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择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集的142例经过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发现有细胞学异常的宫颈细胞标本作为异常组,另择取同期126例经过宫颈液基细胞检查未发现细胞学异常的宫颈细胞标本作为对照组,对宫颈病变与HPV多重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过检测,异常组HPV阳性率为88.73%,对照组HPV阳性率为29.37%;伴随病变级别增加不同病变组的阳性率也随之增加,不同病变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V阳性患者中,多重感染占比为44.17%,单一感染占比为55.83%;随着感染型别数增加多重感染比例随之降低;除宫颈鳞癌之外,在其他病变组中HPV多重感染占比随宫颈病变级别增加而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程度相关,宫颈癌的出现可能与高危亚型感染的协同力与致病力相关。

  • 标签: HPV 多重感染 宫颈病变 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多重感染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及多重感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人乳头状瘤基因分型技术对300例(慢性宫颈炎症组121例、CIN158例、CIN242例、CIN320例、宫颈鳞癌组SCC8例、正常对照组51例)就诊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运用?2趋势检验比较HPV在不同病变中的总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分析HPV亚型在多重感染中的分布及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SCC组的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3.92%、9.92%、15.52%、19.05%、15.00%、12.50%。不同宫颈病变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多重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组多重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常见,二重感染最常见的HPV亚型组合是HPV16+51型。结论CIN1、CIN2、CIN3及宫颈癌中HPV感染率均高于正常和宫颈慢性炎症组,高危型HPV多重感染(高危与高危)增加宫颈上皮内病变风险,但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病变 HPV多重感染 HPV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多重HPV感染对宫颈病变产生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56例有性生活史并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HPV分型和薄层细胞学检测,对检查有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送病理。比较不同类型宫颈病变HPV多重感染的比例及基因型分布。结果 本研究中多重感染的比例为75.44%,其中多数为二重感染,少数为六重感染。二重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为HPV16、58及HPV16、18亚型。宫颈鳞癌组的HPV多重感染检出率为2.9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组、CIN Ⅱ组、CIN Ⅰ组、炎症组的HPV多重感染检出率分别为33.14%、27.62%、23.55%、12.79%。炎症组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组、Ⅱ组、Ⅲ组中HPV多重感染的检出率比例随宫颈病变级别增加而增加。各组间HPV多重感染检出率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发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多重感染增加宫颈病变的风险,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感染 HPV 的基因型有关。HPV16的致癌性最强,提示临床上应对包含有HPV16亚型的多重持续性感染者进行定期随访。

  • 标签: HPV 高危感染 多重感染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Hpv单一感染多重感染对宫颈病变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100例,在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来院检查,实施宫颈自动采集制备液基细胞学检查,根据HPV感染分为4组,单一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一共40例,多重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为19例,单一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患者为26例,多重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患者为15例。结果20~50岁的发病人数较多,其年龄的增长,感染率逐渐降低。低危型HPV感染会引发生殖道、肛周以及外生殖器出现湿疣病变,很少会引发宫颈恶性病变,因此其引发病变程度不高,而在低危型和高危型混合感染中,引发宫颈病变,均为高危型HPV感染引发的,因此单一感染多重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HPV感染对宫颈影响无统一性的定论,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探讨。

  • 标签: Hpv单一感染 多重HPV感染 宫颈病变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L1(HPVL1)壳蛋白在各级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同时探讨其在HPV单型感染多重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宫颈活检且高危HPV阳性的250例患者,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联合非同位素标记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行HPVL1壳蛋白检测。HPVDNA分型检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结果HPVL1壳蛋白在正常或宫颈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癌(SCC)4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1.6%、52.8%、22.2%、0,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L1壳蛋白在单型与多重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9.7%和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L1壳蛋白在≤35岁、36~49岁及≥50岁3个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25.5%、27.3%、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L1壳蛋白阳性率在HPV感染中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加重而下降,可作为宫颈上皮内病变进展的1种预测标志物。HPVL1壳蛋白与HPV感染亚型以及单型或多重感染无明确相关性。

  • 标签: HPVL1壳蛋白 人乳头瘤病毒 单型感染 多重感染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来院的150例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的患者,以宫颈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型,并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在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50例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阳性患者有65例,占43.3%;阴性有85例,占56.7%。65例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患者中,癌前病变有32例(鳞状上皮轻度上皮内的瘤变6例、鳞状上皮中度上皮内的瘤变4例、鳞状上皮重度上皮内的瘤变22例),占49.2%;宫颈癌有28例,占43.1%。HPV16亚型30例,其次为HPV52亚型6例。结论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是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必然条件,对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能够更好的预防及治疗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 癌前病变 宫颈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顺义地区妇科门诊病人和产后42天体检脱落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亚型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21.1.1-2021.5.31年在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HPV检测的5992例妇科病人和1852例产后42天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PCR法,进行15种HPV亚型的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共检查HPV阳性标本高危型1213例,其中,妇科门诊阳性标本1058例,产后42天阳性标本155例。妇科门诊前五位高危亚型分别为HPV52型(212例)、HPV16型(152例)、HPV58型(129例)、HPV56型(96例)、HPV66型(87例).其阳性率分别为20.01%、14.37%、12.19%、9.01%、8.22%。妇后42天门诊前五位高危亚型分别为HPV52型(37例)、HPV16型(24例)、HPV58 型(22例)、HPV51型(19例)、HPV39型(13例).其阳性率分别为23.87%、15.48%、14.19%、12.26%、8.39%。各群体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率 基因分型 病人 体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