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aposi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本病例为足部包块感染,采取常规术野局部麻醉,切除足部包块,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讨论对于一些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病例,除了相关影像学及化验检查外,一定要做病理检查,注重病理诊断以避免误诊。

  • 标签: 肉瘤 Kaposi 足部 误诊
  • 简介:报告1例经典型Kaposi肉瘤。患者男,37岁。双手足反复出现结节伴肿胀6年,脓疱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内散在分布肿瘤细胞团块,主要由血管内皮样细胞组成,伴管腔形成;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梭形,可见红细胞外溢及含铁血黄素沉积,散在少量单一核细胞浸润。诊断:Kaposi肉瘤

  • 标签: 肉瘤 KAPOSI 经典型
  • 简介:背景:对人类疱疹病毒8(HHV8)的发现提高了人们对Kaposi肉瘤发病机制的认识。器官移植后发生的Kaposi肉瘤与该病其他类型相比,具有独特之处。患者和方法:作者报道22例移植(肾脏12例、胰-肾脏2例、肝脏6例及心脏2例)后发生Kaposi肉瘤的患者。本回顾性研究旨在分析这些移植患者的临床和病毒学特征,并明确这些患者的HHV8血清转化率。结果:21例患者出现皮肤损害,9例患者内脏受累。器官移植时,20例患者中的16例HHV8血清学呈阳性;诊断为Kaposi肉瘤时,22例患者中的21例HHV8血清学呈阳性。

  • 标签: KAPOSI肉瘤 器官移植 人类疱疹病毒 HHV8 病毒学特征 血清学
  • 简介:Kaposi肉瘤(KS)又称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是最常见的HIV感染性恶性肿瘤,主要见于青壮年男性同性恋者,胃肠道常被累及,病灶直径5~15mm,且从口至肛门均可受累,可引起小肠梗阻、肠道出血、腹痛和广泛的肛门直肠周围病变。KS的病因与病毒感染(如HIV、HHV-8、CMV、HPV)密切相关,受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KS常见于欧洲的意大利人、犹太人和非洲斑图人,我国新疆地区不罕见。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护理 直肠肿瘤/护理
  • 简介:AIDS相关Kaposi肉瘤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期间的HIV一1感染患者中很常见。作者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根据诊断Kaposi肉瘤时的临床特征来预测死亡率。方法:5873例HIV.1感染患者中有326例(6%)发生了Kaposi肉瘤,其中262例(80%)是首次被诊断为AIDS病界定疾病。作者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以明确预测总体存活率的共变量,并通过446例Kaposi肉瘤患者的独立数据集验证该方法。结果:在最初的方法中。作者采用了0至15分的预后评分,以10分为起点。

  • 标签: KAPOSI肉瘤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AIDS病 预后指数 治疗期间 S相
  •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Kaposi血管内皮细胞瘤(KHE)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5例手部Kaposi血管内皮瘤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为6个月至33岁,平均4.6岁(55个月),1例为33岁成年人,余4例均为婴幼儿。本组病例术前检查均未发现凝血系统异常。5例均采取外科手术局部肿物扩大切除。结果术后病理均确诊为Kaposi型血管内皮细胞瘤,肿瘤表现为多结节状侵袭性生长,细胞呈血管内皮细胞样,可见密集分布的梭形肿瘤细胞和筛状或裂隙样血管,局灶增生呈肾小球样结构。部分病例有组织学或影像学证据显示骨破坏。免疫组织化学CD31,CD34,Fli-1蛋白,第VIII因子等血管标记阳性,SMA灶性阳性,1例局灶性表达CK。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剩余病例均无复发。结论对于手部单纯KHE的病例,单纯手术扩大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结果。

  • 标签: 肉瘤 卡波西 肿瘤 软组织肿瘤 治疗结果
  • 简介:Kaposi样血管内皮细胞瘤(KHE)是一种罕见的局部侵袭性血管肿瘤,好发于新生儿与儿童。KHE患者有时会发生卡-梅现象,临床预后往往较差。组织学上,KHE表现为浸润性结节、梭形细胞和裂隙样管腔,对内皮细胞、淋巴管、平滑肌标志物呈阳性反应。丛状血管瘤与KHE的组织学特征存在重叠现象,被认为是KHE更轻微、良性、局部的表现。KHE的其他组织学鉴别诊断包括婴幼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梭形细胞血管瘤、疣状血管瘤、Kaposi肉瘤等。既往认为切除术为KHE的根治方法,但常因病变范围无法实现完全切除;因此通常利用单一或联合化疗治疗KHE。最近研究显示雷帕霉素能够成功治疗难治和复杂的KHE病例。

  • 标签: Kaposi样血管内皮瘤 血管性肿瘤 卡-梅现象 雷帕霉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全身皮肤发生红斑、丘疹伴脱屑3个月,加重1个月”于2015年12月4日于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入院3个月前淋雨后,躯干、四肢发生散在红斑、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在当地医院诊为“银屑病”,给予口服“中药汤剂、雷公藤多苷片”,外用“黄皮肤、氯倍霜”等药物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后躯干、四肢皮肤出现弥漫性潮红,伴大量脱屑。为求进一步诊疗,我院门诊以“红皮病型银屑病”收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 标签: 红皮病型银屑病 KAPOSI水痘样疹 疱疹性湿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规范化的子宫肉瘤病理诊断报告是临床对子宫肉瘤诊治及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为提高我国子宫肉瘤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水平,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学组(协作组)结合国内外关于子宫肉瘤病理诊断和临床的治疗原则,制定了本规范,包括子宫肉瘤标本的固定处理、大体取材描述、病理报告内容和格式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检测等,力求为子宫肿瘤的标准化治疗提供关键性的病理依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