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卒中后发生抑郁(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入院的PSD患者112例,依据脑卒中定位方法进行卒中部位定位,脑卒中后抑郁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析脑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与脑卒中类型的相关性。结果PSD患者中,左侧病灶明显多于右侧病灶,额前部病灶明显多于额后部病灶,皮质病灶明显多于皮质下病灶,PSD与脑卒中部位的相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与患者脑卒中部位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患者日常生活方面、病情变化及个人因素等都会影响脑卒中后发生抑郁。

  • 标签: 脑卒中 脑卒中后抑郁 卒中部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是否发生抑郁症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观察组)及脑卒中后无抑郁组(对照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卒中部位与发生卒中后抑郁的关系。结果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12.8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在左侧、皮质部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脑卒中 脑卒中后抑郁 脑卒中部位
  • 简介:目的:通过对老年脑卒中与青年脑卒中病因及其临床预后进行临床观察,对这两个不同年龄层次的患者的脑卒中病情进行分析,讨论解释其患脑卒中病症的原因,从而为我国各大医院的脑卒中病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操作方案,促进脑卒中病情治疗医学领域的发展。方法:选取自2015年度至2016年度入住我院的70例脑卒中患者,将20至50岁的患者定为青年脑卒中患者,将50至75岁的患者定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其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35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35例,对这两组患者患脑卒中病症的原料以及临床预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原因则大多是由所患的高血脂,高血压等病症引起的。结论:老年脑卒中与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有所差异,且经过临床预后,青年患者比之老年患者更容易恢复病发前的健康状态。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青年脑卒中 病因及其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血压进行比较,并观察其治疗依从性。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与治疗总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 血压 影响
  • 简介: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2008年公布的中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显示,脑血管病是中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MONICA研究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2]。脑卒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脑卒中流行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上脑血管意外(CVA)又名为脑卒中,俗称中风。这种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有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常突然发病、起病多变,由于医学领域治疗技术不断地提高病死率已显著的减少但致残率仍高达65-75%,使患者生活、工作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卒中患者一般发病急骤,恢复较慢,并常伴有肢体活动不灵甚至瘫痪,以及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在积极药物治疗前提下,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语言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从早期康复治疗的机制、开始时间、治疗方式、早期康复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现状进行综述。早期康复治疗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第一站,采用科学、合理的康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时,同时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要因人而异,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大多数脑卒中患者都会伴随血压升高的症状,因此在急性脑卒中治疗方案中要注重对降压治疗原则的分析。虽然目前医学上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降压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卒中的发生,但是对于脑卒中血压的调控尺度的把握依然没有确切的数据支撑。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急性脑卒中降压治疗原则进行分析。

  • 标签: 急性 脑卒中 降压治疗 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再发的作用。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搜集2015年01月-2016年01月脑卒中再发患者临床资料,以此对荟萃进行详细分析。结果通过对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再发临床研究。得出降压治疗预防卒中再发的OR占总例患者人数的为0.83(96%C10.8-0.91;P=0.008),含利尿剂的实验患者占0.64(96%C10.55-0.75;P<0.01),含PAAS阻断剂的试验为0.94(96%C10.86~1.02,P=0.086)。其实验汇总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下降5.1/2.5mmHg,含PAAS阻断剂的试验下降4.0/2.1mmHg。结论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再发风险。

  • 标签: 脑卒中 再发 降压治疗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发病后3h内收缩压的初次测量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后15min内的平均收缩压变化最大;发病后15min~24h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平均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则慢慢降低。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收缩压明显上升。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发病前后 血压变化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据WHO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问题。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率第二位原因,中国现有脑血管疾病600~700万人次,每年新发病200万人次。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由于目前脑卒中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康复干预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预防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整理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后继发癫痫17例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7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均经系统的精心护理,和有效的措施,无1例因癫痈发作导致死亡。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加强观察,及早发现癫痫早期先兆、发作时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严密的监护及观察,可以降低脑卒中后继发癫痫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病死率、致残率。

  • 标签: 脑卒中 继发癫痫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也逐年攀升,尤其是脑卒中这一神经内科多发、常见且易复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已接近2%,并仍以较高的增长率逐年递增。近年来,随着现代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采用中医疗法治疗脑卒中已成为多数患者的首选,这不仅与中医疗法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有关,而且中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同时,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护理措施的不同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近年来脑卒中中医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中医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卒中位置、卒中性质、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等。结果7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中,12例(17.1%)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激发癫痫、7例(10%)为脑栓塞继发性癫痫、37例(52.8%)为皮层病灶继发癫痫、16例(22.8%)为脑血栓形成继发癫痫、33例(47.1%)为脑出血继发性癫痫。结论卒中类型和脑卒中后癫痫没有关联性,从卒中位置来看,大脑皮质的发病率最高,因此对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要有警惕性,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临床特点