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PCR-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及PCR-HPV检测结果,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阳性率为57.6%,PCR-HPV检测诊断阳性率为97.6%.[结论]宫颈癌的筛查中PCR-HPV检测诊断阳性率高,但仍需与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进行.

  • 标签: PCR-HPV 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阴道镜 病理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对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探讨分析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高危型HPV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8例宫颈病变患者患者,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并与第2代杂交捕获法(HC-Ⅱ)的检测结果对比。结果HPV在宫颈癌患者阳性表达率达90%以上,与HC-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检测宫颈病变与HC-Ⅱ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74.7%与7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检测HSIL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症、湿疣(P<0.01),除LSIL外,其他病变中的PCR检出率均略高于HC-Ⅱ。结论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高危型HPV,可用于确诊患者是否患有宫颈癌,提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宫颈癌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分析。

  • 标签: 高危型HPV 实时荧光PCR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PCR联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核酸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荧光PCR检测和筛查,研究组患者进行荧光PCR检测。基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核酸测量值的组合,用于筛查和与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结果研究组检出高危HPV感染率高达75.6%,且研究组检出高危HPV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荧光PCR法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核酸检测 宫颈癌 癌前病变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16、18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对宫颈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确诊的宫颈癌患者140例,癌前病变10例,以及正常对照者35例.采用改良通用引物PGMY和PCR-反向点杂交法对宫颈活检组织进行HPV基因扩增与分型.应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血浆HPV16、18DNA水平,观察HPVDNA的感染率和病毒含量,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在宫颈组织HPV16、18阳性患者中,血浆HPV感染率分别为57.9%和23.8%.随着宫颈癌临床病期的发展,血浆HPV16DNA检出率逐渐增加(P〈0.001),但病毒含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277).血浆HPV18病毒检出率和病毒拷贝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P=0.609,P=0.512).结论血浆HPVDNA定量检测是一种可靠的实验方法,对宫颈癌的诊断和预后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血浆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我中心经病理组织学诊断宫颈疾病女性500例开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水平。结果y(Ct)=-3.3236lgx+34.713,R2=0.9986,批内、批间、日间重复性检测CV均在合格范围内;不同病理类型HR-HPV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416,P<0.05);不同类型HR-HPV阳性者拷贝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1.495,P=0.063>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可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筛查早期CIN病变。

  • 标签: 宫颈癌 HPV-DNA PCR 实时荧光定量
  • 简介:【摘 要】目的:在宫颈癌筛查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探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的200例宫颈癌筛查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和杂交捕获2代技术(HC-Ⅱ)检测HPV-DNA。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进而判断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诊断检测出HPV-DNA阳性病患有126例,以此作为金标准。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后,HPV-DNA阳性病患有106例,诊断正确率为84.12%;经杂交捕获2代技术(HC-Ⅱ)检测后,HPV-DNA阳性病患有74例,诊断正确率为58.73%。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其诊断结果准确率高,降低误诊率,可有效筛查宫颈癌患者。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HPV-DNA 宫颈癌筛查 杂交捕获2代技术(HC-Ⅱ)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474例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患者,均进行HR-HPVDNAPCR与TCT检测,观察诊断价值。结果474例患者中,有270例患者TCT结果存在异常,而通过活检显示存在72例异常者,TCT检测符合率为26.67%(72/270)。有130例(27.43%)TCT阳性并HPV阳性者患者,其中鳞状细胞癌、高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HPV、低危型HPV、HR-HPV感染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用HR-HPVDNAPCR与TCT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聚合酶链反应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关于PCR的教学中,有几个问题会经常困扰教师和学生。下面就列举这些问题并作以解答。

  • 标签: PCR 生物科技 人教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宫颈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更加有效、准确、经济的诊断方法。方法自2014年11月至2014年12月,对宁夏地区宫颈癌筛查项目1374例患者进行HPV-DNA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两项检查中有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在宫颈组织3、6、9、12点分别取材。以病理学检查为标准,对比两种初筛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高危型HPV阳性率为31.4%,TCT阳性率(≥ASCUS)为32.5%;高危型HPV基因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诊断指数分别为90.2%、72.9%、19.3%、99.0%、0.631;TCT分别为95.7%、72.2%、19.8%、99.6%、0.671,二者联合检测方案的结果为100.00%、71.6%、19.1%、100.0%、0.716。结论TCT与HPV-DNA检测无明显差异,但考虑到经济及医疗资源方面,仍应以HPV-DNA检测作为首选;TCT和高危型HPV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疾病筛查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正确诊断指数。

  • 标签: 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检查 HPV-DNA检测 病理学检查
  • 简介:摘 要: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HPV疫苗已有三种研制成功并获准上市的三种预防性疫苗,分别为四价HPV疫苗与二价疫苗,以及第二代九价疫苗。9-45岁人群均可接种不同疫苗,目前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但由于我国国民对HPV了解不够,认知度较低,所以普遍接种率不高。

  • 标签: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疫苗 疫苗安全性 认知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TCT、HPV-PCR和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宫颈癌前期疾病诊断的患者3923例,其中有1146例采取TCT和HPV-PCR检查,1631例采取阴道镜检查,取活检115例。结果在TCT检查者中,其中HSU-US32例,LSILS1例,HSC-H1例,HSILS2例;在HPV-PCR检查者中,HPV为阳性129例,以16183133525668型为主;病理检查显示,CINI24例,CIN?Ⅱ?10例,CINⅢ12例,宫颈癌7例;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下组织活检是目前为止最为有效地检查宫颈癌以及宫颈癌前期疾病的检查方法。

  • 标签: TCT HPV-PCR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前期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和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口咽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中的检测性能。方法采用HC2和多重荧光PCR检测31例口咽癌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结果中的一致性。结果HC2和多重荧光PCR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为90.32%,总一致性指数(Kappa指数)为0.7364。结论在口咽癌患者中应用HC2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有可行性。

  • 标签: 杂交捕获 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口咽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高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