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2多层螺旋CT对40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做VolumeRendering(VR)、CurvedReformat(CR)、MIP、MPR重建。结果400例患者中,32多层螺旋CT发现各种类型的斑块1200个,冠状动脉的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多分布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和右冠状动脉近段。结论32多层螺旋CT能够检查出冠状动脉各种斑块及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其检查安全、无创、准确、快捷,可以作为冠心病筛查的首先方法。

  • 标签: 32排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CTA 冠状动脉斑块 狭窄
  • 简介:摘要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原因十分复杂,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有关,表现为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及时准确地诊断有利于改善预后。近年来,CT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结肠癌诊治中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32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结肠癌诊断进展。

  • 标签: 结肠癌 32排螺旋CT 三维成像技术 诊断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50例患者行64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析64螺旋CTA诊断冠心病。结果冠状动脉64螺旋CTA检查狭窄显示清晰,诊断明确。结论64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冠心病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有效的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 标签: 64排螺旋 CT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结肠憩室与其并发症的特点及CT诊断要点,避免漏诊、误诊,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我院2016年期间,CT图像明确显示结肠憩室的37份图像及资料,分析结肠憩室的形成因素、发病特点及部位,统计CT诊断情况。结果结肠憩室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在我国的发病部位多为右半结肠,并发症发生后有相应的临床表现。37份病例中,漏诊无症状病例13例,漏诊憩室炎7例,漏诊穿孔1例,误诊4例。结论加深对结肠憩室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提高CT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结肠憩室 CT
  • 简介:[摘要 ] 当前, 64螺旋 CT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中,但此设备对患者造成的辐射也需高度重视。本研究以综述形式对德国 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64 128层 4D螺旋 CT进行操作技巧探讨,在完成诊断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患者所承受的辐射量,为患者研究出安全性更高的检查方式。

  • 标签: [ ] 64排螺旋 CT 定位像 增强扫描 操作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螺旋CT在脑血管诊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临床诊疑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应用多螺旋CT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经过多螺旋CT的造影检查,颅内动脉瘤35例,脑血管畸形11例,闭塞性脑血管病变16例,脑血管发育异常4例,脑肿瘤(显示肿瘤供血血管)2例。结论多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诊断准确、高效、无创伤等优点,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脑血管 诊疗
  • 简介:简单阐述了GELightSpeedPlus多螺旋CT操作控制台的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故障现象,并针对故障进行分析及处理。为拥有该型设备的操作及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GE LIGHTSPEED Plus多排螺旋CT机 操作控制台 硬盘 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肾上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要点,探讨16多层螺旋CT在肾上腺病变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2例肾上腺病变的CT表现。结果其中肾上腺增生7例,肾上腺囊肿3例,肾上腺腺瘤8例,嗜铬细胞瘤4例,髓样脂肪瘤1例,皮质腺癌2例,肾上腺转移瘤7例。结论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合理利用螺旋CT对肾上腺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肾上腺病变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2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予以所有患者32螺旋CT多平面重组、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表面遮盖成像技术(SSD)扫查,总结诊断结果。结果:40例患者经32多层螺旋CT平扫及图像重建可见肋骨骨折59根,其中,肋骨角27根,第1、2肋骨11根,前肋13根,后肋8根。经CT平扫及图像重建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中,MPR的检出率比MIP、VR以SSD高(P

  • 标签: 32排螺旋CT 多平面重组(MPR)技术 肋骨隐匿性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4螺旋CT螺旋低剂量扫描方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胸片可疑肺结节患者分别行螺旋低剂量和非螺旋低剂量扫描。采用Toshiba4多层螺旋CT(Asteion4)扫描机。螺旋扫描采用预设35.5mAs,床进20mm/圈(即螺距1),0.75s/圈,非螺旋扫描预设24mAs,床进20mm/圈(层厚=层距),0.48s/圈,其他扫描参数相同:120kV,准直0.5×4,DFOV300mm,重建层厚5mm。根据出现伪影程度及是否分辨出肺结节来评价CT图像质量,对肺结节进行简单计数。比较两者发现肺结节的差异及有效放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两种扫描方式检查30例患者均为阳性,发现各种肺结节都是108个。非螺旋扫描的有效放射剂量低于螺旋扫描方式(P〈0.001)。结论非螺旋方式扫描与螺旋方式扫描在胸部低剂量检查中对于肺内病灶的发现及诊断无统计学差异,扫描剂量相对更低的非螺旋方式扫描应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及筛查是可行的。

  • 标签: 低剂量 非螺旋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结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疾病影像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患者先进行16螺旋CT平扫检查,然后进行增强扫描,再将两者进行影像学对比、分析和观察、研究。本组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的病例中,头颈部9例、胸部10例、上腹部54例、下腹部10例、肺动脉6例、下肢深静脉8例。结果采用增强扫描技术后,对各类疾病的诊断依据更加充分、可靠,大大地提高影像学诊断信心。本组病例诊断结果汇总如下1、头颈部疾病①垂体瘤2例。②脑膜瘤1例。③腮腺混合瘤1例;2、胸部疾病①肺癌4例。②炎性假瘤3例。③肺结核1例。④肺栓塞1例;3、肝脏疾病①肝囊肿15例。②肝血管瘤9例。③肝癌2例。④肝转移性肿瘤2例。⑤肝脓肿1例;4、肾脏疾病①肾囊肿16例。②肾癌5例。③肾结石2例。④肾错构瘤1例。⑤肾结核1例;5、胆囊疾病①胆结石6例。②胆囊炎2例。③胆囊癌1例。④胆管癌1例;6、胰腺疾病①胰腺癌3例。②胰腺囊肿1例;7、脾脏疾病①脾撕裂伤1例。②脾大1例;8、消化道疾病①胃癌2例。②十二指肠壶腹癌1例。③结肠癌1例;9、盆腔疾病①前列腺癌3例。②前列腺肥大2例。③膀胱癌1例;10、下肢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结论在平扫的基础上再进行增强扫描,在显示病变的形态、数量、边缘、范围、结构特征等方面更加明显、更加清晰,对疾病的性质判断(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能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影像学资料,进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指导信息。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多螺旋CT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多螺旋CT引导下,41例肺癌患者接受了氩氦刀治疗。共49例次。手术病灶72个。结果3个月后复查CT,肿瘤直径〈3cm者冰球冷冻有效范围100%,局部肿瘤控制率100%;肿瘤直径3-5cm者冰球平均冷冻有效范围92.3%,局部肿瘤控制率78.1%;肿瘤直径〉5cm者冰球平均冷冻有效范围69.8%,局部肿瘤控制率56.2%;总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为78.9%。并发症主要有咯血18例(43.9%);气胸6例(14.6%);胸腔积液2例(4.9%);术后发热9例(22.0%)。结论多螺旋CT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肺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多排螺旋 CT 靶向冻融治疗 肺肿瘤/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核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6年1月~2011年3月30例行CT检查诊断为肾结核临床资料齐全的病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肾结核依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相应的病理变化而出现不同的CT表现,“梅花瓣”样及钙化是肾结核的特征性表现,肾积水、肾功能丧失、自截肾是肾结核的晚期表现;增强后肾功能减退方面及肾周改变,多螺旋CT更有优势。结论多螺旋CT检查是诊断肾结核良好的影像学方法,多螺旋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可观察肾实质及肾盂、肾盏内的病灶,对肾结核的典型表现如“花瓣征”、钙化、不匀称性肾积水及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壁的增厚明显优于其他检查方法,同时可明确患肾功能、肾周围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结核,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和丰富的材料。

  • 标签: 多排螺旋 CT 结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螺旋CTA血管造影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以达到最佳的血管成像。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延迟组,各16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多螺旋CTA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扫描,常规组采用正常时间扫描,延迟组采用不同延迟时间扫描,关注扫描时间对影像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两组扫描后影像,常规组影像清晰程度较高,清晰影像较延迟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74,P<0.05)。结论采用多螺旋CTA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掌握最佳扫描时间可有效提高其影像清晰程度,提高对栓塞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多排螺旋CTA 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螺旋CT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56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多螺旋CT扫描检查,对原始数据进行薄层图像重建并传到工作站进行处理,对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以及表面遮掩图像重建等,分析多螺旋CT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除1例患者无肋骨骨折外,其余55例均发生肋骨骨折,总肋骨骨折为105根。CT扫描图像还提示3例胸椎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6例肺挫伤,6例气胸、15例胸腔积液,1例肝挫裂。结论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理想,能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参照。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肋骨骨折 诊断效果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对冠心病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患者行64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析64螺旋CTA诊断冠心病。结果冠状动脉64螺旋CTA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呈现正比关系。结论64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有效的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90例患者,记录冠脉造影时的护理过程。结论精心的检查护理能保证64螺旋CT冠脉造影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64排 螺旋CT 血管造影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下正常国人脑动脉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正常国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脑动脉图像,观察脑动脉的形态及其类型,统计各动脉的变异情况。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占14.73%,缺如占5.43%,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男性多于女性(X^=5.85,P〈0.05);前交通动脉的显示率为66.67%;后交通动脉的显示率为49.61%,且女性多于男性(X^2=6.00,P〈0.05);胚胎性大脑后动脉的显示率为9.30%,混合供血型大脑后动脉的显示率为6.20%。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脑动脉解剖和变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脑血管 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