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康复训练组(A组)和个体康复训练组(B组)。A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B组由专人负责根据患者自身的肢体瘫痪程度和心理障碍状况制定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并给予心理干预和指导家属巩固康复训练。采用SAS、SDS、简化Fugl-Meyer(FMA)量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月后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接受康复训练前两组间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月后个体康复训练组(B组)SAS、SDS、FMA、MBI评分均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A组)(P<0.05)。结论个体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 标签: 个体化康复训练 脑卒中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孤独症儿童个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68例孤独症儿童,按照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将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34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康复训练前后儿童自闭量表(GARS)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儿童自闭量表(GARS)得分为22.3±3.1,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儿童自闭量表(GARS)得分为43.3±4.8,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师根据患儿自身特点给予个体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患儿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康复训练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康复训练对烧伤出院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个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院康复期间感染率、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康复训练应用在烧伤患者的出院护理干预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状况,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 康复训练 功能康复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卒中单元内个体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卒中单元内个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IHSS(卒中量表)评分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ADL、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泌尿系感染、肩手综合征、抑郁症、下肢屈曲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卒中单元内个体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ADL,提高患者肢体、语言、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减少脑卒中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卒中单元 脑卒中 管理
  • 作者: 王福英刘桂英段雨含潘德红张丽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红河 654399)  【摘  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训练在住院精神分裂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方法:对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研究组),治疗前后进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阴性症状量表(SANS)中的兴趣与社交缺乏因子评定和对30例对照组观察前后进行相同量表评定。结果:研究组训练后IPROS各因子及总得分低于训练前(t = 9.14, 8.44, 10.79, 4.51, 7.12, 4.51, 7.12, 4.69, P﹤0.01),SANS兴趣与社交缺乏因子得分低于训练前(t = 10.83, P﹤0.01),ITAQ得分高于训练前(t = 7.03, P﹤0.01),对照组观察前后全部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在1.20-0.07之间, 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同时能改善社交状况,改善自知力和治疗态度。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瘫患儿(2016年5月-2017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依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行个体康复训练,对比2组的粗大运动评分以及综合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评分以及综合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个体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个体化康复 脑瘫 综合能力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截瘫患者功能恢复中实施个体综合康复训练的护理前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进行治疗的50例截瘫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患者实施常规训练,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综合康复训练,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训练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训练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体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于截瘫患者功能恢复中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的恢复,临床值得应用。

  • 标签: 个体化 康复训练 截瘫 功能恢复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康复训练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在保证样本量均等及资料无差异的情况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组内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融入个性康复训练,对两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长,住院时间短,Harris评分得到显著提升;干预组依从性为(93.33%)、对照组为(66.67%),干预组依从性占比更加接近预期目标(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康复期间,可开展个体康复训练,不仅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并且可提升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度,加速疾病的康复,具有广泛宣传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个体化康复训练 老年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 个体呼吸康复训练 的临床价值 。 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在我院 治疗的 9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对照组( 45 例)和观察组 (45 例 ) ,对照组实施以常规 宣教 来 指导呼吸训练 , 观察组实施个体呼吸训练模式 ,比较两组 慢阻肺症状消失时间 、 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 治疗总时间 ; 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 及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 , 观察组 慢阻肺症状消失时间 、 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 治疗总时间 较 短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均 < 0 . 05) ; 观察组患者 治疗期间 的 FEV1 、 FEV1 / FVC 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升高 ; 观察组患者 CAT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均 < 0 . 05) 。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期 接受 个体呼吸训练模式 干预, 可 改善患者肺功能, 缩短病情恢复和临床治疗时间 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个体化呼吸康复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康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3月后的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3月后患肢前屈上举、外展、后伸、内收的活动度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侧肢体活动度,促进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

  • 标签: 个体化康复训练 乳腺癌根治术 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护理中,实行个体盆底肌肉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对其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从2021年2月份至2022年2月份接诊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的方式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参照组,实行个体盆底肌肉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研讨组,对两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以及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实行个体盆底肌肉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后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 。结论:通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护理中实行个体盆底肌肉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运用。

  • 标签: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个体康复训练在PFN内固定治疗股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以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94例患者,时间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训练)与观察组(行个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rris、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康复训练可促进该疾病患者髋关节的恢复,以及生活能力的提高。

  • 标签: 个体化康复训练 股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穴位按摩+个体康复训练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满意度的作用探讨。方法:以我院2023年9月到2023年12月收诊的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穴位按摩与个性康复训练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0%和70.00%,有差异,(P=0.001<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活质量没有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干预后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穴位按摩+个体康复训练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有推广意义。

  • 标签: 穴位按摩 个体化康复训练 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 满意度 作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中个体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2019年8月-2021年9月)诊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0例,回顾临床资料。观察并对比观察组(40例,个体护理)和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与肌电压变化更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 盆底功能 盆底肌力 个体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优质护理联合嗓音训练在声带息肉术后嗓音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22年5月至2023 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12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个体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嗓音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术后3月,观察组患者自主发声能力得分(3.25±1.2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自主发声能力得分(5.47±1.87)分;干预后,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67%,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个体优质护理联合嗓音训练在声带息肉术后嗓音康复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患者自主发声能力得分,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个体化优质护理 嗓音训练 声带息肉术 嗓音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结论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生后1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是目前小儿期最主要的运动功能伤残疾病,且终生存在。常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听力及视力异常等。

  • 标签: 脑瘫 儿童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呼吸危重症患者个体康复是一综合干预体系,强调多学科支持、个体治疗,贯穿患者治疗与恢复的整个过程。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对康复干预的时机进行量化评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ABCDEF集束策略实施个体康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动态评估康复对呼吸危重症患者的获益和可能的风险,并制定不良反应防控预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功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降低ICU后综合征发病率,促进呼吸危重症患者顺利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时机的个体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 6月到 2019年 3月期间内 80例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按照来院康复的产后不同时机分为 :产后 6~8周,产后 2月 ~6月,产后 7月 ~1年和大于产后 1年四组(每组 20人)患者进行个体盆底康复治疗,分析四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分析四组患者康复前后的肌力、症状、体征的治愈率,据对比结果显示产后6~8周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组。 结论:不同时机的个体盆底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产后女性的盆底肌力,42天后开始盆底康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具有普及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不同时机 个体化盆底康复 产后康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