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因各种因素造成操作工没有对屏蔽按钮进行复位操作,在进行正常开机作业时因质量检测处于屏蔽状态,避免造成严重质量事故的发生而开发的。采用智能监控设备实现闭环控制。

  • 标签: 包装机 质量检测 屏蔽状态 智能监控设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为解决GD机条透纸夹钳在使用过程中夹纸不稳定的问题,针对GD机条透夹钳内置压簧的安装方式进行了改进。介绍了原设计存在的压簧更换过程烦琐和调整复杂的缺点,重点说明了改进原理及方法。经改进设计后解决了条透纸夹钳压簧更换用时较长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目的。

  • 标签: 条透纸夹钳 压簧 外置 快速
  • 简介:摘 要:本装置将原机纯机械制动随动平衡(被动平衡)改为伺服电机+减速机带动透明纸卷轴主动调节(主动平衡)的新型小包透明纸输送装置。增加高精度倾角定位传感器,作为数据反馈,形成闭环控制。新型GD小包透明纸供给及涨紧装置集“小包透明纸气动涨紧、张力自动调节”等功能,实现了功能集成,机械联动式自动调节,主要解决因小包透明纸输送过程张力调节不平衡产生的小包透明纸散包、透明纸歪斜、拉带错口、皱折及透明纸包裹不紧凑的质量问题。

  • 标签: 主动平衡 被动平衡 自动供给 倾角定位传感器 闭环控制
  • 简介:摘要:GD包装机组的应急电源开关采用的是机械连杆式断路器的操作方式,需手动分、合闸。因配电柜门的频繁开启和机械连杆长期磨损造成的变形和错位,机械装置动作容易不到位,引起断路器不能正常通断。应急电源开关出现不灵活时需要对应急电源开关进行手动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 标签: GD包装机 电源 安全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44例患者中,治疗显效14例,治疗有效22例,治疗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36(81.82%)。实验组44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1例,治疗有效22例,治疗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3(97.73%)。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转租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能够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充分了解患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利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中医辩证治疗 消化性溃疡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第二顶升装置处,将原机长边挡板拆除,更换为新设计机械结构,于挡板表面加装美容加热板,前加热板后部安装弹簧,在气缸的带动下可以做往复运动,使美容加热板贴合于条盒表面,从而达到热缩膜收紧的目的。解决了原GD-CV包装机组条透侧面没有整形装置的现象。

  • 标签: 包装机 侧面整形 美容加热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2020年7月——2021年7月8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状况。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并不明显;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时间较短、创伤较小,且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解剖锁定钢板 钢板内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 愈合率
  • 简介:摘 要:提高电控柜直流功率,保证电源稳定输出,更换元器件,保证设备高效稳定运行,增加急停开关灯光报警功能,扩展原车OPC故障报警范围,新增的故障报警范围涵盖主机辅机全部防护罩、全部急停开关、主机辅机全部分线盒、CPU输出板、变频器输出等信息,实现了故障快速判断,故障准确定位,显示快捷直观。提升了故障点分析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电气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 标签: 直流电源 Q2跳闸 整流 无触点式继电器 磁性开关
  • 简介:摘要:针对GD-H1000卷烟包装机频繁出现的无法正常推送烟支情况,需要通过分析推进机构存在的缺陷确认问题成因,通过改进机构的结构确保包装机正常作业。通过分析发现,机构无法准确推送烟支与滑块磨损有关,可以通过更换滑块、导轨等结构和合理设计连接件等措施降低故障发生几率,使设备达到更优性能。

  • 标签: GD-H1000卷烟包装机 烟支推进机构 结构改进
  • 简介: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灵魂。诚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例外。新时期社会的迅速发展造成学校、教师、家庭和个人的诚信教育出现了问题。对学校和家庭而言,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掌握GD中学诚信教育的现状以更好的分析诚信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中学生 诚信教育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评估兔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分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正常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油溶液构建LF组(n=118)、对照组(n=40),在注射第4、5、6、15周末进行LF组和对照组兔肝脏轴位扫描T1WI及DCE-MRI扫描,测量并计算各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返流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扫描后取肝组织进行病理Scheuer纤维化分期。共获得肝纤维化模型组(LF组,n=118)和对照组(n=3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不同LF分期组间各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法分析各定量参数与LF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比较各参数对诊断LF分期的价值。结果150只兔纳入本研究,F0期32只,F1期32只,F2期35只,F3期30只,F4期21只。Ktrans在F0与F2、F3、F4组,F1与F2、F3、F4组,F2与F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3组与F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ep在F0组与F2、F3、F4组间,F1组与F2、F3、F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在F1与F0、F2、F3、F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与LF分期呈正相关(r=0.730,P<0.0001);Kep与LF分期呈负相关(r=-0.617,P<0.0001);Ve、Vp与LF分期间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Ktrans诊断效能最高,在诊断F0 vs. F1~F4、F0 vs. F1~F2、F0 vs. F3~F4、F1~F2 vs. F3~F4的AUC分别为0.897、0.863、0.942、0.809;而Kep相应AUC分别为0.820、0.787、0.864、0.768。结论Gd-EOB-DTPA DCE-MRI定量评估对肝纤维化分期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其中Ktrans显示出最佳的诊断效能,Kep次之。

  • 标签: 肝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容积转运常数 返流速率常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信号强度及直方图在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其中Child-Pugh A级58例、Child-Pugh B级15例、Child-Pugh C级1例;对照组肝功能正常者13例。使用单因素方差及两两比较的方法分析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肝脏相对信号强化程度(relative enhancement at hepatobiliary phase,REHBP)及肝实质直方图参数在不同肝功能组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REHBP及直方图参数在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C级间的诊断效能。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REHBP、直方图参数与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 R15)的相关性。结果REHBP、偏度、最小值、第5、10、15、20百分位数及第0.025分位数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15、0.026、0.029、0.034、0.039、0.025,P<0.05);对照组与Child-Pugh 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10、0.400、0.410、0.550、0.610、0.620、0.660、0.550,P>0.05),对照组与Child-Pugh B+C组(P值分别为0.017、<0.001、0.013、0.017、0.027、0.030、0.033、0.019,P<0.05)、Child-Pugh A组与Child-Pugh 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13、0.013、0.012、0.015、0.015、0.013,P<0.05)。REHBP、偏度、最小值、第5、10、15、20百分位数及第0.025分位数诊断Child-Pugh B+C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78、0.816、0.713、0.713、0.715、0.708、0.709及0.713。在所有患者中,REHBP、偏度与ICG R15无显著性相关(P>0.05),最小值、第5、10、15、20百分位数及第0.025分位数与ICG R15呈负相关(r=-0.274~-0.300,P<0.05);在ICG R15≥10%组中:REHBP、偏度、第5、10百分位数及第0.025分位数与ICG R15呈负相关(r=-0.390~-0.594,P<0.05);在ICG R15<10%组中:所有参数与ICG R15均无显著性相关(r=-0.027~0.153,P>0.05)。结论Gd-EOB-DTPA 增强MRI肝胆期REHBP及直方图参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直方图参数比REHBP与ICG R15具有更高的相关性。

  • 标签: 肝脏储备功能 吲哚菁绿 钆塞酸二钠 直方图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相对分子质量1.8×104转位蛋白(TSPO)靶向分子探针2-(8-氨基-2-(4-氯苯基)咪唑[1,2-a]吡啶-3-基)-N,N-二丙基乙酰胺(CB86)-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Gd,探究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的MRI效果。方法通过偶联双功能螯合剂制备CB86-DTPA,再与Gd螯合获得MRI靶向造影剂CB86-DTPA-Gd,测定其细胞毒性、MR弛豫率和体外稳定性。采用弗氏佐剂建立小鼠右踝RA模型,进行生物分布研究及MRI,以右踝关节炎性反应部位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作为感兴趣区(ROI)计算信噪比(SNR)。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CB86-DTPA-Gd的MR纵向弛豫率r1为11.05 mmol·L-1·s-1。在Gd3+最大浓度(20 μmol/L)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90%。室温下,CB86-DTPA-Gd在人血清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4)中的稳定性良好。体内生物分布研究表明,CB86-DTPA-Gd具有较好的炎性反应靶向性,注射后120 min踝关节炎性反应部位摄取仍达(2.33±0.29)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MicroMRI结果显示,右踝关节炎性反应部位在注射CB86-DTPA-GdGd-DTPA后均表现为明显强化,CB86-DTPA-Gd组SNR最高可达23.21±1.44,最大强化时间为注射后90 min,且各时间点均能被CB86-DTPA所抑制(t值:6.083~12.451,均P<0.05),而Gd-DTPA组强化时间为注射后30 min,SNR为16.12±1.24。结论CB86-DTPA-Gd显示了良好的巨噬细胞靶向性,在关节炎性反应部位有良好的摄取,有望成为一种用于外周炎性反应显像的新型MRI分子探针。

  • 标签: 膜转运蛋白质类 咪唑类 吡啶类 99m锝五乙酸盐 镓放射性同位素 关节炎,类风湿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对直径≤1 cm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早期转移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无肝内转移且无门静脉主干或一级分支内瘤栓、切缘充分的单发直径≤1 cm肝细胞癌切除标本45例(中位年龄55岁,男性占71.1%),通过中位时间13个月随访,根据是否发生HCC肝内转移分为转移组(n=15)和未转移组(n=30),比较两组临床、影像特征,并通过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发现HCC肝内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未转移组相比,转移组在Gd-EOB-DTPA增强MRI图像中,T1WI序列上易表现为低信号(9/60.0%,P=0.042),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高信号(12/80.0%,P<0.001),动脉期病灶不均匀强化(10/66.7%,P=0.017),过渡期低信号(12/80.0%,P=0.001)和肝胆特异期低信号(9/60.0%,P=0.016),肝胆特异期极低信号范围多>1/2 (14/93.3%,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分化等级、Edmondson分级后,过渡期低信号(HR=6.19,95% CI:1.73~22.16,P=0.005)是HCC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可以有效预测直径≤1 cm sHCC的肝内转移风险,能为临床早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性肝癌 肝内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柴黄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分成两组。单日就诊者为对照组,双日就诊者为治疗组。治疗组选用四川百利药业生产的柴黄颗粒,6个月~1岁每天3次,每次2g;1~3岁每天3次,每次4g;4~6岁每天3次,每次6 g。对照组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退热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总有效率75%,该组用药发热症状易反复,退热效果短暂。结论:柴黄颗粒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发热有良好的疗效。【关键词】柴黄颗粒;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发热;临床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MYD88 L265P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诊断的IVLBCL 14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Sanger测序法检测MYD88 L265P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患者男性6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62岁(年龄范围48~73岁);PET-CT示累及:肾上腺7例,骨6例,中枢神经4例,皮肤、女性生殖系统及病灶局域淋巴结各3例,前列腺、肝及脾各2例,蝶窦、阴茎、膀胱及右肺各1例;临床症状以发热最多见(7例),神经症状及下腹痛各2例,皮疹伴水肿、双下肢无力伴麻木及停经后阴道出血伴排便困难各1例;患者多处于Lugano Ⅳ期(11例);伴噬血细胞综合征(HPS)4例;累及骨髓6例。镜下:瘤细胞主要聚集于小~中等大血管或血窦内;肿瘤细胞体积偏大,核圆形或卵圆形、略不规则,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1~3个,1例可见胚胎样核;2例局部见血管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成分。免疫表型:14例肿瘤细胞CD20、CD79α均弥漫强阳性,12例均为非生发中心细胞表型(non-GCB),6/11为双表达淋巴瘤,7/12 CD5阳性;12/12 EBER均阴性;1/10 MYD88 L265P突变。随访时间0.5~24.0个月,11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IVLBCL罕见,国内患者临床表现以亚洲型多见,肿瘤细胞少,结合临床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可减少漏诊及误诊;IVLBCL可伴有MYD88 L265P突变,其突变率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淋巴瘤, B细胞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肿节风雾化剂对慢性咽炎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复方肿节风雾化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咽部注射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us, GAS)法建立细菌性慢性咽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复方肿节风雾化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2.33、4.66、9.32 g/kg复方肿节风雾化剂进行超声雾化,正常组与模型组予同体积生理盐水雾化,阳性药物组腹腔注射氨苄西林钠0.93 g/kg,1次/d,连续干预14 d。采用HE染色法检测咽部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咽部黏膜组织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 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咽部黏膜组织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复方肿节风雾化剂各剂量组随药物剂量升高,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逐步缓解;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及复方肿节风雾化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P<0.05),咽黏膜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积分光密度值降低(P<0.05);阳性药物组及中、高剂量组大鼠咽黏膜组织TLR-4[(1.17±0.41)、(2.44±1.06)、(1.25±0.34)比(3.87±1.43)]、MyD88[(1.15±0.53)、(1.75±0.36)、(1.09±0.14)比(2.44±0.19)]、NF-κB p65[(1.97±0.51)、(2.64±0.26)、(2.31±0.44)比(5.08±0.34)]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复方肿节风雾化剂可通过抑制慢性咽炎模型大鼠TLR-4、MyD88、NF-κB p65表达来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 标签: 咽炎 复方肿节风雾化剂 类Toll受体4 NF-κB 炎症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Ⅰ型小肠闭锁肠腔隔膜组织黏膜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和髓样分化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l protein-88,MyD88)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并探索胚胎期TLR4/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与肠管再通过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例术中证实为Ⅰ型小肠闭锁患儿的肠腔隔膜组织。其中,空肠闭锁13例(男5例,女8例),回肠闭锁3例(男1例,女2例);手术年龄为出生后1~3 d。以同一患儿行肠切除肠吻合过程中钳取收集的正常肠壁组织为对照组。组织标本转入快速组织处理系统进行组织标本连续切片。采用常规HE染色进行定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观察TLR4和MyD88,以及该信号通路下游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4,IRAK4)在正常新生儿肠壁组织黏膜层内、隔膜组织黏膜层内的表达。各组分别随机取4个视野(非肌肉区域),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 6.0测量积分光密度(IOD)值和面积(Area)并计算出平均光密度(OD)值。OD=IOD/Area。采用双盲法分析比较免疫组织化学平均光密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肠壁组织黏膜层TLR4、MyD88、TRAF6和IRAK4分子表达不明显,但上述指标在隔膜组织黏膜层表达显著。半定量结果显示,TLR4、MyD88、TRAF6和IRAK4分子在新生儿正常肠壁黏膜层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10、0.0122、0.1008和0.0102,而其在隔膜组织黏膜层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48、0.1072、0.0887和0.0468,两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46、0.0016和0.001)。结论Ⅰ型肠闭锁隔膜黏膜层TLR4、MyD88、TRAF6和IRAK4分子表达相对正常肠壁组织增多,提示TLR4/MyD88信号通路可能与Ⅰ型肠闭锁隔膜组织的形成或发展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小肠闭锁 隔膜组织 黏膜层 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