.462,95% CI:1.096~1.951)、TNM分期(HR=1.642,95% CI:1.339~2.014)、术前血清miR-20a(HR=1.575,95% CI:2.035~3.652)、miR-17水平(HR=2.491,95% CI:2.131~2.914)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术前血清miR-20a、miR-17高表达者的3年总生存率更低(22.0% vs 78.3%,21.3% vs 73.1%,P<0.05);两者联合检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55,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91.2%。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miR-20a、miR-17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术前检测有助于改善不良预后高风险患者的临床结局。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微RNAs 预后 miR-20a miR-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血清微小RNA-124(miR-124)、微小RNA-494(miR-494)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PD患者(PD组);同期选择在医院体检中心检查且与PD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0名非PD老年人作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空腹12 h后取清晨静脉血4 ml,采用帕金森等级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对所有PD组患者从精神状态、行为和情感、生活质量、运动检查进行评分,利用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量表对PD患者进行分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血清miR-124和miR-494表达水平;作ROC曲线判断miR-124、miR-494对PD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UPDRS评分≤60分的PD患者Hoehn-Yahr分级明显低于UPDRS>60分的患者[(2.47±0.43)分,(3.42±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55,P<0.001),但血清miR-124、miR-494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124:(0.72±0.14),(0.70±0.12);miR-494:(1.17±0.19),(1.18±0.22)](t=0.633,0.230,P=0.529,0.819);与对照组相比,PD组血清miR-124表达下调[(0.71±0.20),(1.05±0.24)],miR-494表达上调[(1.18±0.26),(0.96±0.22)](t=10.542,6.315,均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R-124、miR-494诊断P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7,0.760,截断值分别为0.901,1.126,灵敏度分别为86.67%、61.11%,特异度分别为75.03%、79.00%;二者联合诊断PD的AUC为0.89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56%、85.00%。结论PD患者血清miR-124呈低表达,miR-494呈高表达,提示二者的水平变化可能与PD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均对PD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帕金森病 老年人 微小RNA-124 微小RNA-494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血清中微RNA-26b(miR-26b)、微RNA-1(miR-1)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进行治疗的14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后HAMD评分分为单纯脑卒中组(60例,HAMD评分<7分)和脑卒中抑郁组(88例,HAMD评分≥7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所有受试者血清中miR-26b、miR-1水平进行检测,分析miR-26b、miR-1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分析miR-26b、miR-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抑郁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抑郁组患者血清中miR-26b表达显著低于单纯脑卒中组,miR-1表达显著高于单纯脑卒中组(P<0.05)。miR-26b低表达者及miR-1高表达者HAMD评分显著高于miR-26b高表达者、miR-1低表达者(P<0.05)。Pearson分析显示,miR-26b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364,P<0.01),miR-1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392,P<0.01)。不同预后的脑卒中抑郁患者中,痊愈组HAMD评分、miR-1表达显著低于未痊愈组,miR-26b表达显著高于未痊愈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AMD评分、miR-1是影响脑卒中抑郁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miR-26b是影响脑卒中抑郁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血清miR-1水平升高,miR-26b水平降低,两者与患者预后有关,均是脑卒中抑郁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卒中 抑郁症 老年人 微RNAs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