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2000年之前,在我国有不少燃机车中采用继电器联锁的控制方式。该控制方式存在线路错综复杂、可靠性低、难以维护等问题。局部接触由于长时间在大流量下工作,造成惯性灼伤,频繁烧损。尤其是在机车风泵的控制电路中采用串电阻三级起动,容易导致电阻盒烧毁,启动电压过高。各类电力设备的高故障,对机车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复杂的机车逻辑电路也给增设安全保护装置带来不便。近年来,PLC应用技术发展迅速,已被广泛地用于许多行业。特别是在机车电气控制系统中大量运用。因此,本文对GK1F机车PLC控制系统故障的分析及防止进行了探讨,并获得了较好的应用。这一措施不但能极大地减少电路的使用,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电力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并对风泵电机的启动模式进行了改进,故障率下降,维护保养更容易,工作效率更高。

  • 标签: GK1F型机车 PLC 控制电路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丙酸血症是由于丙酰辅酶A羧化酶(propionyl CoA carboxylase,PCC)缺乏导致的罕见遗传代谢病,本研究拟分析我国丙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类型,并初步探讨临床表型与基因的关系。方法单中心的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来自我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8例丙酸血症患者,男46例,女32例,于2007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初诊年龄7 d至15岁,就其临床表现、生化代谢异常、基因变异、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研究,采用χ²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6例(7.7%)为新生儿筛查发现,于无症状时开始治疗。72例(92.3%)为发病后临床诊断,发病年龄为2 h至15岁,确诊年龄7 d至15岁,其中早发型32例,晚发型40例。患者的首发临床表现包括嗜睡、肌张力低下、呕吐、喂养困难、发育落后、惊厥及昏迷等。74例接受基因分析的患者中,35例(47.3%)有PCCA基因变异,39例(52.7%)有PCCB基因变异。PCCA最常见的变异为c.2002G>A和c.229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1.4%和10.0%;PCCB最常见的变异是c.838dupC和c.1087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4.1%和10.3%。PCCB c.1228C>T和c.1283C>T可能与早发型丙酸血症相关,PCCA c.2002G>A及PCCB c.838dupC、c.1127G>T和c.1316A>G可能与晚发型丙酸血症相关。新生儿筛查发现的6例患儿于无症状时开始治疗,发育基本正常。发病后临床诊断的72例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其中10例(12.8%)死亡,62例经左卡尼汀及饮食等代谢干预后好转。6例患儿仍有频繁代谢危象发作,进行了肝移植,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结论丙酸血症的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预后不良。新生儿筛查和临床高危筛查有助于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丙酸血症基因与表型的关系尚不明确,但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与早发型或晚发型丙酸血症有关。

  • 标签: 代谢疾病 丙酸血症 基因病 丙酰辅酶A羧化酶
  • 简介:摘要:纵隔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邻近纵隔生长,易侵入纵隔或与纵隔淋巴结融合成块,与原发性纵隔肿瘤或转移瘤难以鉴别,常在临床工作中造成误诊或漏诊。在此报道一例纵隔肺癌,表现为咳嗽、进食哽噎,CT影像显示纵隔肿块,气管镜病理及免疫组化提示为肺腺癌,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纵隔型肺癌,诊断,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黏液分为胃的早期胃癌具有内镜下易漏诊、病理诊断难、鉴别困难等特点。随着对胃肿瘤认识的加深,临床上逐渐发现了一些未能分类的胃早期胃癌。本文报道了1例较为特殊的近端胃早期分化腺癌,肿瘤长在正常黏膜表面,模拟小凹上皮分化,并伴随模拟胃底腺分化,最终经3家省级医院病理科讨论后考虑为未能分类的胃早期胃癌。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胃癌 黏液分型 胃型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闭角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闭角青光眼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完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划分,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眼压指标,分析急性闭角青光眼疾病发作期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眼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急性发作期 急救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患儿 男,3岁9月龄,以“排稀便10个月、间断抽搐4个月”就诊,经乳糜泻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基因检测、十二指肠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乳糜泻,予去麦麸类饮食以及对症营养治疗后好转。随访过程中出现多饮多尿,查血糖明显升高,尿糖、尿酮体阳性,诊断为乳糜泻合并1糖尿病,给予对症补充胰岛素治疗。随访6年患儿血糖控制平稳,生长发育正常。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1例瘢痕性女性脱发。患者女,36岁,因脱发加重十余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弥漫性头发稀疏,发质细软,可见多数铅笔橡皮擦样大小的灶性秃发区。TrichoScan检查提示额部毛发密度明显降低,毛发直径变异度大于20%,毳毛比例明显增加。毛发镜检查:毳毛增加,可见大量直径3 ~ 5 mm的灶性秃发区域,部分毛囊开口消失,可见融合性白点征。头皮纵-横组合切片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微小化毛囊为著的漏斗、峡部苔藓样毛囊炎改变,毛囊周围同心层状纤维化,毛囊数量较正常同龄人明显减少,毳毛比例增多,大量微型化毛囊及毛囊索,毛囊性微瘢痕形成。诊断:瘢痕性女性脱发。治疗:外用5%米诺地尔搽剂每日1次,交替外用他克莫司软膏、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口服螺内酯20 mg每日2次,复方甘草酸苷胶囊50 mg每日3次。治疗半年后随访,脱发无明显加重,继续随访中。

  • 标签: 秃发 瘢痕性秃发 雄激素性秃发 瘢痕性女性型脱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温中消疡汤、西药联用治疗78例胃溃疡(脾胃虚寒)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患者39名为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39名患者为观察组,采取温中消疡汤、西药联用治疗,对比疗效、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温中消疡汤、西药联用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更少, P

  • 标签: 温中消疡汤 西药治疗 胃溃疡 脾胃虚寒型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甲状旁腺、垂体前叶和胃肠胰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为典型特征。文献中关于MEN-1继发2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T)的报道并不少见,而MEN-1合并1gNET则鲜有报道。本文汇报1例MEN-1合并1gNET,介绍MEN-1继发2gNET和MEN-1合并1gNET两种情况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MEN1突变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建议临床医师予以关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妊娠合并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DM)1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早孕期因偶发心前区钝痛伴盗汗查心肌酶轻度升高,口服药物改善症状后未规律复查。晚孕期出现心肌酶、肝酶及尿蛋白明显异常,心脏、腹部超声提示心脏、脾脏等多发器质性病变。孕36周+5因心力衰竭行剖宫产术,新生儿女,Apgar评分1、5 min均为10分。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室性二联律及腹泻等症状。神经内科会诊发现双眼埋睫不全、鼓腮力弱和上肢末端肌力减弱。肌肉活检证实DM,基因检测示染色体19q13.3肌营养不良蛋白激酶基因非编码区[CTG]n异常扩增而诊断DM1。产后随访9个月身体恢复尚可,建议进一步行家系及子代的遗传学分析。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营养不良性肌强直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胃肠道毛霉菌病的发病率占所有毛霉菌病的5%~13%,临床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本文报道1例48岁女性患者,病程1个月,以腹痛、腹胀、发热为主要表现,有1糖尿病史,血糖控制差。患者入院后病情加重,有消化道出血表现,行胃镜检查提示胃体多发巨大溃疡,溃疡表面有白苔覆着,胃黏膜病理活检提示可见少许真菌菌丝及孢子;PAS和六胺银染色可见宽大、不规则分枝,菌丝无分隔,考虑毛霉菌感染。给予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钠和泊沙康唑混悬液等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 标签: 毛霉菌病 糖尿病 胃溃疡 根霉菌属
  • 简介:摘要2015年Baltimore会议将胰腺>1 cm、衬覆胃黏液上皮、细胞异型性小且呈单层线状非乳头状排列、无卵巢样间质的囊肿病变推荐命名为简单黏液囊肿。胰腺简单黏液囊肿较少见。该例为79岁男性,因腹腔囊肿入院,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10 cm囊性占位,镜下见囊肿结构,内衬黏液上皮,呈平坦线状排列,部分上皮脱落,轻度异型,分子检测显示KRAS存在突变。病理诊断为胰腺简单黏液囊肿。该囊肿切除13周后复发,再次手术病理形态同前,提示胰腺简单黏液囊肿切除后仍有复发风险。该类囊肿相关数据的积累对于明确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预后及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