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CO2/NH3复叠制冷系统进行分析的同时,并与NH3/NH3双级压缩进行对比,阐述CO2/NH3复叠系统在-35~55℃低温领域具有的优势,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自然工质 复叠制冷 低温应用
  • 简介:目的:探索燃料富氧燃烧过程中不同浓度CO2的稀释作用对NOx生成的影响,为探索Nx在O2CO2气氛中生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创新点:提出一种无分支链式反应解释说明CO2在还原性粒子环境中对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ChemkinPro中塞流式反应器模块对混入NH3的CH4燃料在O2CO2气氛中反应进行数值模拟,同时改变CO2的稀释程度来探索CO2浓度对NOx生成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反应机理下的模拟结果,探索此环境中NOx的生成机理(表1)。结论:1.无支链反应机理可用于解释CO2在还原性粒子环境中对Nq生成与还原的影响;2.随着C02浓度的升高,无支链反应和支链反应相互竞争H,进而抑制NO的生成;3.在对NH,转化效率的影响方面,CO2浓度增加引发的无支链反应和支链反应对H的竞争,在富燃料条件下从促进转化变为抑制转化,在化学当量和贫燃料条件下从无影响变为抑制转化。

  • 标签: CO2 富氧燃烧 NO 燃料稀释
  • 简介:增加的CeO2(ZrO2)/TiO2催化剂独立由大音阶的第五音胶化和受精的方法准备了的一系列镨为选择催化减小被测试没有,并且由X光检查衍射(XRD)描绘了,N2-brumauer-emmett-teller(N2-BET),NH3-temperature规划了解吸附作用(NH3-TPD),H2-temperature规划了减小(H2-TPR),PL系列,拉曼系列,电子顺磁的回声(EPR)一催化性能上的准备方法的影响被学习。结果证明CeO2(ZrO2)/T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上的Pr增加的影响在大音阶的第五音胶化方法和受精方法之间是不同的。Pr增加趋于与TiO2交往并且当它是更可能的与在受精方法形成Ce-O-Pr的结构的CeO2交往时,在大音阶的第五音胶化方法形成了Ti-O-Pr的结构。大音阶的第五音胶化方法准备的催化剂的全部的酸数量和氧化还原作用性质与Pr元素的增加减少了,它导致了催化活动的减少。相反,受精方法准备的增加Pr的催化剂被发现拥有更容易的reducibility,更多的全部的酸数量和Ce3+种类的更高的比例,它为更高催化的活动是赞成的。

  • 标签: 增加镨 CeO 2(ZrO2)/TiO2 准备方法 选择催化减小 催化性能 稀土元素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氨气的特性和主要来源,列举了目前主要的测量方法:间接法测量和直接法测量。通过分析各个方法的不同,梳理出针对不同监测区域,应优先采纳的监测方式。根据氨气是极性分子的特点,汇总了氨气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 标签: 氨气,氨气测量,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NH3(氨气)是大气中最重要的碱性气体,可以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的铵盐,就形成了雾霾中最主要的两种铵盐——硫酸铵、硝酸铵。大气中氨气的主要来源为农业源、非农业源以及人类的人为排放。NH3的日变化较为规律,早晚大气氨浓度较低。NH3的季节性变化浓度整体呈现春夏季高冬季低的趋势。本文总结了有关氨气日变化、季节性变化、来源、分布以及产生的危害性的现状。

  • 标签: 氨气  霾污染  大气污染
  • 简介:本文研究了地表水源水一年中NH3-N,NO2-N含量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从而对水质处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 标签: 地表水 NH3-N NO2-N 水质处理 水质卫生
  • 简介:湿地土壤NH3挥发及N2O释放过程与氮的气态损失密切相关,其对于氮循环的生态意义重大。综述了湿地土壤NH3挥发、N2O释放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动态。当前湿地土壤NH3挥发及N2O释放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释放特征与一般影响因素的探讨上。影响湿地土壤NH3挥发及N2O释放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理化学性质、环境因素、水文过程、生物群落和人类活动等。鉴于当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研究中应亟需加强的领域包括:①NH3挥发及N2O释放的驱动机制;②NH3挥发及N2O释放应用模型表征;③全球变暖、降水改变等对NH3挥发及N2O释放过程的影响;④人类活动对NH3挥发及N2O释放过程的作用机制。

  • 标签: NH 挥发 N2O释放 影响因素 湿地 土壤
  • 简介:问:能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为什么?答:不能。实验室制取CO2一般采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下同)反应,因为生成的氯化钙易溶于水,从而脱离大理石固体表面,使反应能得以继续进行。而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钙则会沉积在大理石固体表面,会

  • 标签: CO2 制备方法 二氧化碳 向上排气法 初中 化学实验
  • 简介:AseriesofMn-basedcatalysts,MnOx,MnOx-CeO2,Pd-Mn-Ce,MnOx/ACwereprepared.AndtheirperformancesforNOlow-temperatureSCRwereinvestigatedinthisstudy.TheNOconversionisabout90%at100℃onMnOx-CeO2andalmostallNOcanbeconvertedat120℃.SimilarresultsarealsoobservedinthetestsonMnOx-CeO2/AC.Theexcellentlow-temperaturecatalyticactivityofmodifiedMn-basedcatalysts,whichmaybemainlyduetotheoxygenstoragefunctionofCeO2,canimprovetheoxygenflowonthecatalystssurface.ThentheoxidationofNOtoNO2isaccelerated,whichisthekeystepofNOSCR.

  • 标签: LOW-TEMPERATUR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NO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CO2解析塔的共振响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细高塔进行风载共振响应分析,探讨了风载诱导共振的可能性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细高塔结构的共振响应受到风载大小和结构本身固有频率的影响,在3~4级微风时容易形成塔体共振。本文的研究为细高塔的抗风设计及在空塔安装时防止出现横风共振采取的措施提供借鉴。

  • 标签: CO2解析塔 细高塔 共振响应 抗风设计
  • 简介:利用沸石吸附去除重金属废水中以络离子形态存在的镉,实验考察了沸石用量、振荡时间、pH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沸石对Cd(NH3)4^2+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废水pH、温度和吸附时间是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在Cd(NH3)4^2+浓度低于50mg·L^-1,吸附规律基本符合Freundlich模式,高于50mg·L^-1时,不能满足常规吸附规律。

  • 标签: 沸石 吸附 镉氨络离子 重金属废水
  • 简介:通过对分子筛原粉添加黏结剂,制备出了适宜作为吸附材料的成型分子筛颗粒.随后对成型分子筛颗粒进行活性组分的负载,并采用氮气吸附等温线对不同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表征.通过考察样品对氨气的动态吸附能力,对活性组分的种类和含量进行筛选和优化,最终确定以质量分数为8%的H_2SO_4作为分子筛基氨气吸附材料的配比组成.通过与活性炭吸附材料的对比发现,在低湿度和高湿度2种条件下,分子筛基防护材料对NH3的防护性能均优于活性炭.

  • 标签: ZSM-5分子筛 氨气 吸附 TICS
  • 简介:细菌和植物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更有用的化合物,但人类仍在努力通过实践实现这一挑战。现在,面对这一方向开发的催化系统,以高的周转率使CO2还原为CO已迈出新的一步。

  • 标签: 二氧化碳转化 CO2 催化系统 化合物 周转率 还原
  • 简介:有了合理的碳税政策,石油企业的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便有了最基本的原料保障。该项技术就可以大规模推广,整个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产业链会变得更加完整,运行更加顺畅。

  • 标签: 碳税 CO2 驱油技术 二氧化碳 石油企业 产业链
  • 简介:从1999年8至10月,2000年的4至6月,2002年8月至2003年9月,在平均树高为26米的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用红外气体分析仪(2250D,LI-CORInc.和LI-COR,820)测定了不同高度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测定的数据,分析了阔叶红松林二氧化碳廓线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动态。结果表明:CO2浓度的垂直分布在白天和夜间是不同的,在接近地面处CO2浓度始终最大。从季节CO2廓线看出,在植物生长季节林冠处CO2浓度有明显的成层现象,不同高度(60~2.5m)的CO2浓度3月份变化较小差值为10mmol穖ol-1,而在7月份变化较大,差值为60mmol穖ol-1。7月份林冠处(22,26,32m)CO2浓度梯度较大,浓度差为8mmol穖ol-1。计算位于涡度相关仪器之下的40米高空气柱中CO2贮存状况表明,年际贮存是负值,但对NEE的贡献很小。图4参11。

  • 标签: CO2浓度 CO2廓线 CO2贮存 阔叶红松林 垂直分布 浓度梯度
  • 简介:根据东白城子河段近十几年试验监测资料,采用几种化学计量关系,分析论证了该河段的侵蚀CO2和游离CO2的含量周期性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这一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该河段的水质监测评价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 标签: 有氧光合成 评价 化学计量
  • 简介:PhotoelectrochemicalandelectrochemicalreductionofCO2intoorganicchemicalsispromisingfordirectlyorindirectlytransformingsolarenergyintochemicalenergyforfurtherutilization.However,researchontheelectroactivespeciesintheseprocesseshasbeenratherlimited.Inthiswork,weinvestigatedpossibleelectroactivespecies(CO2orHCO3–)involvedintheelectrochemicalreductionofKHCO3atelevatedtemperatureswithoutCO2bubbling.TheresultsshowedthatCO,CH4,andC2H4wereproducedafterelectrochemicalreductionof3.0mol/LKHCO3atelevatedtemperatureonaCuelectrodeevenwithoutCO2bubbling,althoughtheirfaradaicefficiencieswerelow(<6%).MeasurementsforCO2generationfromthedecompositionofHCO3–showedthatelevatedtemperatureandhighHCO3–concentrationstronglypromotedthisprocess.Theseresultssuggestedthatthein-situproducedCO2fromthedecompositionofHCO3–wasprobablytheelectroactivespeciesintheelectrochemicalreductionofHCO3–withoutCO2bubbling.ChangesoftheGibbsfreeenergy,rateconstant,andactivationenergyofthedecompositionofHCO3–intoCO2werealsoinvestigatedandcalculatedfromtheexperimentaldata.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