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核磁共振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来获得关于核信息的现代技术,其已在许多领城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核磁共振的概念、原理、实脸技术和一些相关的应用。

  • 标签: 原子核 核磁共振 原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腔隙性脑梗死CT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T核磁共振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8例经临床、MRI诊断明确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全面观察病变的大小、部位、数量、形态、边缘、密度/信号等特点。结果核磁共振诊断的敏感度、漏诊率及病灶检出百分比均显著优于CT诊断(p<0.05)。结论核磁共振检查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效果优于CT,其诊断价值高于CT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CT 核磁共振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损伤患者应用磁共振MRI)诊断的影像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脊柱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MRICT进行检查,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2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脊髓损伤15例,椎骨骨折18例,韧带损伤12例,椎间盘损伤12例,椎体脱位5例。MRI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损伤患者应用MRI诊断效果显著,准确性高,影像特点较为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磁共振 脊柱损伤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MRI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MRI影像学资料。结果MRI表现为出血性脑梗死共25例,发生在颞叶10例,颞顶枕叶5例,颞顶叶5例,颞枕叶2例,小脑半球2例,额颞顶叶1例。结论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对病情分析很有针对性,核磁共振成像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出血性脑梗死 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7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膝关节外伤患者58例,分别对58例患者进行关节镜和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上的准确性。结果关节镜检查诊断出完全撕裂患者30例,部分撕裂患者28例,MRI检查诊断出完全撕裂28例,部分撕裂20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71.43%。MRI完全撕裂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部分撕裂诊断准确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膝关节交叉韧带撕裂无创检查的首选检测方法。

  • 标签: MRI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 完全撕裂 部分撕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9例累及椎体的SAPHO综合征患者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进行了病例研究,分析其误诊原因。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椎体角病变、非特异性椎间盘炎、骨侵蚀、骨硬化、椎旁骨化、骶髂关节炎。

  • 标签: SAPHO综合征 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椎体
  • 简介:摘要由于活体标本获取困难,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和电生理学检查具有局限性,制约了内耳膜迷路积水的诊治与研究,通过微创或无创显像技术对内耳结构进行可视化研究是临床的期待和热点。近年关于钆造影内耳成像的研究报道较多,并有广泛推广的趋势。相关研究涉及耳鼻咽喉科、神经科和放射影像科等多学科领域,研究者可能对非本专业知识的认识不足而出现问题及应用泛化。因此,必须对相关的内耳解剖、内耳膜迷路积水相关疾病特点、检查方法及钆对比剂相关危害性充分了解,以规范钆造影内耳磁共振成像研究。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内耳 梅尼埃病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磁共振与超声、CT检查,对比不同种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6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HH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MRICT与超声(US)三种不同诊断方法进行诊断,诊断结束后对比三组的诊断结果与诊断价值。结果MRI65例共检出77个病灶,单灶50例,多发灶15列,病灶检出率以MRI为标准(100%),CT、US分别为64.9%(50/77),90.9%(70/77)。CT和US检出病灶敏感性与病灶的大小有关。MRI对HHE的诊断有优良的特异性,CT、US分别为48.5%,31.8%。结论对临床怀疑有肝脏病变的患者,宜先选US检查;对肝脏占位病灶需要鉴别HHE和肝癌或转移癌患者,应首选MRI检查。

  • 标签: 肝海绵状血管瘤磁 共振与超声 CT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肌腱正常解剖和损伤的磁共振(MR)表现,以及MR对腓骨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至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20名(40侧踝关节)健康志愿者,男10名、女10名,年龄20~30(26±3)岁,62例踝关节扭伤并经手术证实的腓骨肌腱损伤患者,男34例,女28例,年龄14~78(41±14)岁,所有志愿者及患者均行MR检查。分析腓骨肌腱正常解剖结构的MRI表现特点,并根据腓骨肌腱损伤的MR诊断标准,对损伤患者进行分型,研究腓骨长、短肌腱不同损伤类型的MRI表现特点,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0名健康志愿者腓骨肌腱在T1WI及质子压脂序列上均表现为椭圆形和条带状均匀低信号,走形自然,边界清晰。腓骨肌腱不能在同一层面显示全长,需多层面、多方位观察。腓骨肌腱损伤患者62例,其中腓骨肌腱撕裂46例,部分层厚撕裂7例(11.3%),全层厚撕裂39例(62.9%);腓骨肌腱脱位16例,鞘内脱位15例(24.2%),鞘外脱位1例(1.6%)。其中部分层厚撕裂7例(腓骨短肌腱撕裂4例,腓骨长肌腱撕裂3例),MR表现为肌腱形态不规整,局部连续性中断。39例全层厚撕裂患者(腓骨短肌腱撕裂31例,腓骨长肌腱撕裂8例),MR表现为撕裂口由足背侧至跖侧贯穿肌腱全层,撕裂范围不一,撕裂肌腱可伴发肌腱炎或腱鞘积液。15例鞘内脱位(A型脱位3例,B型脱位12例),A型脱位MR表现为腓骨长肌腱位于腓骨短肌腱深部走行,B型脱位MR表现为腓骨长肌腱移位至腓骨短肌腱纵行撕裂口内。1例鞘外脱位(Ⅲ型),MR表现为腓骨肌上支持带连同附着的外踝骨皮质一同发生撕脱,腓骨肌腱移位至撕脱的骨折片下方。结论MR可清晰显示腓骨肌腱的精细解剖结构及损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对腓骨肌腱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腓骨 解剖 肌腱损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一例腹膜后异位妊娠的磁共振MRI)表现。患者因外院疑诊"腹腔妊娠"转至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上腹部MRI平扫示腹膜后间隙腹主动脉左侧见一囊性包块。全麻后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妊娠病灶清除术。最终诊断腹膜后异位妊娠。

  • 标签: 妊娠,异位 腹膜后间隙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