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科里奥兰序曲》(Op.62)是贝多芬英雄风格的浓缩,不仅体现了贝多芬英雄时期的音乐风格、创作手法和思想内涵,更因其特殊的标题化作用和文学性渗透深刻地反映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从音乐与主题形象、音乐与戏剧关系两个方面可对这部序曲加以分析与解读。

  • 标签: 《科里奥兰序曲》 贝多芬 音乐与戏剧
  • 简介:摘要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圆舞曲是肖邦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体裁之一,他在继承圆舞曲的传统风格的同时又以独特的创造力表现他自己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和生活的经历,抒发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祖国沦陷的仇恨与悲痛。他的《♯c小调圆舞曲》是其圆舞曲中最具代表的一首,从其叹息式的语调和呼唤性的节奏表现中,感受到了肖邦那深深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诗人气质的浪漫主义风格。

  • 标签:
  • 简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经常会给交通参与者带来巨大的人身伤害,而事故处理只关注责任划分,欠缺对客观因素的考虑.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者的伤害程度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事故伤害程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以伤害程度为因变量,从能够表征人、车、路、环境的客观因素中选取候选自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主要自变量,而后采用OrderedProbit模型分析主要自变量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害程度的影响,并对模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气囊、车型和速度限制对伤害程度的影响显著.该方法可为交通事故分析提供参考,有助于交通管理措施的制定.

  • 标签: 交通安全 事故伤害程度 OP模型 主成分分析 以人为本
  • 简介:本文从研究波兰民间的玛祖卡音乐开始,结合对肖邦玛祖卡音乐特殊的创作背景的认识,去考察作曲家独特的“玛祖卡”音乐创作风格的形成特征,进而把研究中得到的一些体会与演奏实践结合起来。

  • 标签: 波兰民间玛祖卡 肖邦玛祖卡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社区综合护理度提高更年期骨质疏松( OP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 随机选择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在医院就诊的更年期骨质疏松患者 84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更年期骨质疏松患者的诊断标准,依据对其的护理方式不同,可分为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各 42 例,其中实验组更年期骨质疏松患者采用社区综合护理方法,常规组患者采用基本的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更年期骨质疏松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方式下,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 实验组更年期骨质疏松患者采用社区综合护理方法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优于常规组更年期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基本的常规护理方法对其的生活质量影响。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方式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于治疗更年期骨质疏松患者,使用社区综合护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可使提高治疗效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较高的提升,改变了患者对该病症的认识和了解,更全面的预防和护理该病症。

  • 标签: 社区综合护理 更年期骨质疏松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第一钢琴奏鸣曲》Op.3/121是鲍里斯?季先科(Борисатищенко)代表作品之一,基本素材创作于1957年。作曲家不仅在传统的音乐创作基础上大胆融入了爵士元素、中心音技术等现代创作手法,作品规模宏大、高潮迭起,甚至具有交响乐的思维特质。本文着重研究了《第一钢琴奏鸣曲》Op.3/121的音乐结构、创作技法等问题。

  • 标签: 季先科 钢琴奏鸣曲 音乐创作 演奏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众多,但临床疗效报道不一。更换髓内钉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金标准,极大提高了骨折不愈合治疗成功率,骨科医师至今仍首选此种治疗方法。但近期研究表明,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失败率越来越高,保留原髓内钉加接骨板及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的药物治疗研究集中于甲状旁腺激素(1-34),又称特立帕肽,其主要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最新研究证实其在加速骨折愈合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目前关于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众多治疗方法缺乏循征医学等级支持。本文旨在对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详细阐述及评价,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 不愈合
  • 简介:摘要探讨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前外侧切口在合并腓骨骨折的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18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型前外侧切口治疗,男12例,女6例;年龄22~75岁,平均37.5岁;病程3h~13d。骨折类型Rüedi-AllgǒwerPilon分型Ⅱ型13例,Ⅲ型5例;其中开放性3例,闭合性15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0例,扭伤2例,高空跌落伤6例。18例患者2例合并有颅内损伤,3例合并有腰椎骨折,4例合并有股骨骨折,5例合并有跟骨骨折。伤后至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为3h~13d,平均9d。开放性骨折患者在外支架固定至软组织恢复正常后进行ORIF手术;闭合性骨折患者中有5例伤后3~6h内进行急诊手术,其余10例根据小腿皮肤消肿情况在伤后8~13d手术。术后平均随访22.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采用Mazur方法评价手术疗效,18例患者中,优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88.9%。切口甲级愈合率88.9%。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不良,浅部感染、皮肤坏死、延迟愈合各1例。关节退行性改变1例。结论改良经前外侧改良型切口治疗Pilon骨折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切口感染率低,同一切口可同时复位固定胫骨及腓骨,切口容易关闭,切口愈合率高,皮肤坏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 标签: 改良前外侧入路 胫骨Pilon骨折合并腓骨骨折 疗效
  • 简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对侧骨折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固有因素(如年龄、性别、BMI),疾病相关因素(如骨质疏松、视力低下、痴呆症、眩晕、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方式等),社会因素(如居住地保健条件)。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必须熟练掌握可能引起对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利于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早期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对侧骨折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髋部骨折 对侧骨折 老年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式。方法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对57例股骨近端骨折并发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30例作为单一内固定组,使用内固定治疗方式,27例作为组合内固定组,使用组合内固定方式,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单一内固定组的手术出血量平均是(143.7±36.5)ml,平均手术时间(78.2±10.3)min,对照组是(278.4±74.8)ml和(105.1±21.9)min,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平均追踪观察时间为(20.5±3.3)个月,两组的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临床中可以使用髓内钉固定,降低患者出血量,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确保患者能够愈合。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治疗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入路直型重建钢板固定外踝,利用半螺纹松质骨钉固定内踝骨折,手术结束后在透视机的辅助下以手法闭合复位后踝骨,后进行一个月的外石膏固定。实验组患者采用腓骨后缘和跟腱外缘入路,直接进行骨折复位,临时固定采用克氏针,后利用T型钢板固定,踝骨折块固定之后进行三踝骨折固定,最后临时固定采用石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关节复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关节复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治疗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折块固定 骨折愈合 Ⅳ型踝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康复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结果对照组的骨折康复情况为94.3%,参照组的骨折康复情况为74.3%,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参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3%,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促进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影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肋骨骨折患者64例,经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经常规护理,观察组经延续护理,随访6个月后指导患者复查并对比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不佳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合并肋骨骨折手术患者以延续护理配合,可保证患者恢复效果。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肋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后在骨折三期实施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录治疗的42例巩固骨折近端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三期开展中医辨证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三期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患肢优良率为85.71%(18/21),其中差的患者占14.29%(3/21)。对照组患者患肢优良率为61.9%(13/21),其中差的患者占38.1%(8/21)。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三期开展中医辨证具有显著效果,减轻患者的局部肿胀情况,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中医骨折3期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对我院接收的40例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患者开展了研究,将患者分组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均有20例患者,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组有11例优秀,6例良好,3例尚可,优良率是85%,非手术组有9例优秀,4例尚可,2例较差,优良率是70%,两组优良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手术组的优良率较非手术组要高,手术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结论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要结合患者的骨折情况,对其进行分析,视情况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的治疗方式,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锁骨骨折 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研究中医骨折分期治疗对骨折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Pilon骨折术后患者,共计90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是研究纳入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行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常规治疗。研究组间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切口感染、骨折愈合不良)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较更高,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较均更少,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对Pilon骨折术后患者实施中医骨折分期治疗,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速度。

  • 标签: 中医分期 骨折愈合 临床影响 Pilon骨折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对下肢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7月~ 2017年 8月 10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50例。治疗组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 对照组采用 AO钢板固定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 38例愈合优秀, 8例愈合良好, 4例愈合较差, 有效率为 92.0%;对照组中 19例愈合优秀, 20例愈合良好, 11例愈合较差, 有效率为 78.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 治疗组中 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而对照组中则有 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这类疾病时, 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进行治疗, 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建议临床外科中广泛应用并加以改进。    【关键词】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下肢复杂性骨折骨折愈合;不良反应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fracture reduction external fix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fracture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Methods 100 cases of complex fracture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were selected from July 2015 to August 2017.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with 50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racture reduction and external fixator,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O plate fixation. The fracture healing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38 cases healed well, 8 cases healed well, 4 cases had poor healing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2%. 19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excellent in healing, 20 cases healed well, 11 cases were poor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78%. The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t the same time, 2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adverse reactions, while 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fracture of lower extremities,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 reduction external fixator can achieve more ideal therapeutic effect.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widely used and improved in clinical surgery.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